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神曲《忐忑》,学习了~~

(2011-02-20 18:56:59) 下一个

 


懒在家里的星期天下午。。。


先是,见识了红遍神州大地的百人合唱版神曲《忐忑》。妈妈咪呀,太给力了,真切合当今国内的精神状态啊。开眼之余,老实讲,我有点说不明的心慌慌。Maybe that's exactly the point ... 忐忑。


再是,看了采访作曲者演唱者的视频。一遍看完,就把老公拽过来观摩学习。。。瞧瞧人家那中文,听说还在家做饭(而且还是做饭平均水平较低的德国人),他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老公一边看,我一边就想好了:他水平差,不全怪他,我没要求是主要因素。咱不能就这么自暴自弃了。虎妈的劲头咱不舍得用在儿子身上,得拿老公开刀。 


最好,看了一篇文字(转贴如下),心平了好多。敬佩啊,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样的吧。难怪老锣自己说 “这种事情是很自然的。”


 












 


(ZT) 挖掘龚琳娜神曲忐忑背后,德国老锣对国学的传承



2011-01-13 11:08:05 来自: 博识(独立思考,诚心德道。)


龚琳娜神曲忐忑红遍华人圈,借助湖南卫视和互联网等媒体持续高温不下。大家称之为神曲,或觉神秘,或绝欣喜,或不明其为何触动内心。但那种震撼感、喜悦感油然而生。探索其背后,发现其作曲老锣是德国人,而神曲忐忑正是他在对传统音乐理解后的一种现代诠释。 

老锣出生于慕尼黑,先在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93年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古琴。从93年至今,一直从事中国古典音乐的学习和研究,并组建过以古典乐器为主的乐队。出版发行过中国民乐的专辑。老锣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的兴趣,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专业人士称其为新民乐,而老锣正应了那句老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老锣的新民乐,既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古典音乐的传统,同时又符合现代人对音乐的欣赏需求。加上龚琳娜的深厚演唱功底,神曲忐忑的大红大紫,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实忐忑流行的背后,我更多看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悄然崛起。忐忑主要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运用戏曲锣鼓经作为唱词,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在极其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无论是从乐器和唱腔,都较多的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在2011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上,龚琳娜老师更是以有民族特色的装束出场,再度引起了神曲忐忑在全国的高关注度。 

不仅神曲忐忑的乐器和唱法均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作曲者老锣本身就受到传统文化的长时间熏陶。作者老锣自从1993年来到中国学习古琴以来,同时也学习了诸多中国乐器,以及中国的音乐思维。在一次采访中,老锣谈到五声音阶,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五音”——宫、商、角、徵、羽,相当与现代简谱中的1 2 3 5 6。老锣还组建过一只乐队,名为五行乐队。出版过专辑《五行》。其实5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易经以及传统思维逻辑中最最重要的思想和分析法的精髓。龚琳娜在一次采访中也提到,想学好忐忑,要充分把握中国传统的五音调式。我个人认为,其实五音调式相对所谓七度来说,可能更佳靠近本真。 

其实真正的高手,无论是音乐、或是医生,亦或是科学家,都是能够做到最佳的天人合一的。一个好的歌唱家,其实是在用他的生命在歌唱,是在表达宇宙最本真的信息。而一个好的作曲家、指挥家也是这样。正如那句话,每个人其实都是个宇宙。梁冬先生的国学堂节目中曾经有过一位物理学家,说他跟一位德国指挥家谈论问题的时候,发现那个指挥家的思维和他基本上一样,都认为宇宙是很多波的,都所有波一起协同跳动的最合适的时候,即是美妙的音乐。而从物理学角度研究人体,同样是这样,一个活人是有很多波的,当而所有波和谐的跳动的时候,那就像是一场美丽的音乐会。这就是为什么好的音乐可以有助于健康、极端的电磁波可以导致恶疾的原因,波本就是一种能量,能量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龚琳娜和老锣夫妇的神曲忐忑,至少是对中国国学的一种相对深层次的表达。 

中华上古的先人,对宇宙和生命看的很透彻。所谓的科学,也或许是一个大体系中的局部而已,就像是人体的一个细胞,宇宙中的某个星球。许多人在宇宙中也不过如此,犹如井地之蛙,认为窥见了全部的世界。龚琳娜神曲忐忑之所以神,并不在于其夸张的艺术表现,而在于其深厚的的内涵,以及老锣与龚琳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的把握,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爱。所以,他们能奏响颤动世界心灵的音乐。 

客观的学习并研究中华祖先的哲学,重新发现中华文化太美。梁冬先生在努力学习并传承,龚琳娜和老锣在努力学习和传承。我隗功博能力微薄,年纪尚轻、资历尚浅,但我愿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微不足道的力量…… 

原文地址: 
http://www.chinesezy.com/html/12/n-212.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