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外学子回国的八大理由(1) zt

(2009-03-04 07:18:53) 下一个
海外学子回国的八大理由(1)



  理由之一是家国情结。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中爱国爱家的情怀一直是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最为推崇的美德之一。不论是“月是故乡明”的诗人雅唱,还是“衣锦还乡”的俗语,都不约而同地反映了中国人浓厚的家国情结。对于绝大多数游学异国他乡的中国海外留学人员来说,因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他们比在国内时更加爱国。这种感受几乎是所有
有过留学经历的人的共同感受。

  搜狐网曾报道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李一说:“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其中两三年下来,回看自己记录的内容,怎么突然变成了流水帐。一个刚刚进入中年的人,如果能预料到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生活形式,已经开始重复每天的作息内容,连生命尽头都可以看到的话,难道不是一种悲哀?我相信,一个充满追求和靠实力做事的人,无论在世界各地,都会是强者,尽管美国的事业给我成就,然而,回到故土,给我的是一份强烈的参与感!”

  当初与田溯宁、丁健一起创建亚信的刘亚东说:“当初回国,就是想找回那份亲切的感觉,在美国无论生活多少年,总觉得自己与周围无搭。然而,一回来,所有人与你的对话,即使听著门口大妈的故事,出租司机的闲聊,都觉得与己有关,那种千丝万缕的融入真实感,唯有踏上故土才会具有。”

  为在北京重逢一位研究员,他90年代初回国,走进中国边远地区服务。“举家返回的重要因素,就是想回家,从没有想过回来值得与否,对与错,回来就回来了。十年过去了,大家说你回来对了,我也说对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觉得中国充满朝气,有做不完的事情等著你来应付,与祖国同步,我感到有希望。”为与许多所谓海归成功人士的交谈,没有人谈到自己享受的待遇和条件,而是畅谈发自内心的使命感,认同感以及对今天和未来的憧憬,仿佛他们在用心追赶一个变化中的时代,用手抓住转瞬即逝的命运。

  不少留学生包括定居在海外的人士都曾经这样说过:无论你事业多么成功,但你总感觉到你自己是一个外人,与当地的主流社会格格不入;这不仅仅是因为肤色,更是因为从潜意识中的文化基因到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美国人不知道金庸,很多中国人也不会对橄榄球感兴趣。在中国,如果你问:“栾平是谁?”外国人一定不知所云,而大部分从样板戏时代过来的中国人都会会心一笑,很自然地联想起《智取威虎山》里那个小炉匠和他结结巴巴的丑态。可是美国文化里“小炉匠”一类的人物,我们也肯定不知道,即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美国口音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可是对电梯里的笑话还是一脸茫然。正是这种文化层面的深层尴尬,让海外学子在国外总有一种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感觉,虽然很多人工作在跨国公司、住在富人区、孩子就读于名牌学校。

  1987年自费到日本、1993年来到硅谷的马劲,十余年的奋斗使他从高级技术人员成为世界五百强ROHM公司的美国副总裁。但是,“成为高管、从事人事管理后,那种文化的差异将会令你非常痛苦,你是在电梯间开不出玩笑的黄种人,你只有指望你的下一代才能融进主流社会”,正是有感于此,他决定回国创业。2001年7月15日,他回到上海创办思略微电子公司。马劲说:“我看到了我在硅谷的职业瓶颈,只有在硅谷工作十多年的人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事业在中国。我想我们到了这样的时刻了。”

  俞孔坚,曾任哈佛大学教授,回国后受聘北大教授,北京大学专门为他的城市景观设计创办了研究中心,他自己在中关村创业园创立了“土人景观”设计公司。已进入不惑之年的俞孔坚讲述了一个“一包乡土”的故事:1995年,当他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研究生毕业、拿到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的时候,母亲从家乡村前的风水林里,取来一勺泥土,精心用红纸包好,亲自交到儿子手里,告诉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带上故乡的泥土。

  于是,俞孔坚多年来身边一直带着这包“乡土”——在北京,在美国,到欧洲考察时也带着它,他从此称自己为“土人”。1997年,“土人”回国了,依然带着这包乡土,带着母亲的期望,带着一流的科研技术,回国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事业。

  “故乡情结”不仅是促成他回国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城市设计理念的灵感和源泉。俞孔坚的城市规划、区域景观、居住舍区、旅游风景力求充分体现“天地——人——神”的和谐,把握自然、历史、文化和人类的和谐,创建现代化的生态城市、生态景观。

  回到中国的俞孔坚感到如鱼得水,他说,没有一个外国人会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他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他能够将先进的设计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结合起来,让作品更加人性化、自然化。俞孔坚这样定义“土人”的理念:土人即乡土人、土人即民族。他将艾青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什么眼中包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