我的京戏园

祖宗留下的精粹,不好好地品味一番,也真的说不过去哈 ……
正文

cctv人物20090821 -- 艺坛大家 杜近芳

(2009-09-04 23:18:27) 下一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8341 回复 悄悄话 远观近赏尽芬芳--记杜近芳
  --------------------------------------------------------------------------------
  作者:荆晖 类别:纵横焦点 日期:2002-11-21
  
  
  杜近芳1932生于北京,是一个孤儿,当过童工。由于酷爱京剧,幼年从京剧名家律佩芳学习青衣,10岁即登台演唱,频得掌声。后来又问艺于前辈名家陈世鼎、刘玉芳。1948年拜“通天教主”王瑶卿为师,得窥王派艺术之堂奥,进步颇快。在那里结识老师子侄、梅兰芳琴师王少卿,给她说了《宇宙锋》、《凤还巢》、《霸王别姬》、《奇双会》、《金山寺》、《贵妃醉酒》等戏,为以后学习梅派戏打下了基础。
  
  1949年,17岁的杜近芳与李少春、袁世海等到上海演出。首场是她与姜妙香的《玉堂春》;后与袁世诲演出《霸王别姬》;再是与李少春、袁世海合演《野猪林》。三出戏下来,杜近芳名扬上海滩。然而此行演出不是主要目的,她是想借机拜师梅兰芳。
  
  某日,她到梅宅拜望,壮着胆把自己演虞姬的剧照送到梅先生面前。梅先生端详着照片,对夫人福芝芳说:“这是我哪年照的?项链上的几颗珠子怎么没弄好?”杜近芳差点儿笑出声来,忙说这是她的剧照。尔后腼腆地说明拜师来意。梅先生听后便愉快地接受了请求。拜师费用,师傅“倒贴”。在盛大的鸡尾酒会上,梅师高兴地将杜近芳介绍给京剧界朋友和社会名流。从而,杜近芳正式步入梅派门墙。
  
  1951年,杜近芳加入了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在梅兰芳院长指教下,杜近芳刻苦学艺。梅师亲自给她 说戏,走台步,分析人物,手把手地教;有问必答,循循善诱。特别是教演《霸王别姬》这出戏,使她终生难忘。
  
  以前上演《霸王别姬》,杜近芳一味模仿,缺乏深度。梅师先从剧本讲起,分析该剧历史背景,虞姬的性格特点。他说:“虞姬既是霸王的臣子、军事参谋,又是他的爱妃。要沿着这条线索去理解虞姬,演好虞姬。”通过观看她的演出,梅师又指导她在“九龙口”要亮子午相,表明虞姬能文还能武;念白要注意抑扬顿挫等等。从此,不仅演虞姬,每演一出戏,她都按梅师所教路子,进入角色,表演人物,从而使这些角色有血有肉有灵魂,表演起来渐入化境。
  
  1956年,杜近芳所在的中国京剧院一团接受了出访拉丁美洲的任务,拟带去大戏《霸王别姬》根据袁世海老师提议,将原来近两个小时的戏压缩成50分钟,由“诈降”始,到“舞剑”止。领导让杜近芳向梅院长汇报一下。那夜已晚,梅宅无声。她向师娘道明来意,得知师傅患病,想改日再说。师娘说:“出访是国际大事,不能耽误。”拉她进屋,见师傅一脸病容。得知来意,梅师起身下地说:“演这戏要把握三点:人物塑造的准确性;动作的目的性;故事情节的紧凑性。”还指出:“舞剑要保持美的造型,不能狂舞。”对于虞姬舞剑自剔如何下场问题,杜近芳感到为难。梅师开导说:“戏压缩以后,再不能由几个宫娥一挡‘走尸’下场。可以在舞剑中走一个‘软僵尸’。闭幕时,霸王屈身至前,悲痛地伏在你身上。这样处理更含蓄隽永一些。”
  
  按梅师指导的戏路在国外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霸王别姬》连演数天,场场爆满。受到国外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杜近芳扮演的虞姬被冠之为“东方皇后”。
  
  人们都夸杜近芳天生丽质,嗓音宽厚、嘹亮,高低自如,音色优美,唱腔舒展大方,念白清楚,明快。加之王瑶卿、梅兰芳两位艺术大师的辛勤教诲,尚未而立之年的杜近芳,已先后在《白蛇传》《柳荫记》《玉簪记》《西厢记》《佘赛花》《谢瑶环》《桃花扇》《白毛女》《柯山红日》等戏中担任主角。她扮演的白素贞,虽是蛇仙却颇具美好感情与高尚情操,把亦人亦仙的双重身分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她塑造的青楼女子李香君的形象,展示出人物的温柔聪慧,又富于反抗精神的性格特征。总之,她凭着艺术创新的强烈欲望和丰富资本,善于把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复杂感情运用于人物塑造,其唱念做舞都给人一种变陈旧为隽逸的清新之感。从而成功地塑造出谢瑶环、祝英台、佘赛花、红娘、陈妙常、喜儿、黄英等一批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演员中,杜近芳声名显赫,出类拔萃。五、六十年代,她足遍亚、欧、北美和拉美各洲,以中国京剧特有艺术魅力,征服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数以万计的外国人。她曾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和平联欢节的金质奖章。在人们心目中,她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恢复上演传统戏以后,知命之年的杜近芳并无功成名就之感。她不仅参加国家一些重要演出活动,还以普通演员的身分随团到全国城乡各地献艺。1987年初冬,她与袁世诲随团到沧州演出《霸王别姬》等戏,观众踊跃,引起轰动。戏迷们请她签名,与她合影,场面十分动人。她还欣然接受聘请,担任沧州老年京剧研究社名誉社长。
  
  杜近芳历来助人为乐。不论自己的学生还是梨园同行向她请教,她都毫无保留,
  倾囊授艺。1995年5月,天津举办第43届世乒赛期间,筹划一场全部是梅兰芳金
  奖得主表演的京剧晚会。孰料晚会开始前,李维康因腿部受伤绝难参加,很多当事
  人心急火燎。得知此情,杜近芳二话没说,慨然允邀,登车赴津“救场”。那天演出
  《龙风呈祥》,耿其昌的刘备,杨乃彭的前乔玄后鲁肃,邓沐伟的孙权,赵葆秀的
  吴国太,江其虎的周瑜和杨赤的张飞,堪称群星荟萃。而老艺术家杜近芳的孙尚香
  似乎更高一筹。“昔日梁鸿配孟光”那段“西皮慢板”,连连得彩;脚步不紊的“跑车”,
  使人们赞叹不已。散场后,面对不愿离去的广大观众,她又加唱了一段《霸王别姬》,
  人们才满意而去。
  
  杜近芳是一位正直的艺术家。她曾说,我在西方不少国家访问演出了解到,那些低级淫秽
  颓废的精神产品,即使在西方也决登不了大雅之堂。却被我们有些人奉为至宝,而一提倡民
  族艺术就是落后、僵化。这是天大的误会。记得刚解放时老百姓对三件事拍手称快,那就是
  政府下大力取缔了娼妓、抽鸦片和赌博。可现在这三件事又死灰复燃,说明我们在精神文明
  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她说,改革开放不是否定自己民族的东西,搞民族虚无主义。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外国人称我们的艺术是东方艺术的明珠、瑰宝,使我们充
  满民族的自豪感。所以我决心与“一切向钱看”“对着干”,为京剧的发扬光大献出一切。
  
  1998年,她看了沧州票友在京演出后,感慨地说:“沧州票友不简单,比有些专业团体还强。这几年,有的年轻演员魂不守舍,到外边蹦蹦跳跳,妖里妖气,抓钱,要高价。反映出思想上浮漂。”她说:“当然好的同志是多数。特别是老演员,认认真真在那里演戏。像上海的李炳淑就不错。她演《三娘教子》有发展,有创新。前些日子电视上播放袁老的京剧《曹操》系列,看着是下了真功夫,非常成功。80多岁的人了还这么执著。”杜近芳表扬别人,她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年近古稀的人了,还和叶少兰为她与叶盛兰当年演出的《白蛇传》配像,那种废寝忘食,一丝不苟的精神着实动人!
  
  杜近芳有个美满幸福家庭。丈夫吴葆桢是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专家。他们识于1953年,1955年订婚,只因发了“功名不就不结婚”的誓愿,恋爱成了“马拉松”。林巧雅教授多次敦促不见效,于是求助于邓颖超大姐。1961年杜近芳参加国际戏剧节凯旋归来,周总理即在中南海家里“召见”她说:“近芳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之常情嘛!谈恋爱也不能‘抗战八年’哪!你和吴葆桢大夫的婚姻大事,由我和邓大姐‘包办’了,并做你们的主婚人。我们可等着喝喜酒、吃喜糖哩。”当年春天,在周总理和邓大姐关怀下,杜近芳与吴葆桢在协和医院礼堂举行了婚礼。证婚人梅兰芳、马少波和林巧雅,主持人李少春,乐队指挥谷春章。整个结婚典礼隆重而简朴,充满热烈的喜庆气氛。
  
  婚后30多年,夫妻俩始终和睦恩爱,相敬如宾。杜近芳称夫“小哥”,吴葆桢唤妻“好妹”;丈夫学京剧,“小妹”担任“艺术顾问”;妻子学文化,“小哥”甘当“启蒙导师”。他们工作都忙,可这并未影响生活上的互相体贴。工作之余,都抢着亲临厨房做可口的饭菜。前几年,丈夫不幸病故,杜近芳悲痛万分。然而她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为了自己的艺术事业,她直面人生的各种挑战。
  
  最近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又见杜近芳,还是那么健朗和漂亮。啊,她多么像一株傲霜腊梅,光彩无比,芳香四溢! 祝愿她青春永驻,芳泽永存。
  
  =================
  
  文章写的……太知音了……
水风 回复 悄悄话 年近古稀,燕语莺声,手脚麻利
群山之巅 回复 悄悄话 厚厚!这老太太有这本事 -- 牵动观众的灵魂给她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