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创造主

主啊!让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赐我以你的眼光把他们看待, 让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诸于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宽深的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登山宝训」系列之十七 -- “免我们的债”

(2008-02-17 16:04:07) 下一个



马太福音6章12,14-15
原讲者:张熙和牧师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如同”是什么意思呢?赦免(或饶恕)是有条件的吗?通常我们犯了罪,只会祷告说“主啊,饶恕我”,就停在这里了。耶稣说这样祷告不对,应该说:“饶恕我,如同我饶恕别人。”

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主祷文一结束,耶稣立刻又回到了这句话:“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换言之,除非我们饶恕别人,否则就没有资格求神饶恕。经历了神的饶恕后,必须饶恕人;不饶恕人,就不能继续经历神的饶恕了。

不饶恕人的恶仆的比喻
主设了一个比喻(太1821-35),帮助我们明白饶恕人的重要。主用这个比喻解释他所说的饶恕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也打算借用这个比喻。

比喻中说到了一个王的仆人,此处“仆人”并非奴隶,而是政府高官,是王的臣仆。而且显然这个臣仆是总督,很可能是波斯某省的总督,代表王治理那个省份,当然也掌管着一大笔税收款项。今天的省长也是这样,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就掌管着上千万加元,当然一旦有什么差错,省长和财政厅长都得下台。

这位政府官员管理财政失当,难辞其责,王打算对他严加查办,工作失职当然要受到惩治。无从知晓这笔钱是如何丢失的,也许是经营不当,也许是贪污腐败等等。这个比喻似乎说的是经营不当所致。但无论如何,他得向王交待,而王也召了他来盘问。

他竟然欠了一千万两银子(大约十六万年的工资)!他根本没办法赚到这么多钱,所以按照东方人(特别是波斯)的传统,王打算把他及其全家卖为奴隶。当然他全家也卖不了多少钱,大概几千块吧,根本抵不上那笔债。但这是惩罚,从此要沦为奴隶,受人颐指气使。他连自己的生命都管理不好,那就由别人管理他吧。这是当时惯用的惩罚方法。

这个可怜人太绝望了,便俯伏在王面前,请求宽容,说自己将来一定还清。他怎能赚得一千万两银子呢?但王动了慈心,看见他这么可怜,就饶恕了他:“好吧,我赦免你,免了你的债。”他一下子转悲为喜,无债一身轻了!

他出来后,第二天看见一个同伴,也是政府官员,显然官阶比他低,因为欠的钱少多了。这个同伴欠了他十两银子(大约一百天的工资),十两跟一千万两相比,简直天悬地隔。

同伴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十两并非天文数字,完全可以偿还。可他揪住同伴,掐住其喉咙,像拎起小鸡一般,这还不够,又把他下到了监里。他就是这样对待同伴的,不达目的不罢休。进了监牢就很难还债了,可见他把同伴下在监里纯粹是出于报复。

消息传到了王那里,“你的臣仆欠了一千万两,你一笔勾销了;同伴欠了他十两,他却不依不饶。”王又召了他来,说:“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

留意,耶稣说“主人大怒”。王恼怒这个官员,便把他下在监里,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一千万两。换言之,他永远都还不上了,这是个永远的刑罚。他用尽一生也无法偿还一千万两。

接着耶稣用一句话总结了这个比喻:“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罪比作债
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少人讲解这个比喻。这个比喻令人震撼,而且含义极其丰富。首先可以看见罪的本质,罪不断地被比作债,欠债,为什么呢?因为每每犯罪,就让别人受了亏损,自己也受了亏损,将来你要为这个罪付上代价。

罪的本质是毁灭、透支,不断地透支,最后出现了赤字。所以罪的代价往往是惨重的。

前几天查经时讨论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神不干脆饶恕我们算了,不必耶稣上十字架?当时很多人都答不上来,因为他们不明白罪的本质就是债。你让别人遭受了损失,那么你就欠了他的债,不是饶恕就能了结了,而是必须还债。正因如此,谁免了你的债,谁就得自己承担那笔损失。

你砸破了别人的窗户,他就损失了窗户,单单一句“请饶恕我”并不足够。他可以饶恕你,可一句“饶恕你”并不能让窗户复原,他得付上玻璃钱。

罪造成了伤害,而且非常具体。除了伤害身体,也可以伤害人的感情、心灵,而这种伤害比物质伤害更严重。玻璃可以重装,不太麻烦;身体受伤也可以复原,当然也许要永远带着伤疤;心灵受伤,则伤痕是永恒的。

所以物质损失,还无足轻重;身体受伤,代价就比较高了;心灵受伤,简直无法计算。难怪耶稣说:要是你绊倒人,伤害了人的属灵生命,就真的有祸了。

要知道,罪并不是小事一桩,只要向神道歉——“神啊,对不起”,就可以一笔勾销了。没那么简单!你已经造成了属灵伤害,必须有人偿还。

刚才已经提过,无论什么东西,其价值越高,损失也就越大。属灵事物远远比物质事物价值更高,所以损失也就更大。我摔了个杯子,只损失了一、两块钱。要是金杯,当然就不只是一、两块了;要是水晶杯,那么我就欠了两万。关键是破坏了什么。

属灵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
摔破了东西不算是罪,因为只是物质损失。当然也可以是一项罪,但并不严重。属灵上的破坏才是罪,而且损失无以计算,是永恒的损失。

当然,一千万两并非无以计算,但这个比喻是要告诉我们,属灵的罪所欠下的债是有个永恒后果的,无法弥补。你可以偿还一个杯子,但弥补不了属灵的损失,根本无能为力;你可以悔改,却无法弥补。

要明白罪的本质,这样才能明白为什么耶稣必须死,为什么神不干脆说“我赦免你的罪”就行了。因为必须赔偿损失,把债还上。

可见我们不能拯救自己脱离罪,这是债!犯罪就是欠了神的债,自己根本偿还不了。宗教人士想凭好行为赚得自己的救恩,足见他不明白罪的本质。我们不能靠好行为自救。一旦明白了罪的本质,就会明白:无论有多少好行为,也还不清罪债。

每天去教会不是自救的方法。友善待人固然好,但也不能因此而自救。这笔债太大了,无论投入多少好行为,也无法还清所欠下的罪债。因为一件事得罪神,就是欠下了千金。

无论犯了多大的罪,神都愿意饶恕
得罪人当然不好,得罪省长就更糟了。得罪了王,那就是自讨苦吃了。得罪人已经不得了了,更遑论得罪神呢?

留意这个比喻,耶稣说神愿意饶恕。只要真诚悔改,那么无论罪债多重,神一定会饶恕。要明白这个原则:你悔改,神就既往不咎。

我常常说,即便出卖耶稣的犹大,要是他在最后一刻来到耶稣面前,跪下来说:“主耶稣啊,我竟然出卖了你,出卖了无辜人的血,求你饶恕我”,你认为耶稣会不会饶恕他呢?我敢肯定,耶稣一定会饶恕犹大。他会说:“我完全饶恕你。”

可犹大求饶恕了吗?没有。要知道,你求饶恕,那么无论犯了多大的罪,神一定会饶恕。只要真诚悔改,则没有什么罪是他不能饶恕的。但首先你必须谦卑地悔改。切记:无论你犯了多大的罪,他都会饶恕。

我们简直难以置信,但这就是耶稣的教导。无论你如何得罪神,神都会饶恕。可犹大并没有回到耶稣面前求饶恕,没有求,就得不到了。而来到神面前求饶恕,神就一定会饶恕。

我也要提醒基督徒:神一定会饶恕你,但也会管教你。

自满的人,神会收回饶恕
这个仆人得到饶恕了吗?他起初岂不是被饶恕了吗?

神是一位满有怜悯的神。在这个世界上,要是哪位政府官员请求王饶恕,免去一千万两的债务,当然是绝无可能的。没有哪位王会饶恕他。而比喻中的这位王却非同寻常,可见神愿意饶恕。

但留意,得到饶恕后,是不是就可以自满了呢?很多人以为然,称“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真是这样吗?你自己看看圣经教导吧。

这个人就好像基督徒一样,来到神面前,悔改了。他是真悔改吗?当然,所以神饶恕了他,正如你悔改,神也饶恕了你一样。他真的得到饶恕了吗?当然!他的债被一笔勾销了。王说:“你一千万两的欠款被豁免了,你自由了,走吧。”

这恰恰是我们的经历。我们来到神面前,说:“主啊,饶恕我。我是罪人,不敢要求什么,只求你怜悯。你能够任意处置我,也许卖了我,也许交给掌刑的。可是怜悯我!”结果神赦免了我们的罪。

但这人后来怎么样了呢?他走出去揪住同伴,要求他偿还十两银子。虽然他起初真的得到了饶恕,但因为他这样对待同伴,结果怎么样呢?他的饶恕被撤消了。

必须配得饶恕
也许你一切债都真的得到赦免了,可你一出去就粗鲁地对待同伴,不依不饶,那么你再回到神面前时,就会发现那一千万两的债又回来了。

这里有个重要原则,务须掌握,就是配得的原则。仆人本来已经得到饶恕了,但最终不配得到饶恕。可能你得到了饶恕,但最终不配。而要是不配,就绝不会得到饶恕了。

正因如此,保罗不断提醒基督徒行事要对得起主(弗41,西110,帖前212)。什么意思呢?保罗是在说:“我求你行事千万要对得起主,否则就会被弃绝。”他还说,“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被弃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配!

做基督徒不容易,并非“我相信神、相信耶稣”那么简单。除非你经历到神的饶恕后,彻底改变对别人的态度,否则的话,你可以自称是基督徒,但到了那一天,神不认识你。

这是配得的问题。比如大筵席的比喻,那些人被邀赴宴,但他们不配,所以不能品尝宴席。耶稣的“配得”教导是:做了基督徒,不要停滞不前、自负自满,说:“现在好了,我可以上天堂了。”

感谢神,他非常有智慧,绝不容许我们持这种一劳永逸的想法。这不是保障,这是自欺、自满。

圣经的“保障”截然不同。只要行在光中,与神相交,顺服他的命令,那么圣灵就会跟你的心同证你是神的儿女(罗816)。这才是圣经的保障。要是圣灵没有证明你是神的儿女,则一切所谓的“保障”无非是自欺罢了。

你有圣灵的明证吗?这才是真保障。我知道自己是神的儿女,无需猜测。但这个保障不会让我自满——“我已经是基督徒了。”

自高自大是今天的教会、基督徒最致命的问题。不要与这种所谓的基督徒为伍,你必须配得福音,正如彼得写信给门徒说:“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彼后110),即配得所受的呼召。要是不配,那么到了那一天,你会发现神不认识你,你根本不是基督徒。

我们如何待人,神就如何待我们
你如何待人,神就如何待你,务须明白这个原则。神怎样待你,他希望你也怎样待人,否则的话,他就要依照你待别人的方式来待你了。这就是“如同”的意思,“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留意“如同”一词,圣经中有很多浅白的字眼,却非常重要。有的教授喜欢用词晦涩,以为越晦涩就越重要。其实有些最浅白的语言,却传达出了最重要的道理。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意思就是:你饶恕人,就会得到饶恕;不饶恕人,也就得不到饶恕了。你怎样饶恕,就怎样得到饶恕。

圣经用了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强调这一真理。你对人不客气,无论是弟兄、姐妹、母亲、妻子(或丈夫)等等,那么神就对你不客气。你如何善待别人,也就证明了你配得神的恩典。

不妨想一想,我待人粗鲁、刻薄,就别指望神善待我了。我善待人,哪怕一点点,就也会从主那儿得到一丝恩惠。你能明白背后的用意吗?可能起初很难明白,但渐渐就会明白了。这就是神的智慧,他让你决定如何审判自己。换言之,你成为自己的审判官。这恰恰是耶稣所说的:“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太1237)。即是说,你要为自己宣判。

神真是太有智慧了!我越读圣经,就越对神的教导惊叹不已。到了审判那一天,你会发现你是自己的审判官,审判自己。如何审判呢?你如何审判了别人,就如何审判了自己。

这也是“爱邻舍如己”的主旨。邻舍就是你,你如何待他,就是如何待自己。所以你最好爱他如己,因为你论断他,就是在论断自己。

难以理解吗?你如何待别人,就表明你认为那人应该受这样的对待。既然你觉得别人应该受这样的对待,则为什么你就得受不同的对待呢?这就是关键了,你明白吗?我粗鲁待人,为什么还希望受到礼遇呢?难道我认为自己比他好吗?这样想就是自欺了。

再换一幅图画,圣经用了很多不同的图画来传达这个真理。比如加拉太书67节,保罗的话也如出一辙:“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种的是刻薄,收的也是刻薄;种的是良善,收的也是良善,最终你要自食其果。还是这个原则,保罗用了不同的图画帮助我们明白。

在马太福音72节,主耶稣又说:“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难怪他说不要论断,因为你严厉待人,就受到严厉对待;你恩慈待人,就受到恩慈对待。神真是太有智慧了!所以要想得到饶恕,就必须饶恕人。

现在就能明白这句祷文中的“如同”一词了,意思就是:“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一言以蔽之,我们如何待人,神就如何待我们。

下次待人要小心了,神会按照你待人的方式来待你。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总之无论什么人,你如何待他,神就如何待你。可见基督徒必须行事谨慎,对得起主。所以与人相处非常重要,我尽心尽力爱人,神也会尽心尽力爱我,这就是“配得”的意思。

这就是基督徒生命的原则,掌握了这个秘诀,也就掌握了一切。你有所保留,神也对你有所保留。所以每每你不愿为神而活,想有所保留,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损失了。你为神而活,神也为你而活;你为自己活,他也不为你而活,你休想得到什么。

这就是耶稣在传讲的基督徒生命的重要原则:你如何待人,神就如何待你。一旦明白了,那么我们与人相处就会谨慎了。下次发脾气前要想一想:“且慢!要是神冲我发脾气怎么办?我论断他,就是在论断自己,不能这么做!”

“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太71)。你要是喜欢随意论断人,就请便吧,但你如何论断人,也就如何被论断。教会中那些喜欢飞短流长的人,我真不敢想象他们以后面对神审判时会有什么下场。

要饶恕七十个七次
你会说:“看来我们总要饶恕人了。”比喻的一开始就是这样说的: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1821-22

“七十个七”,很多人以为是七乘以七十,其实是七的七十次方,简直是天文数字,就像一千万两银子一样。这是图画语言,意思是:只要他求饶恕,就饶恕他,永无止境。

要知道,神吩咐我们做的,他都已经身体力行了,无一遗漏。所以我一开始就说,无论我们欠下多少罪债,哪怕是个天文数字,他也会饶恕我们。

但这是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随便占神的便宜,随便占基督徒的便宜呢?你是个好基督徒,总会饶恕我的。圣经说你必须饶恕我。饶恕后,我就再冒犯你一次。不要紧,这只是第二次,机会还多得是呢。我就继续冒犯你,而你必须饶恕我,太好了!

真奇怪,有些基督徒就是这样行的。记得在伦敦的时候,有一次我搬家,是跟两个弟兄搬进一套公寓。我们约好了时间碰面,大概是早上九点钟。我准时到达,从九点钟等到了十点、十一点。房子里有电话,可没有人打来,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两个半小时后,他们来了,笑容可掬:“对不起,我们迟到了。你不介意吧?”

“没关系。”
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一人对另一人说:“你看,我说什么来着?熙和总会饶恕你的。要是你这样待别人,那人一定会怒形于色了。可你看熙和,这么平静,根本不在意,他总会饶恕你的。”

我想:“天哪,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基督徒吗?”他非常了解我,知道我不介意,所以就可以让我等上两个半小时。他知道最终我会说“没关系”,那就等着吧,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来基督徒真是好欺负,你可以永远占他的便宜。身边有好基督徒真不错,你可以得罪他,而他总会饶恕你。

罪是在得罪神
我告诉你,这种想法太愚蠢了,因为足见你还不明白罪的本质。罪是在得罪神。关键不是那人饶不饶恕你,而是神饶不饶恕你。你让我等了两个半小时,我饶不饶恕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神饶不饶恕你。

别以为可以占基督徒的便宜,因为他总会饶恕。当然他会饶恕,但请记住:罪是在得罪神。问题是你得罪了人,又不悔改,神会饶恕你吗?显然你轻看了罪,根本没有诚心悔改。要是你毫不在意得罪弟兄姐妹多少次,则可见你轻看了罪。你觉得他很好,不会介意。

圣经的教导是:我们祷告这句祷文时,其实是在求神饶恕。这句祷文并不是冲人说的,而是冲神说的,为什么呢?因为圣经说,一切罪都是得罪了神,这是罪的本质。得罪人就是违背了神的命令。

所以大卫在诗篇51篇说:“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大卫并没有得罪神,而是得罪了乌利亚,可为什么他说自己惟独得罪了神呢?因为大卫知道,一切罪都是在得罪神,必须向神交待。

我可以饶恕你,但问题是神能饶恕你吗?其实每每饶恕人,我就是在说:“我不审判你,我不配审判你。现在我把这件事交给神,这是你跟神之间的事,不是你我之间的事了。”

所以要记住:每当得罪了弟兄姐妹,不要以为对方说饶恕了你,便完事大吉了。没有完事大吉!

从这段比喻中可见,一旦成为基督徒,那么你与人相处的态度必须彻底改变。否则的话,你如何对待人,神就如何对待你。下一次恼怒、发脾气时,要小心了。别自欺,觉得自己是基督徒,一定会上天堂的。我告诉你,你用什么量器论断人,神就用什么量器论断你。

总括来说,我们如何待人,神就如何待我们。做基督徒不是单单跟神建立关系,与人无涉。恰恰相反,一旦成了基督徒,你跟每个人的关系就都至关重要了。每每待人刻薄、无礼,不饶恕、发脾气,那么你最好跑到施恩宝座前,说:“主啊,求你饶恕我。”否则的话,神就要以同样方式待你了。

不饶恕的受惩罚,配得饶恕的为子嗣
那个不饶恕的仆人最后怎么样了呢?马太福音1834节说,“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这个一度得到饶恕的人,其结局真可怕,被交给掌刑的了。

“掌刑的”是什么意思呢?路加福音16章“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用到了一个相关词,意思是“痛苦的地方”(23节、28节)。那个财主生前不帮助拉撒路,结果时过境迁,现在他到了痛苦的地方。

“痛苦”与“掌刑的”,这两个希腊文属于同一字系。换言之,那个一度被饶恕的人最终下了地狱。一次得救,永远得救?你要是信奉这种教义,那么最好仔细查考一下圣经。神不接纳自高自大、自负自满、不冷不热的基督徒,不要以为这种基督徒可以上天堂。这人最终去了“痛苦的地方”。

弟兄姐妹们,主耶稣的教导一直在警告我们,而且一针见血!要时刻警醒,按照神的呼召而生活。否则就不配受呼召,遭神弃绝,不能做神的儿女。

我们已经查考过了马太福音五章,其中有一句话说:“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太545),即配称为神的儿子。要是不配,那么他根本不认你为儿子。这个教导太重要了,希望我们真的能够铭记于心。

弟兄姐妹们,我们有一个崇高的呼召,而且我们的生活必须配得这个呼召。神非常关心教会的纯洁,非常关心我们的生命素质。神不能容忍那种不即不离、不冷不热、无动于衷、平平庸庸的基督徒。切记:神如何待我们,就在乎我们如何待神以及如何待别人。所以要检讨一下自己的生命,你合格吗?配得饶恕吗?

我们爱神,因为神先爱我们。但务须真正爱神,而爱神就体现于爱别人。约翰说,“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一420)。我们的生命一定要体现出对神的爱,好让教会反映出神的荣耀,这就是我们所受的呼召。

记住这句话,非常重要:“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我们不饶恕人,也就得不到饶恕了。我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神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我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