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17)
哪儿都不消停,美国加州的洛杉矶最近疫情特别厉害,而国内原来看似风平浪静的,现在有抬头的趋势,河北尤其是。
有个人居然查了11次核酸。专家说,像这样就应当通过片子来确诊了,不能一直查。现在从隔离酒店出来的,必须查粪便什么的,反正加大的检测范围和力度。
我就觉得这个检测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掌握,美国也有人一天检测四次两次阴性两次阳性。说明要么是取样的时候没有取好,要么是查的时候试剂之类的不行?咱也不懂,但肯定知道是有问题的。
等到随便涂一下就是阳性了,估计这人也比较重了。
预防和治疗都很重要,就在家隔离喝水休息,一点辅助治疗都没有,能痊愈真的就靠自己的抵抗力,否则不加重咋办呢,这不真跟有些人感冒了就靠喝水休息一样,等着免疫力打倒病毒细菌吗?
有一天在微信上看到上海的张文宏医生讲,一旦得上了新冠,怎样不让它变成重症,就是喝牛奶、吃鸡蛋,一天要吃两个鸡蛋。增加抵抗力。
问题是有了病没有食欲,有的人干脆什么都不想吃,别说牛奶鸡蛋了。很多人都说昏睡,没有力气。
中医专家张伯礼说,中西医可以很好结合。据统计,西医治疗转重率11.4%,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转重率是4.1%。
在江夏方舱医院采用中药综合治疗564里患者出仓时,没有一例患者转重,另一方舱医院几乎没有使用中药,转重率是9.3%。
张伯礼说:中医、西医面对的都是同一疾病,认识角度、治疗策略各有不同、各有优点,但是目的相同,都是治病救人... ...
我觉得他说得很中肯。
不管怎样,我感觉患上了新冠,就在家隔离等待痊愈,比较困难。不但容易加重还会容易传染自己家的人。
隔离是一个很专业的东西,怎样算隔离,怎样隔离是真正有效的?又有多少人愿意和能够按要求隔离?都说不好,因为这些在没有监管限制的情况下,很难做得到。
有些人就是轻症,没有明显的症状,也许根本没有去做核酸检测,还有些人是确诊病例,在家隔离后感觉好多了,就出门了,甚至上班了。
看见有人说的,同事确诊了,然后十来天就回来上班了,网上也有人问,确诊后,多久能够回去上班。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都是很重要的。
眼下都在指望疫苗,但疫苗生产不足,也没有像想象的那样速度普及,而且还有不少人不乐意打。
我们这里有些地方开始可以登记排队申请打疫苗了,州长说了,虽然可以登记,但并不是说疫苗是充足的,还是要按照原来的规定,先是一线人员,一步步排下去。所以何时能排到咱们普通人,现在还不知道。
原来说咱们华人注意防护,中招的人少,现在看也不完全是,今天看报道,又一个55岁的华人医生,前段时间还获得了荣誉称号的,因为病情突然加重,不幸去世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最近好像增加了不少华人病重和去世的。想想挺可怕的,不能放松警惕!
疫苗开始打了,这是一线曙光,国内也得跟上,不然大家都自由跑了,国内的风险就更大了,再说一直这样处于备战状态也很累,耗资也很大。
现在管得严,真的放松了,风险就会更大。
唉,这个破瘟疫!
今天看美国专家分析,有人说今年夏天会好起来,这是最乐观的的,也有的说至少到年底,还有的说,要想解除防疫至少得到2022年底。
都有道理,关键看疫苗普及情况,看大家自觉防护程度吧,眼下不就是跟着强调防护防护,也还是这样不断疫情加重、蔓延。
洛杉矶怎么那么严重呢?比原来纽约好像都厉害,医院外边都搭帐篷了,还说看着不行的人,不要往医院里拉了。那往哪儿拉呢?
真的是太可怕了。
希望牛年能牛转乾坤!
等着天气转热,希望峰回路转。
是啊,想想发愁。
这是我植物园拍的,前年:)
改变不了的事儿,那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心境。图片很美,恍然以为今年夏天已经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