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世因缘修心

从吴明子到明子是一个旋转,以后的明子心路从这里开始。
个人资料
明紫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看图说话 潜水摄坛受益匪浅

(2014-03-17 09:42:57) 下一个

        一直在摄影坛上做潜水员,喜爱他们的摄影作品,常常被感动地泪盈盈的。我完全不懂摄影,完全不懂艺术,说不出那些造诣呀,光圈呀,快门呀啥啥的,只是这些作品撒发出的强烈的冲击力,深深的感染力和温馨的亲和力常会围绕着我。喜欢他们的作品,其实是喜欢那种感受,欣赏那些作品,其实是欣赏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摄影的热爱。

      真不知该怎样把我的感受写下来,举例吧:

      p1,来自废墟,一个遭人白眼,一个令人不肖的场所的一面破陋不堪的断墙,咋的就这样叫我心跳,叫我震撼呢?

      p2,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让人熟悉到可以忽略的楼梯,忽的跑出了韵味!漩涡般的曲线分明在继续,在延伸,在指向深处···

      p3,大自然的大手笔在一个瞬间显示

 

p1 断墙 作者akiller

p2 楼梯 作者:ivanhuang

p3 冰与水 作者:xialibaren


        看了很多杰作以后,我发现被感动被震撼的因素之一,这些作品的角度是独特的,是立体的,是多层次的,而我拍的照片是平面的,单一的。 看看下面的例子,p4.海边的一个早晨,一片云彩从远处直直的伸过来,当时在我的眼里,除了蓝天白云一定还有山坡青树,还有空气、行人、鸟叫,我举手一拍就成p4,也挺美的,仅仅俺自个儿觉得美,因为我看到的p4,还是连着其它一起所显的,别人眼里的就不一定了,p4 没有表现出来么。p5 是在一个停车场,也是手机拍的,完了以后,我一看,哇,有点扑面而来的感受呢。

p4

p5



       好奇怪哦!面对同一个景,不同的作者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好摄影师手下的作品就能有感召力,为啥?他们具有慧眼,能看到景物的多面性,他们能寻找,寻找到他们想表现的特性,他们有创造力,在与所摄对象的互动中,给予了对方强烈的生命力!

 

        p1,竖立在空中的断墙是紧连着过去将来和现在,四周的山,房,空气都在说话,作者把它的桑田沧海如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似乎微不足道却又震撼心灵;

 

        p2 的楼梯不是孤独的,作者让柔情的曲线凸显在画面,梯子活了起来,它飘逸它延展,我们可以在画面外猜想是什么样的人物上下,也可以自己轻舞其间,享受上下左右美景的相伴;

 

       p3,冰与水的共舞,一静一动,一刚一柔,一前一后,天地间时空中的生生不息千变万化在那个瞬间娓娓道来、细细展开!

 

         这是那个传说中的当下吗?是那个传说中的“境由心生”吗?摄影师也许会告诉我们“境由心生,而景物本身的的确确是带着那些美,带着那些柔,带着那些沧桑的!”是啊,一切都是自自然然地在那里的,只是优秀的摄影师能觉察到,能发现到,能呈现出来。 

 

       咳,我即不懂摄影,又不懂艺术,根本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也一点不干摄影的事,俺老太太有个傻瓜照相机,即便有好一点的照相机,估计现在将来也只有操作傻瓜的能力。然,在我被摄坛好多作品震惊了许久后,突然感到,被摄影的景物本身就带有各种品质,生活种种不也如此吗?

 

      天地间的事物都连着无限,所有在我们眼里的种种都有好多好多的可能性,只是我们缺乏慧眼,缺乏能力看到全面,我们常常愿意把自己锁定在某一个观念里,用自己的某一观念来解释那些人、事,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局限在很有限的框框里,当愿意容纳的越少,被拒绝的就越多,生活也就越拘谨。

 

     如果,看到 p1 就说废墟,就认为丑陋,然后就以为只有“排除”一个出路,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展现 p1 那样的沧桑美;如果,看到楼梯,只认定为楼上楼下的通道,我们就很难感受到它的飘逸,它的优雅;如果,生活里只能有水,那就会摒弃冰的存在,生活就只在一半里发生,而生命是全方位的···

 

     想想那些让我们气急败坏的事,没准它并没有那么糟糕;想想那些让我们咬牙切齿的人,没准他们并没有那么十恶不赦;那些与我们期望相悖、相左的人、事没准正在另一面给我们显现美好···

 

     “放下”是我们常说起的字眼,放下什么呢?放下我们固定的观念,放下我们习惯的角度,放下我们自定的准则,开阔胸襟,开阔眼光多方位的面对生活种种,迎接生活种种,容纳生活种种,生活会更自在,更自由,更通畅,而生命的各个方位也得到舒展,我们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作品,我们本身又是自己的作品,该如何去展现,如何去享受就看我们自己的了····

 

————————————

刚刚想告一段落,上摄影坛一看,哎哟,ivanhuang 又新作一楼梯,也纳入吧:


     这个旋转呀,把无中生有,有归于无的动感在静物中凸显了出来,楼梯扶手的刚硬材质被无形的空托着,围着,似乎哪儿哪儿都在变化着,转动着···

      把那个禁锢自己的枷锁打破,“我”可以在楼梯的任一点上下自由,“我”可以化为楼梯的任一点观望人们的流动,“我”也可以化为 无 拥抱着楼梯,与这里的一切一起肆意舞动···


相关博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1959/201311/24341.html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1959/201306/8003.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明紫 回复 悄悄话 摄坛的作品都那么好,举不胜举。杰班等这次的非洲行让我们这些潜水员跟着魂牵梦绕,常常电话来电话去,微信来微信去地交流,好像我们自己的朋友一起去玩了似的。谢谢摄坛英豪,祝摄坛越办越好!

再谢谢 akiller,ivanhuang,和xialibaren,允许明紫用他们的作品,在这里借题发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