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biang biang面》是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教师宁波的新作,作为一部反映陕西民俗内涵与文化特征的舞蹈作品,《biang biang面》备受欢迎,并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舞蹈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这是有史以来陕西在全国高层次舞蹈比赛中取得的最佳成绩。而在票选阶段,凡是关注央 视看到这个作品的陕西人,纷纷通过网络自发号召群体响应,可以说,这部作品受到了大赛评委与专家的认可,得到艺术界人士的赞扬,引起了广大老百姓的情感共 鸣,是陕西民间舞蹈创作的一部力作。
一、舞蹈中的《biangbiang面》
首先,在舞蹈创作中艺术构思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材是首要问题。编导在进行创作时要考虑所选的素材是否适合舞蹈,如果只是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动作堆积在 一起,是搞不出感人的艺术作品的,而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编导宁波的知觉是精准的,选材亦是到位的。面条与面食文化,一直是陕西特有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特 征,许多在外的陕西人经常想念的不过是家乡的一碗面,要表现陕西,展现这里的性格文化,最佳莫过面。作品对面条的选择,使得叙事逻辑与情感切入得以成立, 有继续渲染与深入的空间。那么究竟如何展现和面、做面、吃面、想念面呢?编导灵巧地以面为引子,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着眼于面条与吃面人之间的情感共性。似 腰带的biang-biang面又宽又厚,面要揉的筋道,煮熟之后,经过油泼辣子的融合,入口之后鲜辣、有嚼劲、有回味,这与陕西人的性格特征与情感气质 是吻合的。其实不单是陕西,中国北方向来有着悠久的面食文化,山西的刀削面、河南的烩面、甘肃的拉面、新疆的拉条子,一碗面拉近了彼此的生活记忆,打开了 共同的情感呼吸,这是《biangbiang面》得到广大观众认可与喜爱的文化基石。接着一个biang字,又将观者的视野拉回到陕西,通过对情感、情 绪、意境、氛围的展示与调动,直逼文化核心与精髓,向世人展示裹藏在面里的饮食与文化。至此,《biangbiang面》并非一部单纯的舞蹈作品,借助 “面”及“biangbiang面”这个具备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饮食符号,不仅代表了陕西的土地、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以及人们特有的精神内涵,同时又为观 者打开了一个宽广、深邃、想象的审美空间,塑造了又一个能够代表、象征与展示陕西文化的艺术符号与成果。
其次,在情节发展、细节描绘以及舞 台构图上,编导宁波的手法亦是成熟的。整个舞蹈的节奏由快入慢再到快,幕帘一开,首先展示在舞台上的是一组雕塑,这组雕塑很有意思,每个人的动作既相同又 不同,站的蹲的弯腰的,但都是典型的关中汉子形象,让人一眼便可得知这个作品所要表现的群体形象。但是这看似随意的一摆一蹲,过程却不随意,为了找到人物 的形态神情,这支队伍没少下功夫,甚至弄来泥塑的人物雕像,或是去农村生活,让演员寻找心理位置与表演基石。所以当音乐一响起,一位长着“国”字脸,活似 兵马俑的演员像热油溅到辣子一样跳跃出来,瞬间全场火爆,气氛热到顶点时,立即让人感到这不正是我们身边的陕西人吗,不扭捏、不躲闪、不含糊、不温吞。舞 至中间,出现了一段小双人舞,舞段虽小却锦上添花,非常言简意赅的表达了陕西人的家庭生活。在老人们的观念里,男人幸福与否,在于是否娶到贤良、勤快、节 俭的婆娘,婆娘不仅疼自家男人,更是做的一手好面,而陕西男人外在不苟言笑,内心却很疼自家婆娘,这点在舞蹈动作的空间调度上多有显示。短暂的双人舞,既 刻画了陕西人的柔情与长情,又使得观者得以调整心绪,继续进入紧随而来的欢快、明朗与热情的氛围中。
舞蹈《binagbiang面》以人体 作为主要表现工具,通过演员在一定时空里的肢体运动和情绪变化,借助音乐进行气氛烘托与画面构图以及服装道具灯光等舞美的感染,让观者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 到演员丰富动人的表演和鲜明炙热的情绪,从而得以准确、明晰的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内容,塑造了群体的艺术形象,使观者得到切实、可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艺术 感召。
二、音乐中的《biangbiang面》
《biang biang面》不仅舞蹈出色,音乐也颇具特色,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区域情感。一般舞蹈音乐都是在开头安排慢板交代情节,中间用快速表达情感,结尾则回到 慢板,《biangbiang面》反其道,先用开头部分奠定情绪,中间放慢,结尾与开头呼应,最后在热闹中结束。比如第一部分,节奏与速度偏向热情明朗, 明亮的质感展现出陕西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男声念白展示出陕西人粗犷质朴的性格,从一开始就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创作者对乐器的选用亦是匠心独具,笛 子、管子、胡琴等流行于北方特别是陕西的乐器,有力地烘托了地域特色与民族性格,几种乐器高亢嘹亮的音色,对舞台的情感氛围起到积极作用。进入第二部分 后,由于整体情绪慢了下来,乐器的使用也发生相应调整,变成了板胡独奏,音效上虽不及前者宏大,但别有一番滋味,板胡又跟着引出了秦腔,使得音乐叙述更加 合理,舞蹈的主题也得到彰显,从而令民俗文化的动态形象更加饱满。
《biang biang面》的音乐创作颇多亮点,如方言念白与歌唱,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亦很好地阐释了作品主题,两种艺术语言在歌词里得到了高度契合与融汇。“八百里 秦川,三千万儿女,吃一碗biang biang面,喜气洋洋”,这是音乐作品中出现的第一句念白,开门见山直击作品主题,展示了“八百里秦川”的气势如虹与宽广胸襟。其实”biang”字作 为陕西的特有,把对它的解释放在作品中,通过嘶吼的方式唱出来,既描绘了关中汉子的豪迈,又使得音乐形象更接地气,令听者动容,让人对陕西的民俗文化产生 一探究竟的欲望,也为本省民众带来了扑面而来的熟悉感。可以说舞蹈《binagbiang面》的成功,离不开音乐创作上形象、到位、有力的结合,音乐成为 舞蹈的催生剂,舞蹈又是音乐完美的视觉展示,短短的几分钟内,二者产生了神奇的化学效应。
三、对比中的《biangbiang面》
这次大赛中,还有来自新疆艺术学院的《当美人遇见美人》,四川省歌舞剧院的《蓉城井巷》,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纳木错之舞》等优秀新作,其中荣获一等奖 的是内蒙古歌舞剧院的《盅、碗、筷》,荣获二等奖的是来自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教师高度与黄奕华的作品《淮水情兰花弯》。 蒙族民间舞蹈一般脚步动作少,上身与手臂的动作丰富,特别是带有表演性质的筷子舞与盅碗舞,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富有技艺,受到人们的喜爱,建国后也 多有编导以此为素材改编成蒙族女子独舞或集体舞。初看到《盅、碗、筷》这个作品,新颖的律动与胯部、腰部、肩部的现代化节奏,令人新奇,让人想到可能现代 牧民已不像过去那样进行劳作与生活,城市化的生活与信息给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了时代元素,人们的审美也开始变化,也有学者认为这已不是蒙族舞或是包装 了的伪蒙族舞,但恰恰相反,民间舞蹈从来都是源自民间,这正体现与反映了新时代特征的蒙族民间舞蹈。但是除去开场部分对舞蹈语汇的当代化处理与创新以及将 三种道具进行有机整合外,这个作品就未能再有持续下去的亮眼之处,也令观者对结束一头雾水。
而北京舞蹈学院的《淮水情兰花弯》,作品的舞蹈 语言取自安徽花鼓灯,舞蹈风格或优美细腻或敏捷活泼,同时由于楚文化的影响,部分角色与表演带有悲剧性格。对这个作品,有学者认为是一个舞蹈组合,有学者 则认为是典型的学院派作品,其实不妨将这个作品与《一片绿叶》放在一起观照。《一片绿叶》是高度早年的作品,当时也参加了CCTV舞蹈大赛,但是报名的时 候却被民间舞组拒绝了,理由是虽然作品语言有胶州秧歌的元素,但风格更应当去当代舞组,到了当代舞组后,又被推回到民间舞组,于是这个作品在当年并没有拿 到如愿的成绩。时隔多年,同样一位编导,同样一种手法,同样一个风格,荣获二等奖。其实不管是从民间舞中看到了当代舞,还是当代舞中拥有民间舞,这都是一 个带有编导个人标签的作品或风格,属于整体民间语汇中的个体言说。
反观《biang biang面》,它从内涵到形式,从音乐到舞蹈,从表演到创作,从民俗到文化,从民间到舞台,处处有亮点,笔笔皆精彩,将种种要素进行了完美的统一与融 合。自亮相以来,这部作品从口碑到网评,从业内到行外,皆是认同、赞美与喜爱,实质上这样能够代表陕西、展现三秦的优秀作品如果能够早十年,必将带起陕西 舞蹈艺术创作的潮流与陕西人民对家乡文化更亲切的认知与归宿感。所幸,它最终还是来了,相信陕西民间舞蹈的创作在丰富多元的新时代中会前行的更好!已故陕 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李开方曾于2003年《舞蹈》杂志发表了《陕西舞蹈何以走出低谷》,文中充满了对陕西舞蹈创作的敦敦嘱托、殷殷期盼。十年后的今天,笔 者认为宁波与他的《biang biang面》足以告慰老爷子,这位陕西舞蹈的奠基者与领头羊的期盼与等待!也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2013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本土舞蹈的当代转化与创作研究],项目号:13JK050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5321228.htm
西安音乐学院 学报报道:
我院获央视舞蹈大赛铜奖 陕西“biangbiang面” 香飘全国
“舌尖上的陕西”当属“羊肉泡馍”首屈一指,享誉全国。2013年10月18日晚,我院代表三秦父老又将老碗“ ”盛上“第七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舞台,并获得大赛院团组民族民间舞第三名,为我院64岁生日送上了大礼,也让全国人民品尝了一道陕西文化大餐。
“CCTV电视舞蹈大赛”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每两年一次。大赛规格高、受众广、平台宽、参与人数多,是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舞蹈赛事。我院和诸多在国际舞蹈赛事中颇具竞争力的专业院团体晋级全国九强。本次获奖是我院继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组别荣获银奖后的再次亮相全国,并获得大奖,也是陕西省在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的最好成绩。
创作灵感源于生活,“舌尖、指尖、脚尖”的巧妙融合
对“”字口口相传的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zhang)西一长,中间加个马大(dai) 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是千百年来陕西人对“周秦汉唐”的眷恋。作曲陈大明,编导宁波、李颖对该作品的创作动机,就是源 于顺口溜的字里行间和陕西特色面食这一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作品巧妙地将陕西关中八大怪“面条像裤带、帕帕头上盖、碗盆分不开、板凳不坐蹲起来”等民俗特点 艺术化,淋漓尽致地呈现了这独具陕西关中特色的音乐舞蹈风格,讴歌了三秦儿女耿直爽朗、慷慨好义、敦厚勇敢、勤劳智慧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怀。
艺术贴近群众 ,教育引领文化建设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挖掘和构建地方艺术特色是优秀作品的生命力。本作品从最初的酝酿到最后的创作完成,前后历时一年有余。为了在舞台演绎 中不失“地气儿”,作曲、编导、表演、舞美的师生们多次深入关中乡间采风。在蒲城县、富平县探访当地农户人家,亲自动手在老乡家的灶台间学习民间面食艺 术,真正像老陕那样端着青花老碗,圪蹴在墙角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生活、升华艺术、凝练人生。
文 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文化的基础。西音人秉承毛泽东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生活、服务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与时代、与人民相结 合的创作实践道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艺术才华,向社会撒播春风雨露,传递人间真情至爱,净化美好心灵,引领文明风尚;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奏响了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