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王景志

(2016-01-03 14:50:15) 下一个

王景志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13558261_0_1.html

国家一级艺术评论、研究员。从事民族舞蹈理论研究工作30余年。曾任内蒙古艺术研究所舞蹈理 论研究室主任、理论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研究会常务副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多次承担国家级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历任《中国民族民间舞 蹈集成·内蒙古卷》常务副主编:《中华舞蹈志·内蒙古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编委、撰稿专家。荣获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 果奖、社会科学奖、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纳”(理论)奖、各种优秀论文奖及全国文艺集成志书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担任舞蹈赛事评委,主持舞蹈理论研 讨会议,举办舞蹈专题讲座,发表舞蹈理论方面学术论文百余篇。

王景志教授指出:民族舞蹈艺术的历史原本就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保护民族舞蹈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舞蹈文 化,就是保护和弘扬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由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由蒙古族承续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舞蹈文化,足以给我们留下许 多想象的空间和深入探讨的话题。以现代的视角和理念审视解读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和蒙古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传承与演进、拓展与延伸,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 超乎艺术之外的遐想和启迪。讲座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赞赏和认同。 

  

  

  

 

 

   2015年10月27日晚,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活动举行颁奖晚会,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歌舞团的《舞动的琴弦》等作品获得表演金奖和原创金奖。前不久,在呼和浩特 举办的第四届蒙古舞舞蹈大赛上,来自全区12个盟市及北京、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40多家专业艺术院团、艺术院校选送的近160部作品参加了竞赛,缤纷 多彩的作品带给观众一场视觉艺术的盛宴。

  从1946年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杰出的舞蹈艺术家吴晓邦第一个推动蒙古族民间舞蹈走上舞台开始,蒙古舞历经传承与创新发展,一步步走向辉煌。  群舞《迁徙》。

   区著名舞蹈评论家、内蒙古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景志介绍,我国舞蹈主要由三大源泉汇聚而成:一是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农耕型舞蹈文化;二是以北方草 原、森林、戈壁为代表的游牧型舞蹈文化;三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渔猎型舞蹈文化。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分析,这三大舞蹈文化体系在长期交流融汇、互动发展的过 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舞蹈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历史发展格局。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草原先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模仿 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的自然形态,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崇尚自然的习惯和勇敢热情的民族性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最原始状态。新石器时 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上,就曾留下了草原先民模仿猛禽走兽的白海青舞、熊舞、狮舞等原始舞蹈形态,证明在长期的放牧与狩猎生活及与大 自然抗争的过程中,草原先民练就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形成了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体现在舞蹈中,则无时不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以家庭、部落为单位,逐水草而居,在庆祝新可汗即位、缔结部落联盟以及战争胜利时,这些家庭或者部落就要聚在一起,举行“欢跳庆贺之 舞”,从而留下很多和这些庆贺事件相关的文化风俗和节庆活动。时至今日,我区不少地方仍有一年一度的那达幕大会等庆贺项目,舞蹈往往是这些项目中的必备节 目。

  蒙古族人民喜爱翱翔于蓝天的雄鹰,于是他们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大草原的雄浑气势,都融入鹰的舞蹈形象上。他们也很喜爱大雁和天 鹅,这是因为当这两种候鸟飞离草原时,预示着冬天即将到来,提示牧民们做好越冬的准备;它们飞回草原时,又带来江南的温暖和新绿的春天。因此,蒙古族民间 舞蹈中,男子舞蹈经常出现鸿雁高飞的舞姿,而女性的动态则常模拟天鹅的形象。这些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源于数千年来草原文化对蒙古族的 哺育与陶冶,是牧民们传承古代文化基础上的创造与升华,代表作有《雁舞》《鹰》等。

  在蒙古族舞蹈中,马是最为常见的形象。马与蒙古族群 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不解的渊源,在牧民心目中,马是不会说话的忠实朋友,通人性、解人意,吃苦耐劳,在民族繁衍生息征战迁徙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 蒙古族舞蹈中,大多有马的舞蹈造型。舞者通过肩部的动作和上身的动态展示出来。如在平面上绕圈来表现骏马的奔驰,用双肩细碎的抖动来表现平稳、均匀的走马 等。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草原文化的影响,蒙古族舞蹈逐步形成开阔、粗犷、热烈、奔放、刚劲而又不失沉稳、舒展、柔和、内敛的个性特点。譬如《牧人舞》《牧马舞》《马刀舞》等舞蹈,便是用动感十足甚至夸张的动作,来表现人们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踏地为节”是蒙古舞的另一个特征。《蒙古秘史》中载录了庆典时跳踏舞的场面:“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在元朝的诗歌中也有“齐声才起合,顿足复分曹”“踏歌尽醉营盘晚”等诗句。

  舞出草原精神 续写时代传奇

  舞蹈《奶茶飘香》,让观众品味蒙古族奶茶“味道”。

  草原文化的形象解读

  蒙古舞可以说是中国北方舞蹈的集大成者,抖肩、翻腕、马步、扬鞭……这些蒙古舞的标志性肢体语言,写意着草原文明发展的历程。“蒙古舞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的传承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反映着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自治区舞蹈家协会秘书长南飞雁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众多北方游牧民族不仅在辽阔的草原上创造了文明,传承了文化,还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创造出了 具有纵深的历史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的地域性的独具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特质的舞蹈艺术。以蒙古舞为代表的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舞蹈艺术,作为表达游牧民 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载体,草原文化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既是对传统游牧舞蹈文化类型的传承,也是对当今时代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草原文化的形象诠 释。

  考古发现与当代舞蹈实践均已证实,生活在蒙古高原,以狩猎、游牧或以“牧且猎”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氏族、部落和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希望通过跳舞来给自己的生命健康、生殖繁衍和实际生活带来希望和乐趣的群体。

   归根结底,在游牧民族的精神世界里、人文情怀中,马背上的潇洒浪漫、生活中的豪放不羁、聚宴时的热情好客、宗教祭祀中的虔诚祈祷、畜牧业劳动中的与动物 为伴,以及庆典礼仪、节令习俗中的礼仪规范、行为举止、服饰装扮……都是他们可以借舞抒怀,或写意或写实的最直接、最本能的艺术体现。这正如同美国著名音 乐舞蹈史专家库尔特·萨克斯在《世界舞蹈史》中所说:“受动物舞蹈影响的民族有多种形式的舞蹈动作,而且跳起舞来非常热情。”

  现在民间最流行的蒙古舞——安代舞就是最好的证明。安代舞是流传于通辽市周边地区的一种原生态舞蹈,最初是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后来逐渐演变成表达欢乐情绪的民间舞蹈。其舞姿特点热情奔放、粗犷豪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草原文化特性的肢体诠释。

   生活在鄂尔多斯的蒙古族部落,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顶碗舞,同样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婚宴和喜 庆佳节的聚会上,舞者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时而模仿马,时而模仿天鹅,表现了高超的舞蹈技 巧,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舞蹈家协会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赵林平说,蒙古舞具有刚柔相济、奔放洒脱的 草原民族文化特质,舞者肢体得到完全自由和谐的解放,“女子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多以马步、扬鞭的舞姿表现剽悍英武、刚劲 有力的阳刚之美”。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都表现出了蒙古族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

  自治区文联主席巴特尔说:“蒙 古舞作为一个舞种,跳遍全中国,这与它本身的魅力是分不开的。从历史上来说,蒙古族最早是没有文字的,很多时候要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达情感。蒙古族舞蹈传 承了北方少数民族舞蹈的精华,从匈奴到鲜卑、契丹,蒙古舞是集大成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蒙古族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整个北方民族的文 化,继承了所有北方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

  妙趣横生美轮美奂的舞蹈《冬趣》。

  草原气派的地气熏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蒙古族牧民有了相对稳定的游牧点,逐渐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况,民间舞蹈的动作也随之有所改变。为了保护 传承好蒙古舞,我区广大舞蹈工作者深入牧区采风学习,搜集各种民间舞蹈,整理蒙古族民间舞蹈基训教材,创作多样的新型舞蹈节目。而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乌兰 牧骑的出现,又使蒙古舞的传承发展实现了新的飞跃。

  赵林平说,当代蒙古舞更加贴近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以民族文化为底蕴, 民族情感为基石,科学运用编舞技法使作品在空间与时间的交错中尽显舞台艺术的绚烂多彩,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和好评。近10多年来,蒙古舞作品层出不穷,数量多、质量高,在全国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几度刮起强劲的“蒙古舞风”。《顶碗舞》《盛装舞》《草原酒歌》 《马背上的女人》《盅·碗·筷》等在中央电视台CCTV舞蹈大赛和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中屡获大奖。

  巴特尔认为,尽管目前 蒙古族舞蹈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要心怀忧患意识。上世纪90年代,蒙古族舞蹈的发展曾经一度陷入低谷,直到《塔林毕斯贵》《草原酒歌》《盛装舞》等 一批优秀作品获奖,蒙古舞才开始重拾辉煌。“我们应该保持持续的传承和创新,同时在传承中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我们不仅要把民族的传统发扬光大,而且还要走 出去多交流,以此来了解世界不同的文化、了解舞蹈的多样性,把握世界舞蹈发展的趋向,这个过程也是传播民族舞蹈文化最好的方式,同时要警惕闭门造车给舞蹈 艺术传承带来的影响。”

  这种“闭门造车”存在的问题在王景志看来,首先是有广度,缺深度。草原文化的很多主题都可以用舞蹈表现,从事物 到情景再到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可以用舞蹈来表现。舞蹈艺术要与时俱进,要表现感受到的草原现实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中人们的心理变化。但目 前真正能深入反映这种变化的舞蹈作品很少。其次就是一些文艺团体的舞蹈编导们掌握了一定的编舞技法,却往往脱离了基层的生活,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对民族文 化的理解不透彻,而基层的舞蹈工作者对生活感受很深,但是缺乏舞蹈的编舞技法,这样的矛盾导致舞台上缺少真正接地气的舞蹈作品。

  蒙古舞 的地气不足在呼和浩特市民周秦广看来就是看不懂。周秦广喜欢蒙古族文化,不管是草原文化节上的蒙古族舞蹈,还是第四届中国蒙古舞舞蹈大赛上的节目,他都不 愿意错过。但是,“很多时候我纯粹是看热闹。”周秦广说,他认为一部真正接地气的好作品应该能够让非专业人士一样能够看明白,能够被打动。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牧骑队长陈大伟这次也带队前来参加第四届中国蒙古舞舞蹈大赛,他说:“群众很喜欢看我们的表演,但我们只能排练经典作品,因为我们缺少创作人员,希望更多的专家能够到基层指导我们的舞蹈创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