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过去,我们要邮寄点东西,要收到个邮包,虽然都是高兴的事儿,但还是很麻烦的。都得亲自到邮局去办,而且邮局也并不近。记得我老公刚出国的时候,给我写信,要我给他寄书。往美国寄书得去大北窑那里的一个邮局,我在西城住,要跑多远?真是不方便。
现在好了,别说包裹不用去邮局取了,还寄什么书?网上都能搞定了。现在邮寄基本都是快递。我以为北京的快递也像美国一样,是开着车送的,这次我看到了快递的车,原来是这样的。估计现在邮局送包裹也用这样的车吧?
今年年初,我小叔家儿子生了孩子,他是我们这辈人里最小的,比我小了20多岁呢:)现在美国的邮局也不景气,关闭了很多家了,原来附近的邮局都不在了,要去趟邮局跟去中国城买趟菜差不多,得咬牙跺脚地才行。
第一次给孩子寄了几套小衣服。从邮局寄便宜点,邮费是衣服的三倍的价钱,别的途径就不用说了,要5倍差不多呢。东西寄走了,我盼着他们能收到,他们也天天盼着能收到。快一个月了,没有消息,我去邮局一问,在芝加哥的时候就没有了记录,说是应当上了去北京的飞机,然后他们就不管了。
以前寄过东西,尤其公公婆婆在的时候,经常往回寄东西的,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儿。我想也许是送货的人给偷了?再寄一次。这次不寄他家了,寄我原来单位,离他家挺近的。东西寄出去了,又快一个月了,又没了消息,我再查,到了洛杉矶没有了下落了。
我把收据给他们,他们查询邮局,邮局说北京没有。
气得我说,不再从邮局寄东西了。这钱不说,着不起这急啊。于是我告诉家里,等什么时候我回去的时候再说吧。后来看到网上有不少网友也是在说这样的事儿,看来邮寄东西还真是有风险。
这次回北京,看到快递哥哥们都是这样在送快递的,我心想,我那小包裹,用这样的方法送货,不丢还是很难的。另外我还看到他们经常把这些东西放到地下,用一个什么在扫码。太容易丢了。送快递的人好像都不是北京当地的人,是不是他们也找不到收货人的地址呢?
回北京走的匆忙,没来得及去给娃买衣服,就包了个红包。你瞧瞧拿着红包给娃乐的,从小就喜欢红包啊,这是。我们长得浓眉大眼的,放个乐成这样的的照片,说不定将来我们成明星呢,到时候这就是肖像权了:)所以,不告诉你们俺们长得多帅!
这次回去发现酒店里原来的川菜城餐馆不在了,改成了哈尔滨绿色食品餐厅和展销汇。还别说,里面东北正宗的食品真不少。包括哈尔滨红肠,我同学的老公都知道这家店,还专门来这里买哈尔滨红肠呢。
现在的居民区都叫小区。在小区里面或门口都有便民的店,各种各样的,最主要的还有给你做饭的,你叫外卖非常方便。现在叫外卖,连电话都不用打,在网上点菜,用不了20分钟热乎乎的饭菜就送到家里来了。
我真是喜欢这项服务,也太方便了。不用做饭这事儿是我的梦想,虽然肯定实现不了,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吧:)当然,吃外边做的饭菜肯定有弊端,油大,盐多,糖多,但至少可以不做饭,这不是梦吗?
小区边上还有这样的便利服务。你用不着的时候,也许觉得它不起眼,等你真要用的时候,不用专门跑到哪儿去,那就知道什么叫方便了,这在居民区门口,不是便民是什么?
看见这里放了个床垫子,是不是跟美国一样,不要了,等人来拣?
酒店招服务员呢。听说现在服务员不好招,每个月给3000多块钱,管吃管住,说不够。
想起刚来美国打工的时候,在餐馆干,每天只有底薪20块。剩下的靠自己小费赚,干过一个做午餐生意的店,午餐都便宜,忙得要命有时候一桌只有0.5美元的小费。一天根本赚不了几个钱。但在美国做餐厅服务生可跟国内不能比。
在美国,一个餐馆只有几个服务生,每个人负责几张桌子,只要是这几张桌子的客人,都是你一个人的,忙得过来吗?必须这么做,也没见谁忙不过来,都盼着客人分到自己负责的桌子上呢。
北京的服务生,每个餐馆都不少,没事儿的时候都站一排,在那儿看着客人吃饭,等着客人招呼。在我住的酒店也是。
白天办事儿,一般走得不远,只要能行,我都会回酒店吃午饭。也有我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我就看着那些服务生,你说他们不累吧,他们也跑进跑出的,忙起来的时候,也是满脸的紧张神情。可是只要有点空,马上到餐厅进口处的那张桌边上站着,那张桌上放着一瓶瓶的开水,里面泡着几片干柠檬。
也许是酒店训练他们这么做的,但你脸倒是朝着客人啊,人家不是,脸朝着桌子上一瓶瓶的水,再来一个服务生,两人就开始聊天了。等着客人叫的时候,都是客人等不及了,甚至不耐烦了。然后他们再跑起来。
有一天,我北京同学来看我,我们一起吃晚饭,点了三个菜,上了两个,我俩就想,一定还有一个菜,怎么没上呢,问了服务生,说菜齐了。我俩还开玩笑呢,说咱们俩都痴呆了,怎么就觉得还有一个菜呢?
等结账的时候,同学又问我们的菜,这才发现一个地三鲜没上,说是跑菜了,就是说他们拿着菜不知道是谁的,你说一共那么小的餐厅,看看点菜的单子,上边是那桌呀?尤其我们问了服务生,还说我们的菜都上齐了。
这要在美国,不但没有小费了,老板说不定立刻就不要你了。有个刚来美国留学的打工,因为客人点菜牛肉羊肉弄反了,客人提意见了,就被老板炒了。私有制的好处就是当你为自己的时候,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都会拼尽全力,因为你赚钱是凭能力,有什么样能力赚什么样的钱,不会抱怨。
在美国的餐馆老板绝大多数都是厨师出身的,否则厨师就把你拿住了。
我们这里前些年有一家中餐馆,有一段时间雇了一个从加州来的厨师,那厨技相当好。他做菜的很多料包括海参什么的,都从加州直接进货的。那段时间,我们有空就去他家吃饭。这厨师一看生意这么好,就要老板给加钱。有段时间老板不给加钱了,他就走了。
后来那家餐馆生意远不如以前了,就又把他请回来了,他一回来,餐馆又开始忙了,但他又继续要加钱。餐馆忙得团团转,赚的钱不可能都给他,后来还是没有留住他。过了段时间,那家餐馆就关门了。如果这家店的老板会做这样的菜,那是不是就好了。
厨师的水平非常影响餐馆的生意。服务生的能力也是。
国内的服务,现在态度都很好,缺乏的还是管理。很多人把服务生服务不到位归结于服务员多来自于农村,素质不够高。我觉得不完全是,很多服务员干别的也许困难,但做个服务生还是没有问题的。管理的人也许多数没做过服务生,或者做的时候就是这么个套路出来的,所以只能代代相传了。
我们有一家好朋友,他来美国后,把自己的弟弟妹妹都移民来美国了。他家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来到美国要养孩子,自己也要生活,所以就都开起了餐馆。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里的孩子都大学毕业了,也都工作了,而他们还在自己开餐馆。
他们的餐馆开得离我们比较远,尽管如此,只要我们有时间就会去他家吃东北饭。你说餐馆远,你要是周末去,就得排队等。好多中国留学生都去那里吃饭。有一次我去的晚了,等得我饿到眼花才排上队。
开中餐馆,非常辛苦,饭做着繁琐,吃起来慢。不知是不是这原因。最近我们去他们家吃东北饭,发现有了告示,说从这个月开始取消东北菜了。很遗憾,今后吃不到像样的东北饭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的,有选择,有改变,就跟在外边生活一样,根据自己家的情况改变计划和打算。这也是在美国做的好处,想做什么自己说了都算。说实话,做中国饭实在太累人,别说别的了,就是蒸馒头吧,多麻烦。
这次去他家吃饭,看到吃饭的人还是很多,但都是外国人了。相信他们会省很多力气,也会照样有好生意,因为我看服务生忙都忙不过来。他们的孩子可能已经工作了,雇了外人。雇外人就要给人发工资,所以赚钱也要多点才行。
在哪儿生活都不容易,也都不错,只是要不断学习,要有进步才行。美国特别讲究对员工的培训。听说国内也是一样的。但国内的培训重复性很大。据说每天服务生下了班还要照例培训,服务生累得有时候为这就不干了。
我觉得服务生的培训不需要那么多的重复,需要的是要让他们记住,自己工作是为自己赚钱,而不是为了酒店,为了餐厅。每天都好像给别人上班,那就麻烦了。雇员总觉得老板比自己赚得多,总觉得老板的钱都是自己给的,那就麻烦了。但很多时候还真都是这么想的,包括在美国工作的人。
在美国有个好处,就是你不愿意在这儿受剥削了,可以去别处,在国内现在也是一样的。所以,当很多人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时候,也就成熟了。当然,在国内工作的流动性很大,很多女孩子嫁人了,就走了,很多男孩子找了别的事儿做了也会走了。
其实现在国内比以前好多了,我刚到北京找工作的时候,那可真是动用的都是头头脑脑的人物,不是找什么好工作,而是北京那时候根本不能有外地人工作。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还是很幸福的,别一说起北漂就哭天抹泪的,那是自己乐意的,给自己闯天下呢,没有那样的经历,哪儿有今天的成功啊。
啥是成功?你能做到你最好的,就是成功了,不能以为谁北漂都能漂出星星来呢,朱军之类的都是个别人。也别觉得自己没漂出个门道来,是因为老板不好。
人总想自己赚钱多。记得刚来美国那会儿,一个餐馆老板跟我说,有一个员工,跟他要几千块钱的月薪,他说:“我可以给你这几千块钱一个月,但是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做出来这几千块钱的活儿。”
在美国生活得久了,你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听他们说这些真的是很受启发。可惜现在忙了,跟别人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听不到了。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信念,我做的事儿,要对得起我赚的钱,那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就好像酒店里的服务生,总是觉得这几千块钱在北京怎么生活?你有吃有住,还拿着几千,怎么就不能生活了?要买房子,买车,对吗?那你得有精英的本事才行。
现在美国很多50多岁甚至更年轻的人都回国工作去了,据说多数人都有领导的位置,待遇自然是80多万年薪外送一个复式楼的房子。年薪还是要不断涨的。这是前几年的条件,现在估计更好了吧。
人跟人相比,要同等条件下相比。就好像很多人把美国的缺点跟中国的优点相比,把中国的缺点跟美国的优点相比,永远都在抱怨,都不会满足现状。你在哪儿就说在哪儿的话。比较不在一个层次上,那就是攀比了,你攀得上行,你有条件攀行,没有条件就不能有那种要求了,要求高了,你做不到,你就得不到你希望得到的。
现在国内的年轻人,可以说,多数都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跟我们酒店刚开业时候,从东北招来的那些服务生相比,他们现在的条件好了不知道多少。跟刚刚谁都可以北漂的时候相比,现在的孩子们还不幸福吗?
这家肥牛城应当是家火锅店吧?难怪这次回去体重没有增加,是因为没吃到涮火锅:)太亏了!
这是通往我爷爷奶奶家的那条小路。我曾经在这里走过。每天上学放学,去商店买东西,陪奶奶去马路对面的阜外医院看病,拿药。那时候的阜外医院的门诊是一个小四合院。相当幽静,现在可不得了,高楼好几栋了。
开始在电视上看到国内的小黄车,还不知道怎么用它,回北京一看,简直太神奇了。满大街都是小黄车,就看年轻人拿着手机在车屁股上的微码上扫一下,就可以骑车走了。走哪儿你就可以把车扔哪儿,比美国方便多了,美国这车都是为锻炼人准备的,你要骑回来或骑到不知道多远的地方才能放下呢。骑车按时间收费。要刷信用卡。
看到没有,垃圾桶边上都有车。这是谁到了家门口了,把车放这儿就走了。这车好像是锁着的。
有一天,我在路上走着,就看一堆黄车前蹲了一个人,在那儿使劲看每一个自行车,我以为是检查的呢,后来才知道,有些人骑完车没锁,有人就可以不花这一块钱直接骑了走。我的天,那半天的工夫,大热天的,在那儿厥着找,关键是累的够呛没有找到,后来还是刷码骑走了一辆。
咱们的不怕苦不怕累,其实挺适合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也许有这样的原因,在美国的华人,多数生活的都不错。虽然有些人也许在国内发展会更轻松一些。
我这是在路边上看到了,正经大马路边上,有好多车都车压车的放着呢,难怪新闻总呼吁要管理这些黄车。不回去,我还真不知道在说什么。
那天有个网友在我这系列后边说:“你这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
是啊,8年没有回北京了,北京的变化实在是很大,尤其我在北京成长过,生活工作过。感触自然很多。
我们的人生,会有许多的经历。不记录下来慢慢就忘了,你写一写,记录下来了,对自己来说印象更深了,将来再看也是一段美好回忆。对别人来说,能分享到你眼中北京变化,中国的变化,也是一件好事儿啊。
问好冬日!
晓青总结得真好!
-- 这劲儿费的, 能省下多少钱呢。
问好蓝蟹!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