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乐及大自然

让诗词书法, 音乐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实我们的生活 - 伊梅邀请您
个人资料
正文

李煜的绝命千古绝唱和另两首“愁”唱

(2009-07-25 18:35:54) 下一个

                                                             



李煜的绝命千古绝唱和另两首“愁”唱


大家一定都爱看“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影片,最后的悲惨结局和那首歌“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真是让人愁肠满肚,久久不能平静。而这千古绝唱的作者是李后主, 李煜,他 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据说也是他的绝命词。我把他的另两首“愁”唱也附此,这些词都是最好的写“愁” 和“悔”的典范,还附上从网上收集来的几篇很好的赏析段落。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注:标点符号有多种的版本,不知哪个是忠实原版?


深刻的解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 “ 七夕 ” ),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 …… 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月明中。 ”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 —— 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 “ 又 ” 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尽管 “ 故国不堪回首 ” ,可又不能不 “ 回首 ”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 “ 回首 ”“ 故国 ” 的 ——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 朱颜 ” 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 “ 愁 ” ,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 “ 水 ” 作答。
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 “ 血泪之歌 ” , “ 一字一珠 ” 。

(来源: http://wenwen.soso.com/z/q38957247.htm?w=%C0%EE%EC%CF%A1%B6%D3%DD%C3%C0%C8%CB%A1%B7&spi=1&sr=2&w8=%E6%9D%8E%E7%85%9C%E3%80%8A%E8%99%9E%E7%BE%8E%E4%BA%BA%E3%80%8B&qf=10&rn=84&qs=4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上阙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的思索。 " 何时了 " 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春花秋月无尽而人生有尽,这不仅是令李煜感到悲哀的,也是人类之大悲哀。

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 " 不堪回首 " 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 " 月明中 " 既是呼应起句 " 春花秋月 " 之 " 月 " ,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

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此句不仅新颖警辟,而且既贴切又富有力度,遂为名句。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 来源: http://wenwen.soso.com/z/q109902484.htm?w=%C0%EE%EC%CF%A1%B6%D3%DD%C3%C0%C8%CB%A1%B7&spi=1&sr=4&w8=%E6%9D%8E%E7%85%9C%E3%80%8A%E8%99%9E%E7%BE%8E%E4%BA%BA%E3%80%8B&qf=10&rn=84&qs=4)

当李煜满心哀愁的写下这首词时,他已经在北宋国都汴梁呆了许多年了。此时,他那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 ” (李煜《破阵子》)的南唐国土,也早已经成了赵宋的州郡,自己又是寄人篱下的俘虏。虽然开始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迫害,但那种被囚多年的糜糜心态,总会让他感到结局的悲惨。更何况他是李煜,是在投降之前抵抗宋军、打算城破之后焚城自毁的李煜,而不是那个比他早四年亡国、当时也在汴梁城里苟且偷生的南汉国主刘鋹;也正因为他是李煜,在国灭家亡之后即使做了长期被软禁的政治俘虏,也没有对新朝奴颜卑膝,唱过一句赞词,而是更多的对曾经故国的声声叹惋,乃至后来一定程度的醒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 来源: http://wenwen.soso.com/z/q123810054.htm?w=%C0%EE%EC%CF%A1%B6%D3%DD%C3%C0%C8%CB%A1%B7&spi=1&sr=7&w8=%E6%9D%8E%E7%85%9C%E3%80%8A%E8%99%9E%E7%BE%8E%E4%BA%BA%E3%80%8B&qf=10&rn=84&qs=4) 

李煜: (937 - 978) ,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 901 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 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 来源: http://wenwen.soso.com/z/q50873931.htm?rq=12460463&ri=1&uid=0&ch=w.xg.llyjj)


《相 见 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③。


[ 作者简介 ] 李煜( 937-978 ),字重光,是南唐最末一个皇帝,史称李后主。 975 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 “ 违命侯 ” ,过着 “ 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 ” 的日月。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一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领受了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中,这使他的词 “ 深衷浅貌,短语长情 ” ,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

[ 注释 ] ①相见欢:词牌名。又名《乌夜啼》 ②深院锁清秋:深院被清凉的秋色所笼罩。 “ 锁 ” 字暗含着主人公在囚禁生活中的感受,孤独而又凄凉。 ③别是一般滋味:有的版本写作 “ 别是一番滋味 ” 。另有一种滋味。

[ 译文 ]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 讲析 ]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 “ 无言独上西楼 ” ,摄尽凄惋之神。 “ 无言 ” 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 “ 无言 ” 、 “ 独上 ” 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 “ 独自莫凭栏 ” 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 “ 险 ” ,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 月如钩 ” ,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 “ 三千里地山河 ” (《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这里, “ 寂寞 ” 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 “ 剪不断 ” 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造诣的还是结句: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 “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 ;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 “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 。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 来源: http://wenwen.soso.com/z/q1200160.htm?w=%C0%EE%EC%CF%B5%C4%B4%CA&spi=1&sr=1&w8=%E6%9D%8E%E7%85%9C%E7%9A%84%E8%AF%8D&qf=10&rn=71&qs=4)

【 词意浅述】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赏析】
此阙相见欢应是后主被掳之后所写,以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其是在萧瑟的秋夜。作者开头一句,开门见山的将愁绪直接表达於无言独上楼的情绪中,手法上与诗雷同,第二句勾出月,以月如勾的意象,企图传述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紧紧的扣住西楼独处的人,月如勾,人独悴;织就一幅好不凄凉的景色。


第三句 以寂寞描述所处的情境,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是寂寞锁住了秋,亦或是清秋锁住了寂寞,只因作者的情绪眼中所见皆是寂寞。而在句法上简单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将寂寞与清秋紧密的扣在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萧瑟与作者的孤独无言。
 
剪不断,理还乱,这样的情绪想要抛开不理,却是怎样也无法割舍,想要好好的梳理,却又更加的杂乱失序,於手法上作者利用了对峙的情绪,表达心中的冲突起伏,在词的架构上激起了波朝,也让整个情绪高张。让读者随之心情起舞。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恼人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作弄著人,如今却更有不同的觉受在心里头酝酿著。作者在最后调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轻轻道出一切只因为离愁而起,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却隐藏著作者极深的哀痛,在无可奈何的环境中,在离愁的煎熬下,痛极而无泪的感觉,后主只潇洒豁达的说出,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在心里头 。

(来源: http://wenwen.soso.com/z/q129619231.htm?w=%CE%DE%D1%D4%B6%C0%C9%CF%CE%F7%C2%A5%A3%AC&spi=1&sr=3&w8=%E6%97%A0%E8%A8%80%E7%8B%AC%E4%B8%8A%E8%A5%BF%E6%A5%BC%EF%BC%8C&qf=10&rn=57&qs=4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这是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词写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特别是这 “ 春意阑珊 ” ,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更何况又是在 “ 五更寒 ” 的这样一个时刻!

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故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这 “ 感 ” ,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这样的奇寒,又是通过 “ 罗衾不耐 ” 来表现的。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借外物以抒写王观感受的艺术手法。岑参写八月胡地的奇寒云: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 —— 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句,就具有如此之妙。它与下面两句,一写梦后,一写梦中,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写梦后的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既是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是如此痛苦悲凉,那么,还不如长梦不醒了。因为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 “ 客 ”—— 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这种以梦后之苦去与梦中之乐相映衬,从而更见梦后之苦的可憎与梦中之乐的可爱的写法,确实是很高明的。可惜,梦中之乐是虚幻的,梦后之苦是实在的、残酷的,并且,不管主观上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终究不过是 “ 一响 ” 而已。这样写进一步突出了国亡被俘后处境的可悲可怜。

(来源: http://wenwen.soso.com/z/q62307375.htm?w=%C1%B1%CD%E2%D3%EA%E4%FD%E4%FD%A3%AC%B4%BA%D2%E2%C0%BB%C9%BA&spi=1&sr=1&w8=%E5%B8%98%E5%A4%96%E9%9B%A8%E6%BD%BA%E6%BD%BA%EF%BC%8C%E6%98%A5%E6%84%8F%E9%98%91%E7%8F%8A&qf=10&rn=360&qs=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晓荷起舞 回复 悄悄话 婉约凄凉
yimei1926 回复 悄悄话 很高兴你也喜欢,谢来访!
williamzou 回复 悄悄话 我也很喜欢这两首词。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