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表姨是我妈妈的表姐,是我外婆的姐姐,我大姨婆的女儿。
她今年96岁,过了年应当97岁了。
她走了,因为患了新冠。
表姨住在上海,小时候在上海的时候,经常去她家,她家住在方浜中路,就是城隍庙边上。用现在的话说,多么好的地段。
印象中,那个上下两层还带着阁楼的房子里,住了好多人,有大姨婆、有上海阿婆,还有他们的孩子们。
我弟弟在这里住的时间比较长。因为妈妈亲戚这边儿子少,我不记得有男孩儿,所以,我弟弟当时非常受宠,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大家为了他能吃一口饭要追着他满楼里跑:)
孩子从小不能惯着,让上海这么多的阿婆给惯的,弟弟小时候又小又瘦,一直不肯好好吃饭。我妈妈接她回家的时候,那么多上海亲戚去火车站送他,舍不得他是真的。
我弟弟当然也舍不得这么多曾经那么惯着他的亲人,一边哭着不肯走,一边要从车窗里爬出去。
他从小不好好吃饭,后来也是,还是我爸爸狠心,不好好吃饭就别吃饭,管了一段时间,我弟弟好了。后来长成了一米八十的大个儿,吃得比谁都多。隔段时间自己就控制饮食减减肥什么的。
记得87年前后吧,我回过一次上海,住在表姨家几天,跟大姨婆一起住在阁楼上。哇,上海的阁楼的楼梯真的是留给我太深的印象了,一个楼梯的台阶是一蹬压着一蹬的,非常陡,我都很害怕,但大姨婆那时候那么大的年纪,自己还端着尿盆居然嗖嗖就上去了。
夏天的时候,阁楼里非常热,一早听见楼下喊着卖菜的声音,倒马桶的喊声,再就是唰唰的刷马桶的声音。那时候听着很平常,现在想来挺亲切的,那才是当时上海很多老百姓的最真实的日子。
表姨夫第二天带我在街上走走,看见人就说这是谁谁的女儿,大家都说,哇,这个长得太像她妈妈了!其实我哪儿有我妈长得漂亮。
有好几个人就问我,那个小XX(我弟弟)呢?,现在怎么样了?我说在科技大学读大学呢。他们都没有说什么。回到家,我跟爸爸妈妈学,爸爸说,嗯,人家以为他被抓起来了呢:)
可想,我弟弟小时候在上海那淘气的,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弟弟留学美国后第一次回国,小舅舅带着他去了方浜中路,小舅舅从小很喜欢我弟弟,对他要求也挺严的,只有小舅舅能管他,别人的话从来不听,虽然也有小反抗。有一次,他不肯好好写字,小舅舅说他,他就拿圆珠笔把字写到小舅妈的床单上,但特别害怕我小舅舅把他关到厕所里:)
小舅舅带着弟弟在亲戚家周围走走,骄傲地介绍着弟弟,在美国哪个大学毕业,现在在哪个公司上班,一年赚几十万(人民币),那时候这点钱在国内还是大钱的。
大家终于见到了一个有出息的小XX。
都说淘气的孩子是聪明的,长大了会有出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他实在太淘气了。
上海的亲戚跟我妈妈说,最怕我妈妈回来,她们看着我弟弟好可怜,看见我妈就像老鼠见了猫,可是我妈只要不在,我弟弟就她们谁也管不了了。
惯孩子好像是老人们的习惯。
记得当时阿婆们的家里有一个没有出嫁的大姑娘,她对我弟弟特别好,不管弟弟怎么淘气她都喜欢他。
现在,这些阿婆们都不在了,包括我外婆,大姨婆、小姨婆。现在表姨也走了,而她们的儿女们也都步入了老年。再下一代的,我们是不熟悉了... ...
表姨是大姨婆的女儿,大姨婆一直跟着她的,我那年去上海,看见表姨对大姨婆真的特别好,每次做饭做好几种菜,每样都不多。
东北人常常吃饭都是大碗、大盘子的,跟上海人完全不一样。
记得我婆婆在的时候总说,她去过上海亲家家串门,他们家的菜就做一点点一点点的,还把米饭泡点水当粥... ...
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有多大,这一看就明白了。
老人要想长寿,真得有人伺候才行。
大姨婆活过了99岁,表姨功不可没。
小姨婆一直生活在香港,年老后回上海买了一个房子,每年她都会回上海住上一段时间,她在上海的时候,会把我外婆,大姨婆都接到她那儿去住住,我也去过她买的房子,挺大的,当时上海的房子很便宜,虽然对我们来说是天价,那个房子好像只花了几万美金。
小姨婆是一个非常好的妹妹,给两个姐姐安排的都很好,表姨照顾大姨婆多,她最后把这个房子留给了表姨,外婆的晚年要跟我大舅舅住在一起,小姨婆就给大舅舅在上海买了一个房子。
她给我外婆、外公,大姨婆、大姨公,还有她自己和姨公,都买好了墓地,也给表姨和姨公买了墓地。
她们都在一个墓园里,离得很近的。
出国后我第一次回国,小舅舅、小舅妈带我去墓地看望外婆,也看望了小姨婆她们。那个心情现在想起来还那么的真切。
外婆在上海的时候其实照顾她最多的是小舅舅和小舅妈。
我外婆在我们家和小舅舅家的时候特别多,我大舅舅的两个女儿从小也是外婆带的,老二还跟着外婆在我们家住了很久呢。
我外公60多岁的时候患了癌症,那时候大舅舅因为在医院工作很方便,就让外公去他家看病,手术后,外公在他家住着,外婆跟大舅妈闹意见,后来外公就要求回老家去了。
其实我一直感觉外婆很想她的大儿子,虽然她在我小舅舅和我家生活得非常好,在我家的时候,我大舅舅来看过她,但在上海就没那么方便了,因为大舅舅家也住在东北。
因为大舅舅对外婆关心很少,尤其大舅妈的性格,让我妈妈对大舅舅一家很有意见。最后小姨婆让外婆说希望年老跟谁住,外婆选了大舅舅,大舅舅把外婆带到了东北,其实外婆不习惯东北的饮食,外婆活过了89,那时候大舅舅身体也不好了,最后把外婆送进了养老院。
那个年代把老人送进养老院的很少。
那时候我们一家都已经在美国了,每次家里人在一起都会提起外婆,提起外婆就会想到她的晚年。
我劝妈妈,外婆跟我们在一起很多很多年,跟我们感情很深,如果我们没有在美国,当然外婆会跟我们一直在一起,但现实是,我们没有条件照顾外婆的晚年。外婆晚年喜欢跟大儿子在一起,这也是她的选择,大舅舅也说过的,如果不把外婆送到养老院,他就会走到外婆前边了,因为外婆最后的一年脑子有点不清楚了,总是闹人。
这么多年了,我妈妈始终不能释怀这件事。其实,这是要儿媳妇对婆婆好,对多数家庭来说,这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也没有什么希望,尤其住在一起就更难了。
我的想法很简单,当我们能做的时候做好了,做到了,就可以了,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能要求别人什么。那样只能自寻烦恼,还伤和气,没有必要。
其实,很多孝顺的儿女经常会把父母当成私有财产,没有想,他们还属于其他兄弟姐妹,更不去想,他们还属于他们自己,父母有权利选择自己跟谁在一起。
记得有一次跟闺蜜们聊天,大家都说自己家的老人,怎么老了就都跟小孩儿一样了呢,说,自己老了可别那样。我就说,如果你不那样说明你没活到那岁数,人都是一样一样的。
现在条件好了,国内很多老人也都在养老院过着晚年。
昨天我也在想,如果我表姨在养老院也许能躲过这一劫?因为很多养老院的老人并没有群体感染,尤其上海条件好一点的养老院。
当然,表姨家的条件有限,她的女儿们也没有很多钱。除非把这个房子卖了,但国内的老人最舍不得的就是卖房子... ...
上海没放开之前表姨一直好好的,四个女儿轮流照顾她,陪她,家里也雇了住家保姆,还算平安无事。
放开后,表姨的女儿和她们的家人相继中招,这就不能来照顾表姨了,家里剩下了保姆和表姨,保姆频繁外出,把病毒带回来了,自己得了病,也传染给了表姨。表姨变阳以后也没有人带她去医院,说实话,那时候去医院也无济于事。
96岁的老人,本来就各脏器都不那么好了,别说折腾了,就是治疗都承受不起了。一片药,一点液体对她的脏器来说都可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在家里也是一样,就是等着哪天走的问题吧。
元旦妈妈给表姨打电话,保姆接的,妈妈要跟表姨说话,她不说,保姆说这两天就是不说话,结果第二天表姨就不行了,保姆给她女儿们打电话,女儿们来了叫了120,人家进来一看就说已经不行了,然后人家就走了。
她们自己联系了殡仪馆,据说要很久很久很久才能去领表姨的骨灰。
表姨走了,默默地。
估计她当时就是沉默低血氧症,这次很多老人都是这样默默地走掉的。
家里估计也没有准备血氧仪,就是有又能怎样呢?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赞成严防严控的,还因此很多网友对我有意见。
因为我知道,只要放开,今天的局面就会出现。至于大家希望的那种做好了各种准备,逐步放开的理想状态,都不是我们说了算的。难道不是吗?
表姨走了,她一生勤劳、勤奋,任劳任怨,对每一个人都很好,脾气好,性格好,养育了四个女儿,女儿们也都很孝顺。
最后的日子里,她每撑一天,就让孩子们还有一个家,还有妈妈在。但在放开防控的日子里,她没有躲过变阳也没有迎来转阴。
表姨的晚年,为我国经济不要崩溃,为年轻人们能早日走出家门别憋坏了,为了那些靠打工生活的千千万万的,要养活着家里老人和孩子的中年人和年轻人,奉献出了最后一点力气。
哪儿止是我表姨啊,这次放开后,还有接下来的日子里,那些为此提前离开和将要提前离开我们的老人们,都是抗疫英雄!
历史会记住他们的,他们是疫情的受害者,也是我们一代代后人的铺路石。
疫情还在,防护要靠自己。
希望我们还活着的人们,要好好珍惜生命,珍爱健康,好好照顾好身边的亲人,还有我们自己。
表姨,你走在这个时候,路上不会寂寞。
表姨,一路走好!
是啊,过去人们走动很多,现在不行了。
恭祝晓青和家人兔年大吉大利、幸福安康!
雪景照片拍得太漂亮了,纯净透亮。
可以的,链接吧。
有一个类比是泰坦尼克号,当船漏水的消息传来,船的设计师还在计算,其他乘客还抱怨被疏散到甲板上去太冷了要把舱里的火炉烧旺,设计师说别折腾了一个小时之后一切都会静静躺在大西洋海底。人人都傻了,因为人的本能还不能接受数学的冷酷计算得到的必然结论。
你赞成清零没有错,错的的对你有意见的人。任何家里有脆弱的老人,希望老人继续益寿延年的,也理解新冠传染性的人,都知道严格防控对脆弱亲人的意义。
希望我们还活着的人们,要好好珍惜生命,珍爱健康,好好照顾好身边的亲人,还有我们自己。
赞同
晓青节哀,抱抱!
这是一场民族的悲剧, 但愿以后不要再发生。
问好博主。
从时间线看,在政府宣布放开前已经在北京周围(保定)大规模传染了。跟感冒病毒一样,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是封不住的。
所以政府应该在医疗资源上早做准备,然后逐步解封(而不是一夜之间躺平),
那场雪漂亮,树挂第一次这么好。
最后的树挂雪白晶莹,衬着蓝天的底色,真是漂亮。
是啊,只能接受现实。
这些老人,一辈子过来非常不容易,老了老了却这样牺牲了。想想很难过。
是啊,疫情还在继续。
这棵雪树好漂亮, 让它陪着表姨吧。
是啊,国内长寿老人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