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京戏园

祖宗留下的精粹,不好好地品味一番,也真的说不过去哈 ……
正文

丁晓君: 一个80后京剧青衣的现代镜像

(2010-03-23 14:35:21) 下一个
         从梅兰芳到丁晓君,一代代京剧青衣有不同的热闹、寂寞和悲喜。 


        梅兰芳那一代,他的敌人是战乱,是政治,是家国仇恨。筱燕秋那一代,她的敌人是命运无情,时运不济。而丁晓君这一代,看不见的敌人是时代,是岁月流转中大众视线的远离。在喧闹的21世纪,京剧的舞台显得冷清而寂寞。一代代青衣,相同的,是对京剧舞台的疯魔和迷恋。
 清越的京胡声凌空而起,锣鼓铿锵。她站在幕布后,凝视着琴师,流水样唱出“祥云冉冉波罗天,离却了众香国遍历大千诸世界,好一似轻烟过眼……”世界仿佛一下安静下来,鸦雀无声,只有她的唱腔清越嘹亮。她缓步出来,目光迷离,仿佛踩着云端降入舞台。
 那一瞬间,她不再是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女孩,也不叫丁晓君,她的名字是天女,是落入凡间的一个仙女。周遭一切,绚丽的灯光,穿着时尚的观众,偶尔响起的手机铃声,那所有代表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消失了,她心静如水,飘渺而来,轻盈离去。直到掌声响起,她才醒过来,知道自己不是天女,是一个参加京剧比赛的北京战友京剧团演员。  

 
      天女身上所穿的戏服图案,是她和服装师细细揣摩,最后定下来的清雅的莲花,天女的所有小配饰都是她和一个老师一起跑遍北京大街小巷淘回来的,为了让天女飘逸起来,她和她的合作者们几乎穷尽了所有办法。 


 而这一次,她获得了2005年CCTV第五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青衣组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演员奖”。 

 2006年春节,她再次以《天女散花》节目,参加了2006央视春节戏曲晚会。被网上票友评价“造型俊美,气质隽永,长袖翻飞,舞姿曼妙”。 

 不疯魔不成活 

 她穿着崭新的军装,斜挎着一个活泼的ESPRIT的包包,身上散发着兰蔻奇迹香水的淡淡香味。她爱听流行歌,爱看音乐剧,和其他女孩一样,怕胖,爱上网。只是,她声音清脆,偶尔会不经意地现出柔媚的兰花指,这才会提醒你,她选择了一条和其他现代女孩不同的路。
 她11岁开始学京剧。开始不过是因为有好嗓子,想学唱歌。不料,京剧的舞台是个巨大的磁场,有无穷的魔力,进去了,就再也不想出来。更何况,她的成长阶段中遇到的,都是对京剧迷恋到疯魔的老师。在辽宁省艺术学校,一个叫李国粹的老师一直教她,她是梅兰芳先生的弟子,一个钟情京剧到痴迷程度的青衣。 

 丁晓君的偶像,是梅兰芳的大弟子杜近芳。而72岁的杜近芳,更是个戏痴。现实生活中,她跟人说话都像足在舞台上唱戏,眼神、动作、语调,都足舞台式的。她甚至分不清舞台和生活。她的生活简单到极点,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京剧。参加京剧大赛之前,丁晓君塑造一个人物,只注意眼神、姿态和声音。但杜近芳不指点她这些,她跟她讲对人物的理解。她说天女是心静如水的,她眼神飘渺,远离一切世俗。丁晓君懂了,因为在她眼里,一代代最优秀的青衣就是这样的:她们的眼神在庸常的现实生活中是迷离飘忽的,在舞台的灯光下,才是闪亮的。 

 “只要你爱上京剧,你肯定就跑不了。”这是她的总结。电视连续剧《青衣》里的几代青衣也活在现实当中,除却命运的大悲大喜,一朝与京剧结缘,生命就永远与之纠缠在一起的情节,就是丁晓君所认识的前辈们的写照。 

 比如张火丁,那也是一个执着的青衣,瘦瘦的身体,却能唱出魔力非凡,堪比男旦的声音。 

 比如李维康,她曾是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却是在出演了根据老舍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获得1986年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之后,才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但她毫不犹豫选择放弃电视剧,回到京剧舞台。 

 不疯魔,不成活,这是顶尖青衣的宿命。 但丁晓君也茫然。认识杜近芳,让她仿佛看到京剧艺术的微光,觉得京剧的路还能走下去。但她也清楚地知道,杜老师的生活太单一了,和社会、和生活几乎是脱节的。在杜老师家待两个小时,走出来,站在北京灰蒙蒙的天底下,高楼大厦之间,丁晓君都有点恍惚,要适应一下才能从刚才那个京剧的世界中走入现实。
 
但一个80年代出生,二十几岁的年轻青衣,京剧的她和现实的她如何能融合起来,又能截然分开?她知道自己做不到像杜近芳那么纯粹、完全和时代脱节。她要上网、看电视、看碟,也听流行歌。如果生命中仅剩下京剧两个字,对于一个京剧演员,那也许很幸福,但,对于一个年轻女孩,那也许又太残酷。
 “矛盾,我挺矛盾的。”这并非她一个人的矛盾。她和其他年轻的演员们经常在一起聊,大家都很茫然,他们喜欢传统戏,但也知道这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太慢也太闷。想保存国粹,又想吸引更多的现代人,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我要唱 

 丁晓君喜欢梅派雍容、大方的风格。在她眼中,京剧有种挺奇怪的魔力,四大派别的演员都被深深烙上那一派的个性和特点。程派的凄凉委婉,尚派的刚烈,荀派的小家碧玉。虽然演员本身各有各的特点,但共性却很明显是存在的。比如丁晓君自己。“原来我是一个很争强好胜的人,很自信,总认为我就是第一的,但学了梅派青衣之后,好像把什么都看淡了,无所谓结果,努力到就够了。” 


       从11岁到现在,漫长的十几年时间里,她被梅派艺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战友评价丁晓君说话都像在唱戏。丁晓君自己一点也不觉得。有天晚上和几个女孩聊完天,她说“我要上楼去”。一个女孩说:“你别动,你看你的手。”她低头一看,还真是一个标准的兰花手。
 战友中间流传着一个关于丁晓君的经典笑话:中午吃饭时,丁晓君突然冒出三个字:我要唱。老师逗她:“那你就去唱吧。”没想到丁晓君真的站起来,面对着墙大声唱起来。大家都愣住了,几秒钟后,都笑晕了。
 

        和丁晓君聊天,她似乎总在说服你去喜欢京剧,告诉你它一切的好。“它很含蓄,但表达的东西太丰厚了。扮相、个头、嗓子、台风、悟性、感觉、台缘,太多的东西汇集在一起,才有可能站在舞台上光彩照人。” 


         也许正因如此,她痴迷于唱戏和舞台。但她碰上的,是她的前辈梅兰芳、杜近芳们都不会遇到的难题:登台机会太少。能穿上全套戏服,扮上妆,唱一出戏,一年之中只有寥寥几次。她所在的战友京剧团又赶上军队的合并大势,与战友歌舞团、战友话剧团合并成一个战友文工团,原先的京剧团只能保留十几个人,组成了一个京剧队。今后,几乎不可能有机会唱一出大戏了。光彩照人地站在舞台中间,成了一个奢侈的梦。
 

        她去找任何能唱戏的机会。报名参加京剧大赛时,她想的根本不是去拿奖,而是盘算:如果参赛,团里就能给她机会排练、唱戏,而且,初赛、复赛、决赛,起码自己能全心投入演三场来过瘾。
 当然,他们经常有机会去部队演出,但那时她是在唱民歌,唱《兵哥哥》、《东西南北兵》,唱现代戏。但她心底最爱的,还是唯美浪漫、韵味十足的传统戏。 
           
 即使是清唱她都很珍惜,周末她常去京剧票房唱,唱她最爱的梅派传统戏《天女散花》、《贵妃醉酒》。那些票友热爱而且很懂行,对着行家里手唱的感觉,紧张但极富成就感。在那里,她最爱唱《贵妃醉酒》,那是她认为最完美、最过瘾的唱段,似乎梅派青衣的感觉全都积压在心里,只有唱,才能放射出来。 
       
 但也有味道唱不对的时候。有一次在湖广会馆,还是她拿手的《贵妃醉酒》。因为之前已经好久好久没有机会唱戏,她很感慨,唱之前,忍不住说了一段话:“我唱戏的机会其实很少,所以我特别珍惜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说着说着,她突然觉得心里特别悲凉,想流泪。结果那天的《贵妃醉酒》完全变了味儿,原本应该欢快的唱段,唱得满是悲凉。细心的票友一下就听出来了,说怎么听你唱完那么压抑啊?和经验丰富的前辈相比,丁晓君还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一出《贵妃醉酒》,她唱得心底热泪纵横。 
        

 她也没学会怎样把戏和生活截然分开。2003年,丁晓君参加全军小品大赛,排那部让她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的《抢水》时,她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高昂得多,爱狂笑,整个人变得张扬起来。拍完之后,她甚至不相信那是她自己。排《天女散花》时,有6个月时间,她让自己与现实世界脱离:不上网,不看新闻,不看电视,不听歌,生活里只有天女。
 京剧青衣的唯美、浪漫甚至影响到她的爱情观。《吕布与貂蝉》中的吕布那么狂妄,《贵妃醉酒》里的李隆基会让女人伤心。而现实中,今后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爱人呢?“他必须喜欢京剧吧,要不他怎么能理解我?京剧演员本来就很少有人理解。” 


     她知道京剧的好,但现实却让她悲观。有次去参加一场综艺晚会,节目单里唱歌、跳舞、小品都有好几个,但京剧只有她一个。讲好唱两段的。她唱完第一段,底下开始有点冷场了,观众席里有人说话,有人起身离开。在一种说不明白的强烈情绪之下,丁晓君突然站在舞台上说了这样一番话:“在这台晚会上,只有我一个人唱京剧。我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的京剧,喜欢我们中国的京剧。京剧决不会让你们失望,只要你真正爱上它。” 
 

     这一次,观众是我们,地点,是在北京SOHO现代城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办公室里。她还是选择了唱那段梅派的传统戏——《贵妃醉酒》,落地的大玻璃窗,冬日的斜阳正慢慢落下去,不开灯的屋子里,渐渐昏黄起来。她唱得很投入,声音清亮得似乎能穿透整层的办公楼。
 “海岛冰轮初转腾
 见玉免,玉免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 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 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 
    

我知道,她希望她的观众能懂得《贵妃醉酒》,懂得京剧,也懂得她,一个21世纪年轻的京剧青衣的执着、矛盾、快乐和委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我的京戏园 回复 悄悄话 艺术的偶像 偶像的艺术 (网友给萧军得一封信)


近日,我修书一封,和青年京剧演员丁晓君探讨了关于京剧艺术和青年京剧演员生存发展的话题,洋洋洒洒数千言,直抒胸臆,颇为可观,现转载于此:



晓君你好:

在万千的京剧演员中,我尤其仰慕你的恩师杜近芳先生,因此对你也格外关注和喜爱,把你的恩师和你,一并奉为了偶像,写下此信,就是以一个和你同龄的京剧爱好者的身份,和你聊一聊关于京剧艺术和青年京剧演员生存发展的话题。

你两年来先后公演的《谢瑶环》和《白蛇传》两出戏,我都到现场看了,一半儿出于对杜近芳先生的崇拜,另一半儿则为看你。你在舞台上,举手投足都酷似乃师,实在令人惊喜。每次看完你演的戏,我都会激动好一阵子,因为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重新年轻了的杜近芳先生,也看到了京剧艺术的希望和未来,这是一种很难以言表的振奋和欣喜,恐怕只有一个真正爱京剧、迷京剧的人,才能体会的到。

在新近央视举办的青年京剧演员大赛中,你名列青衣组第一名,我因为工作比较忙,没能看到直播,但也很为你高兴。我还关注了网上对你的报道,甚至时不时会看看你的博客。可以说,在现在这样一个流行文化充斥的时代,你居然能如此执着的坚守着京剧艺术并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实实在在是我们京剧观众的福分,因此我衷心祝福你能够在艺术之路上走的更远。

因为工作关系,我对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有着非常直观的认识,也亲眼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戏曲、曲艺演员为社会风尚所左右,重利轻艺、放弃坚守。我虽很痛心,但也无能为力。两相对照,才切肤体会到你的可贵和可爱。我担心在若干年后,你也不能免俗,会如流星一般,离开舞台或归于平淡。因此我想和你聊一聊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青年演员应该如何去发展,或者说同龄观众对你有什么样的期望。一些问题考虑的不很周全,大胆的向你提出来,希望能和你共同探讨:

戏曲是舞台的艺术,演员离开了舞台,一切也就都无从谈起。我以为,前辈大家们之所以一个个都技艺精湛,在很大程度得益于他们日复一日的舞台实践。实际上演员在台上一举一动能否恰到好处,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舞台表演的经验。比如你的《白蛇传》,我能看出下了不少的功夫,如果独立的看每一幕,唱腔和表演都可圈可点,颇具杜近芳先生的神韵。但我总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把整出戏串联起来,感觉不很连贯,你没有在表演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每一折戏的表演状态都不统一。究其原因,我想是不是和联排磨合次数少、舞台感不强有关系呢?在舞台实践中,并不是把每一段、每一折戏分别演好,就是一出完整的戏了,因为节奏把握上的一气呵成,光靠言传身教不够,演员必须亲身坚守在舞台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去摸索和改进。现在的青年演员,一年到头也演不了几回戏,偶一登台,很难有感觉,尺寸把握上让人失望就不足为奇了,希望你能引以为戒,常演戏、常登台,展现并保持最好的艺术状态。顺便说一句,我感觉你在舞台上的眼神处理不够完美,也可能是因为《白蛇传》你首演于舞台,专注于唱腔而忽略了人物塑造,京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很多时候是要通过程式化的动作来表达人物情感和精神状态的,眼神的灵动就显得颇为重要了,有关于此,你比我内行,梅兰芳先生等前辈大家以及你恩师的表演堪称典范,望你多下功夫。

虽然你会有很多的苦衷和无奈,我还是盼望着你能时常活跃在舞台的第一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年到头最多有两三场郑重其事的公开演出。如果困难较多或经费不足,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开辟一种小剧场京剧的模式,找一个免费或租金低廉的场地(如文化馆或排练厅),每天或每周都坚持正式演出,哪怕只演片段和折子呢,只要你不离开舞台,不离开观众,对艺术的理解和对表演的体悟就会与日俱增,演出状态就会一直提高并保持下去。

另外,你排演的《谢瑶环》和《白蛇传》两出戏,都是杜近芳先生的代表剧目,你演得很好。但作为观众,也许希望看到你的下一出戏会是梅派的传统剧目,以表现出你对梅派艺术的完整继承和从容驾驭,只有在掌握传统的基础上,充实自己的实力,拓宽自己的戏路,才能不断创新、再攀高峰。当年你的恩师杜近芳先生就是如此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相信你也能。观众现在看了你的戏,往往会由衷的夸上一句:真像杜近芳。这当然是对杜近芳先生教学水准和你个人艺术功力的极大认同,但我希望,你不要满足于学习和模仿老师的艺术,同时也能根据你自己的条件,演出你的风格和特色来,让观众通过你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和一颦一笑,看到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的戏曲人物,看到丁晓君版的杨贵妃、穆桂英、白素贞、谢瑶环……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和艺术自信,才能拥有一批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观众和曲目。我看好并相信你,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条件,成为新一代京剧人的领军人物,我甚至憧憬着早日看到你的创新剧目。

你虽然是一个从事传统艺术的演员,但应该具有时代感,无论在艺术上和生活中都要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来。我以为,在现在这个时代的京剧演员,不但肩负着传承艺术的责任,同时也应该竭尽所能,为传统艺术培养观众。再好的艺术,如果没有了观众,也很难扭转颓势。现在京剧貌似繁荣,实则不然,试问,诺大的剧场,究竟有多少票是真正卖出去的?又有多少年轻人还看京剧、懂京剧、爱京剧?我一向认为,中国之所以产生了门类繁多的戏曲艺术,说明戏曲艺术从根本上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门古老的艺术濒于没落,不是因为不完美,而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年京剧进校园,很多大学生、中学生都折服于国粹艺术的无穷魅力,就是明证。因此要振兴京剧,重要的不在于保存演员,而在于培养观众。只有培养了观众,才能培育出市场,长此以往,何愁没有好演员和好剧目呢。我尤其希望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你在诸多的京剧演员中,年轻漂亮有朝气,属于我们京剧界自己的偶像派人物,你应该发挥你的作用,为京剧的普及和推广多做工作,你一直在做,也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我提议创立你的戏迷会,戏曲艺术从来都是“角的艺术”,艺术家的号召力不可小觑,很多观众是因为喜欢某一个演员而喜欢一门艺术的,一个好的演员必然会培养和带动起一大批好的观众来,我坚信你就是这样一个演员。当然,我设想中的“丁晓君戏迷会”并不是一个推行个人崇拜的组织,而是一个专门团结青年京剧爱好者的阵地,依靠你的艺术魅力和执着精神,感召并引领一切对于国粹传承具有热忱的同龄人,关注京剧、支持京剧、宣扬京剧。可以定期举办讲座、联谊,也可以有自己的网站、论坛,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争取青年,为京剧艺术站脚助威、加油鼓劲。我愿意为“丁晓君戏迷会”的创办和发展出谋划策。



以上是我对京剧艺术的一些思考,以及希望和你分享的一些意见,仓促成书,不成条理,望你见谅,希望你能体会出一个青年京剧爱好者对你的喜爱、期望和鼓励,毕竟你是和我们同龄的京剧人,你的坚守,将伴随着我们一生的爱好,因此我希望你能沿着你所执着的路,一直走下去,并会永远关注和支持着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