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夫•金 (Christopher Jing)

20世纪80年代末赴美留学,从事金融投资与危机管理、高科技风险基金和跨国企业战略。近期访问中国和日本,旅途中博文断续,敬请谅解。
正文

序二 熊焰: 战略突围,并购欧美实体企业

(2009-05-14 06:18:44) 下一个



熊焰

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08年访美,正值“感恩节”,有幸在斯坦福大学与克里斯托夫·金交流收购美国实体企业的合作想法以及中国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和整体实力,没想到几个月后,金博士行动之快,大作已经问世。

本书给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开阔了一个新的视野,从中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行动的价值。

美国此次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中国这样的在全球产业链“微笑曲线”中处于底端位置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百年一遇”的出海并购机会。

金融危机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也为中国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制造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的立国之本,而快速提升我国主要制造行业实力的最有效方法,是与欧美国家的行业领先企业进行股权层面的深度合作。欧美公司参股中国企业比比皆是,而中国企业参股欧美大公司却屈指可数;如今这种局面可能发生深刻的改变。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进出口占GDP比重高达67%,但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令人担忧。在产业配置模型的微笑曲线上,中国处于低端的制造加工部位,以低廉的劳动力、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和原材料以及过度透支的环境为代价,生产了全世界大约30%的商品,但是中国仅获得全球同类商品价值20%的收益,实物产出的份额与价值获得的份额严重分离。
  
制造在微笑,中国能一直笑下去,就是幸事。中国制造是宿命,是国家命运所在。

50年后中国还要制造。设想一下,以中国如此大量的劳动人口和产业水平,怎么可能全部从事高端的品牌设计和研发。中国不可能不制造,只是目前这种低端制造持续下去的结局是很可怕的。

中国的人口红利差不多快用完了,10年之后低劳动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再过30年,即使中国想从事低端制造,也将没有优势。那时想待在微笑曲线低端都待不住,哭笑都不行。

为了摆脱困境,多年来中国曾经做过很多尝试。开始时用合资建厂来实现技术转移、品牌引进,结果是外方一旦合资实现赢利就要独资,市场换来了落后的技术,同时丢了自己的市场。

20 年前参股境外实体企业和高端企业,中国没有条件,今天不一样了。首先,中国经过30年高速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现在中国是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其次,中国的一部分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运营管理能力和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解,也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第三,就是以数百万留学生为代表的海外中国人,囤积了“走出去”的人力资源,可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第四,中国的国际形象大大改观,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使得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

目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欧美企业有了迫切的融资需求。
  
参股欧美实体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阶段,是事关国运的一次大跨越,堪比当年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两弹一星”工程,是一个重大的国家工程,需要政治家的远见与企业家的胆识和投资家的经验相结合,发挥中国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资源,参股欧美实体企业的股权,以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水平,使中国的要素资源能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产业链的各个部分。

收购欧美实体企业,将使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又多了一条安全又长久受益的渠道,如果未来10年我国有一万亿美元的外汇进入欧美实体企业,对提升我国的战略实力将产生深远影响。参股欧美实体公司是一个中长期战略性操作,可能需要10~30年,早晚要做,但眼前是最佳时机。

由于欧美市场的金融系统发生瘫痪,股市正处于恐慌性抛售阶段;实体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纷纷陷入危机,股价巨幅下跌,出海入市显现出百年一遇的时点。未来几年是黄金时段,机不可失。

2009年3月14日于中国北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对! 将是双赢,中国赢,米国股民也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