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乐及大自然

让诗词书法, 音乐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实我们的生活 - 伊梅邀请您
个人资料
正文

ZT: 王克斌:唐诗取样分析 ( 链接 )

(2011-10-24 04:57:10) 下一个



ZT: 王克斌:唐诗取样分析  ( 链接 )

发布者 HT 11-10-23 09:38

 

由于职业的习惯,每遇到群体事件,总想分门别类,统计归纳,从中找点规律性的东西。读唐诗300首时,我也动了这个念头, 想把这三百首诗作为全唐诗的抽样,对唐诗甚至唐朝的社会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当然, 这需要有个假设,即横塘退士先生在编汇300首时,取样工作是随机的。显然,这条件未必成立。比如,李、杜诗名很高,他俩的诗篇收的很可能会多些。何况,像李贺这么一位让毛泽东备加欣赏,引用自如鬼异诗人,300首里竟不见一篇他的作品。横塘先生已作古,这里的缘由怕是无从探寻。只好按照诺贝尔没设数学奖的理由作个推论,李贺竖子一定是拐跑了横塘先生的爱女,横塘先生怀恨在心,于是拒绝收录李贺的诗,让他没法成名。按百度的信息,全唐诗共有42863首诗和2529 名诗人。唐诗300 首收集了314首诗(79位作者),占全唐诗的0.73% 取样率不到1%,因而,统计的精度不会太高。作为猜测,均方偏差约在15% 左右。不管怎么说,做点简单的分析,总会有一定的代表性,不无脾益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堆集体创作的瑰丽的珍珠,诗人众多,诗篇丰富。唐诗以风骨俊逸,色彩缤纷著称。诗人们用简洁美妙的词句反映了边塞的征战,赞美了崇高的友谊,含蕴了爱情的怀念,影射了人生的哲理。唐诗是一部五彩斑斓的史诗, 唐诗是一座资料贵重的文库。唐诗可以同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德国古典音乐比美,是中华文化之大成。可是比起红楼梦和金瓶梅来,我们对唐诗还缺乏重视。大概是因为不容易改编成电视剧,卖不了座,没有经济价值。有时我在想,要是能把唐诗谱成京剧曲调,到处宣传演唱,既弘扬了京剧,又传播了唐诗,比那些低俗的咿咿呀呀的靡靡之音以及重庆的红歌要胜强百倍。不知道是否有人已经为唐诗申遗,如果还没有的话,得赶快去办,要不然,韩国人又会抢先一步,弄不好,李、杜还得带一帮精英到国土局去更换护照,集体成了韩籍华人。

 

300首中有生年和卒年的作者共53人,把他们的年龄加到一起,用人数来除,就得到了300首作者的平均年龄,58.96岁,四舍五入后应是59岁。也就是说,唐朝文人的寿命多在59岁左右。由于这些文人可以不必下地劳动,还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至还可能有医疗保险,其生活条件比一般人要高,也就是说,唐朝百姓的平均寿命比59 岁还要少上几年, 甚至十年。年事最高的要数丘为,活了95岁。天宝年间进士,官居太子右庶子,喜欢在山里读书,有隐士风度。其次是贺知章,85岁,浙江萧山人。武后时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后来当了道士。此人性情狂荡,好饮酒,与李白有忘年之交。300首中仅录其一首七绝,广为传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寿命最短的是唐初四杰的王勃,滕王阁序乃其惊世之作,终年27岁。300首中收其一首五律,内有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文革时,毛泽东曾借过来比喻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兄弟情谊。

 

按地区划分,唐诗三百首有出生地的70 位作者分布于13个省份,按人数多少的顺序,河南16人,浙江10人,陕西9人,山西9人,江苏6人,湖北5人,甘肃3人,安徽3人,福建 一人, 广东一人。山西、陕西与河南的作者总数为34人,约占总数的50%。这一权重表明当时这三省接近政治文化的中心长安,教育比较发达,文人数目较多。河南文人数多大概是因为,唐朝曾以洛阳为陪都,到武则天时又叫神都。加之洛阳靠近华夏中心,商农比较发达。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个是偏离长安数千里之远的浙江,缘何会有10 位诗人?湖南与陕西只隔着湖北,居然没有一位诗人入选。解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全唐诗中调出更多的信息,以及湖南和浙江两省在唐朝时经济文化的具体状况。看来,浙江不光有炒房团,还涌现过一批诗人。书底如此厚实的省份,居然也染上了铜臭。

 

按出生年份来划分作者,从公元650年到950年分成6组,每组跨越50年。我们有:

650-700 16人;

700-750 17人;

750-80011人;

800-85011 人;

850-9001 人;

900-950 1 人。

取样55人,生于650-760 年间的诗人有33人,占总数的58%;生于750-850 年间的诗人有22人,占总数的39%。唐朝出现于公元618907年,亦即,唐朝诗人的高峰在唐初稍后的几十年里,到了中期,人数开始减少,到了后期,已经人数低微。实际上,由于诗人一般得到20岁左右才会成名,故而,如果用出生年来反映社会现象,还得往后延迟20年左右。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慢慢积累。大唐贞观之治始于627年, 终于649年。唐天子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休养生息,恢复教育科举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稳定和谐的局面。也就是说,唐诗的丰盛时期是贞观之治的结果。李世民播下的种子,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时候,才开花绽放。唐诗的丰盛也表明在武则天执政期间,经济文化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百姓的生活还说得过去,至少能养得起一群每天吟诗作乐无所事事的文人墨客,至少,当局能容忍这些文人以诗言志,尽兴发挥。唐朝的开元盛世起于712年,终于742年,早期的唐玄宗保持发扬了贞观之治的成就,唐诗和诗人的数目继续保持在顶峰上。自天宝后,安禄山叛乱,连吐蕃都打到了长安,唐朝由盛世转为衰落,诗人的数目减少了30%。到了晚唐,局势更加不妙,诗坛暗淡,人数锐减。

 

300首作者的身份来分来,获得进士第的有45 人,占58% 大大小小当过官的, 除了第一把手李隆基同志,总共61人,占77% 在这61人里,当过宰相的4人,尚书2人,刺史8人。这些数据表明,当时文人的出路只有做官一条,大部分诗人都有做官 的经历, 但是以小官、闲职居多。当官的人数超过了进士的人数,表明进士不能满足官府对人才的需求。 唐朝想当干部很难,中了进士以后还得通过吏部的分科考试才能入选致仕。像韩愈这么有学问的大儒到吏部考了三次都没能通过,只能走写信托人的门路去求职。不像现在,给书记买几棵白菜,搬过几次煤气罐就能在政协混个铁差事。当时的学校只有文科,不重视理工,故学生毕业后出路狭隘, 当不上官, 或者丢了官的,要么像李白放浪洒脱,以酒为乐; 要么归隐深山,远避红尘; 要么落魄潦倒,苟且度日。

 

300首中的作品收录最多的是人是杜甫,共39首,以七言律诗最多。诗圣的七律工整对仗,留下许多名句,诸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脍炙人口,环环紧扣。 李白的诗收了35首,以古诗、乐府居多。李白律诗较少,大概与他豪放不羁的性情有关,他更善于长短交错游刃有余的乐府,比如蜀道难。其次是王维和李商隐, 各有24首被选。王长于五律,李善于七律。有37位诗人,将近50%,只有一首被收录。流传较广又有特色的如贺知章的七绝,回乡偶书。王翰的七绝,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光凭这首诗就应当追认他为中共党员。王翰大小也算个省委书记了,浑身闪着浩气, 哪像当代的领导干部,‘醉卧情场君莫笑,古来贪官几人回’,遭人唾弃。浙江籍金昌绪的五绝‘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0个字讲了一个情深意长而又活泼浪漫的小故事,表达了年轻少妇对远在边塞服徭役的丈夫的切切思念。如果用京剧的西皮南梆子曲调把它唱出来,多好,词高曲美,一定令人回肠荡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山西永济人王之涣,只有两首诗被收录,他家在黄河的北岸,它的两首诗也都是写的黄河,被称为黄河诗人。诸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都是妇孺皆知的绝世佳句。

 

由于资料和人手的限制,以上的分析颇为粗浅,只能作为尝试。建议国家出资,雇上几位中文系和计算机系的毕业生,为全唐诗建立一个数据库(Data Base)。 有兴趣的可以按照时间或地区把作者或诗篇征调出来,分析研究,开展统计工作。把诗人,诗的内容、格式和风采按照时间和地区的函数展开,或许能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概况获得一般性的了解, 也许会有一定的历史或社会意义。


(来源: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3040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