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国内百姓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那么热衷于非要来美国生活了。尤其是那些退休后的老人,很多老人年近80依旧神采奕奕,没有什么疾病缠身。觉得在国内生活得很自由,很舒服。跟本不愿意跟孩子生活在美国,更不想什么在美国养老了。
在美国的人们对于国内老人的生活,也是相当的满意,觉得自己在美国都常常觉得寂寞,孤单呢,老人来了肯定是不习惯的。加上生活在一起容易有矛盾,也就渐渐地放弃了要求老人尽早跟着自己移民的愿望。
人总会老,每个人的老年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不管你心态多么的好,不管你的经济基础多么的雄厚,也不管你是生活在上海还是北京,你离医院又有多么的近。我们在奔向自己生命的终点的时候,尤其在冲刺的阶段,还是需要很多其它条件的,至少身边要有自己的亲人才行。
还说我婆婆的晚年,患了肺癌,她住在北京,大姑姐家也在北京,一切都是她一个人在忙。有时候老公会跟她说,你要去这里看看,那里看看,然后问问这个那个。那时候北京特别专家的门诊刚刚开始,好几百块钱一个号,好不容易挂上号了,看专家几分钟就给你打发走了。你根本说不了几句话就得走了。
病人常常会抱怨,这也没来得及问那也没来得及问,问了的也没有明确回答。其实患了那种病问谁都一样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对于亲人来说,心里的要求还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很多人对于这种最终必定人财两空的病依旧东奔西跑地求治,其实就是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
记得刚刚得知婆婆患病,我们回去探亲,我下了飞机就拿着片子找好几个医院的专家给看,看看是不是诊断错了。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治愈。有的专家说晚期了,有的说不像是原发的应当是哪儿转移来的,去找找原发地吧。我提着一袋子病例和片子东奔西跑,走到哪儿礼就送到哪儿,请人吃饭就到哪儿。甚至我的一个闺蜜专门从南方赶来帮我去找熟人,再去找专家。
最后一个朋友跟我说:“你乱跑个啥劲,看着怪孝顺的。这病尤其是在肺上都晚期了,还找什么哪儿转移来的,转移了还能治?最后都是人财两空。”其实我很理解现在很多病人家属甚至不惜倾家荡产跑到美国来治病。不是说多孝顺,而是心里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病长到了自己家人身上。
有一次我老公自己回去看病重的妈妈,他姐让他去排队挂那个她一直带着婆婆看病的专家的号。
我转圈地找了朋友找到了那个专家,她算是答应我们请他们吃顿饭,专家带着家属,带着助手和助手的家属,一大桌还没坐下,席间专家吃得差不多了,说了真话,当时婆婆吃的最高级的一片药500块,每天吃一片。这种药最多也就是吃四个月,也就是说四个月后人也就不行了。
果然,四个月还不到,婆婆就走了。而当初看病的时候,医生说是要一直吃的,说有病人吃了一年了还活着呢,给病人最大的信心,要病人家属准备好足够的钱。
都说国内现在腐败,看病贵看病难。看病没有人就更难。我也喜欢看病找熟人,不是说真的要把病看好,而是说我要听真话。不是说我找人看病要吃好药,贵药,而是希望得到最恰当的治疗。再就是要找到不一定是主任或专家而是要会治病的人。因为我相信,有些病到了一定的程度,保守治疗也许会活得更久一些,生活质量也能好一些。
那些化疗药,让人瞬间就变了样子,在后来我跟着回去看婆婆的时候,老公一个劲给我打预防针,说要我有心理准备,他妈妈已经不是以前我看到的那个样子了。我虽然知道化疗会让人变化,但还是没有想到会变成那个样子。直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人才完全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可想而知,那些西药是多么的厉害。
现在的医院里,很多科主任什么的,都是年轻人了,都是博士甚至博士后。其实他们的经验远不如那些早年间本科毕业、而临床经验丰富的普通医生。但人们还是认准了专家才是最好的医生。
过去的专家是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现在却很多是根据学历决定的。挂号费虽然很贵,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很多病人怨声载道,却还前赴后继地去挂专家号,看专家门诊,因为专家两个字能让他们心理得到安慰,治不好也心甘情愿了,因为看的是专家。
我说是这么说,大家都差不多,我也找了很多专家,专家们认真地看了所有的病历和片子,做出的诊断是明确的,对于预后也是肯定的。当你被判了刑,还想要继续努力的时候,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无疑是折磨人的。这也许就是人们不愿意得病,不想得不治之症的根本原因吧。
当人老了,当人病了,当病人需要有人照顾了,而你的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人,怎么办?
我婆婆起初一直不知道她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是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炎。所以竭尽全力要去治疗,她不相信每天一片这药就能治好她的病。在报纸上,杂志上,她找了很多的广告,一个个打电话去问,有的还要求你亲自去才行。那时候她已经很难自己出门了,女儿就成了她的救命稻草。
女儿也是有工作的,为了陪她看病有段时间根本就无法正常上班了,等最后确诊了,知道没有更多的治疗方法了,家里人也不得不该干什么干什么了,剩下的就是能瞒多久瞒多久。
病长在病人身上,我们越瞒着她越会自己寻找各种方法,想办法要把自己这个肺炎治好。
广告的力量在于它把产品宣传得效果惊人,至于病例的疗效谁又能去一个个验证。由于很多东西后来都被证明是骗人的,所以我们基本是拒绝再去试验这些没有根据的方法。家里人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陪伴,病人也没有足够的体力去跟着奔波。
那些日子我们天天打电话回去,经常听到婆婆对女儿有意见,说她不积极。说小儿子每天都来电话,大儿子家电话不能打长途都去网网吧给她打。气得女儿也不行,说:“你大儿子小儿子再好,他们也不能亲自照顾你,只有我天天都照顾你不是吗?”现在想来大姑姐确实对公公婆婆照顾的是最多的。
记得有一次婆婆跟我说大姑姐不肯根据她的要求去咨询一种广告介绍的产品,她说:”如果专家说这个也不适合我的话,我也没有别的可以试的了。”听着让人心里挺难过的。我劝婆婆:“我姐说得对,大儿子小儿子离你都远,还是她照顾你最多。她家里有孩子要管,也有工作要上班,你如果确实需要她帮忙,要好好说话,这样她做着心里高兴。”当时我们出钱雇了保姆给她。
第二天我们再打电话的时候,婆婆跟我学:“你的办法很管用,我跟你姐说了,你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求你再去一次这个中心,咨询一下看看这个仪器我能不能用。我话还没说完的,你姐就说,妈,你不用这么说,我这就去。她马上就请假去帮我问了。只是人家说,这个仪器我根本不适合。而且你姐让那个专家给我打电话来说的。”
听着婆婆学这些,我心里非常难过,我觉得人老了真的很可怜,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也不能知道最后自己得什么样的病,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最后能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父母。
婆婆最后猜到自己的病了,当她不再继续努力地去寻求各种民间治疗方法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心里更难受了。
我们不能亲力亲为地照顾婆婆,只能尽力多地往回跑,看望婆婆,打点那些给婆婆看病的医生们。要知道,这样的病最后住院都没有人愿意收,那时候不知道,以为真的床很紧,现在明白了,其实是医院不想有那么高的死亡率,这是在医院里我们有熟人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熟人,那就可想难度会多大了。
公公前几年病重的时候,我们回国都是带礼品打点医生的,最后一次我们回去给公公送葬,买了很多礼品,多是手表和首饰,所以都放在了一个随身的手提箱里,那天晚上到了北京首都机场,出关的时候就被海关拦了下来,打开箱子一看,一排一排的首饰盒,人家让我们一盒盒打开看,幸好我走前在每个盒子的外边都贴了一个签,给谁的,名字都在上边。我们跟海关解释,我们是回来给老人送葬的,他病重期间麻烦了很多人,这是打点医生朋友们的。
海关的小伙子人很好,表示理解,但需要找他们领导来看看。别说这个领导看上去人也很好,他告诉我们这次可以放行,但下次别在这样做了,想点别的办法打点,否则不会让过去的。因为一下带同类的东西这么多,有倒卖的嫌疑。
鉴于这样的经验,我们在婆婆病重期间回国,就没有再带贵重的东西了,除了普通礼品外直接送钱。我们想好了借口,就是我们没有时间给大家表示谢意,让大家自己去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吃点什么自己喜欢的饭店。
说到这里,想起现在的医患关系,很多医生不敢收红包,怕秋后算账,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如果诚信诚意地对待别人,别人以恶相报的机会并不是很大,你如果送了红包回过头来再去告人家,慢慢地整个行业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同时人和人的关系也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真的医生都认为病人是坏人,而是那种戒备心提醒医生,不要因小失大。
我曾经找过的人,多数都是朋友,有间接的也都很帮忙,即便有没有帮上忙的,或者不愿意帮忙的,我曾经的付出也都是心甘情愿的,至少我为老人做到了努力,我心安了。
那些昔日的朋友,在我们送走了两位老人后,我们再回去的时候,还是朋友,知道我们回去的都找我们吃饭,而且都去吃大餐。我们从打电话,到用SKYPE,到现在的微信都是联系人,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不再从事医生职业了,还有的人已经退休了,也有的跟着孩子出国了,或者到外地去工作了,但对于我们这样的距离来说,都是一样的。
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是我特别认可的,即便有些朋友很少联系,但他们都依旧在我的联人当中。还有的多年失去联系的,一旦找到也都回来了。人生一共就那么几十年,有多少人观点能一致,又有多少人是标准上的好人?你自己呢,又比别人好到了哪里去?
那些年的奔波,今天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有十来年的时间,我们回去探亲超过了十五次,有一年老公回去了四次。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公司的经营状况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有老人在国内,而你生活在国外,尤其到老人要人照顾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叫无奈。婆婆最后那次叫我们回去是在老公刚刚看她回来不到两个星期,我们给她打电话,她开口就说:“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我们放下电话立刻买票,回去的第二天婆婆就去世了。
这是有条件,如果没有条件的人呢,是不是会因此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海外的网上,常常看到一些网友现在来回跑着。我们这一代人还都是有兄弟姐妹的,那些现在正在美国留学的还有刚刚毕业上班了的,都是独生子女了,他们的父母现在都在国内,很多还没有退休呢。如果这些孩子将来都选择长期生活在美国了,那么他们的父母老来的困难就成了他们的最大难题。
人老了,尤其是一直健康状况比较好的,都会有一种心理,就是自己不会怎样的。而有些病是根本你平时感觉不到的。
我婆婆在发现肺癌之前,身体特别好,平时一片药都不需要吃的。没有什么老年慢性病,但发现了这个病就是这样的没有办法了。
婆婆曾经一直期待着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国,她希望将来跟我们住在一起。每次回去看她,她都跟会我唠叨一些以后跟我们住在一个什么样的房子里的想象。每次我们回去,我都会帮她收拾厨房。她在一次我们回去看她的时候,很认真地跟我说,她要求以后跟我们住在一起的时候,把厨房分开,她希望自己有一个厨房,我估计是每次我回去帮她收拾厨房,她觉得我嫌她厨房乱。
其实公公不在了以后,我们回去都是住酒店了,带着婆婆一起。老公总说他爸爸没有像妈妈一样跟着住过酒店,觉得挺遗憾的。因为我们可以回国探亲的时候,公公就发现了癌症,没有机会出去住了。
人生会有很多的遗憾,只是我们没有经历的时候不会知道,总觉得有些问题不会出现,有些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家里。其实,能想到的确实很少,但能得到的时候尽量去做,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很多后续的问题。
就好像说老人要不要跟着子女来美国养老,如果你真的想好了将来一个人在家里老去,当然不需要考虑。如果做不到,还是尽早来的好。怕就怕好的时候不想来,想来的时候没有了条件。
看到不少人说,等退休了好好回去陪父母。说实话,那要你的父母有那个福气才行呢。看到有的网友父母患重病专门回去带着看病,陪着终老。不知道他们内心得有多大的承受能力,不知道他们自己的小家又因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知道他们得有多大的本事回头还能回来有工作。
有的人海归就是为了回去陪父母,也有的人因为海归最终这边的家就散了。人生有太多的未知,也有太多的不得已和无奈。如果是没有来得及争取的利益,没有得到也就不会遗憾,如果能的,还是要尽早做。这不仅仅是为了老来的父母也是为了自己。
我常常在走过老年公寓的时候,看到一些儿女在外边椅子上陪父母坐着,有的老人已经不认识身边的孩子了,他们不知道身边坐着的是谁了,那些孩子还是那么认真地陪着,看着他们,跟他们说着他们根本听不懂的话。
我常常想,如果我们的父母在国内也这样了,我们能有条件这样陪着吗?但是,如果他们早一点跟着我们移民过来了,就会有这样的条件,我们也可以经常去看看他们,陪着他们,至少知道父母在身边呢。不需要每天担心,惦记,像有些人家那样夜里电话铃一响就吓得要命。
这些我们都深有体会,虽然老公哥哥姐姐都在国内,父母病重的时候,我们常常在下半夜接到电话,甚至是为了劝婆婆能多吃一口饭。那种感觉跟在身边是不同的。
把父母移民来美国,很多时候也不是子女能说了算的,很多父母不肯来,来了就像受罪一样,有些还真是来了就生病。我一个同事就是,来探亲行,几个月就回去了,但要他移民,他说他生活在美国会得老年痴呆的。不肯为自己的老年改变自己,不肯为终老的时候能不想念子女,子女不需要来回奔波而放弃一些快乐日子,那么老来到底会怎样,就只能看自己的运气了。
眼下我有几个朋友,孩子都在美国大学毕业了,也有了工作,他们都在积极地申请绿卡了,而父母在国内还没有退休呢,问起他们的打算,他们都很喜欢美国,准备退休后就跟孩子移民来美国,给孩子买个房子,自己也买个房子,然后出去工作,不给孩子们找麻烦。等孩子需要帮忙带孩子的时候一定出力,等孩子大了,自己就去养老院。
美国不天堂,也不是地狱,哪儿其实都一样的。只是现在由于大家都能去各个地方工作,生活了,把我们原来的生活模式打破了,习惯需要改变了,使得我们一下子不能适应,也是现在人们生活条件都好了,身体也都比以前人健康得多,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条件也存在,所以才会留下很多后患。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慢慢就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知道得失是必须承受的。那样不管你怎么选择都能接受,都能应对了。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唯一的出路,就看自己要什么,什么都想要的,才会最后痛苦不已。知道有得有失的,却能在知足中常乐。有些东西貌似自欺欺人,但只要能让自己不痛苦,让自己因此能接受和承受自己面临的一切,那就是现实,就是正常的生活。
美国有很多的优越性,但都不是我们看得见摸着的,尤其不是很多人跟中国比较出来的那些东西。有些冠冕堂皇的东西,跟咱们的生活其实根本没有关系,而我们真能得益的东西,却是很多人忽略和没有意识到的,所以,有些人来了美国就后悔,有些人生活在美国也难受,有些海归觉得自己终于回家了,有落叶归根的感觉,而有些海归却刚刚回去就急于归海。
就像现在,由于美国出了个新总统,很多人要移民加拿大了,加拿大移民网站居然都给捣鼓的瘫痪了,如果一个总统能真有样样实现承诺的本事,美国就不会出现选个总统都这么令人纠结了。
美国承认双重国籍,如果不承认的话,那些急于移民的人会慎重得多的,这也是好处下的弊端,全家卖房子卖车的到了加拿大,也许用不了多久就又想回来了。加拿大的好,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肯定有人要付出得更多才行吧。想好了再说吧:)
世界上总有很多人是一模一样的,移民也是。谁都想在最好的地方养老,又都想像生活在自己家一样,其实很难。我想说的只是要考虑好,最好不要把老人自己留在家里养老,老人自己也要想好,不要到最后让自己孤单。(待续)
祝你周末愉快!
周末愉快!
周末愉快!
我要努力锻炼身体,争取健康的活着。 决不成为孩子和他人的负担,或者是道义上的负担。
--------------------
你是属于鞠躬尽瘁为孩子的人,挺乐观的想法,不一定做得到。以后你的想法也会改变,因为需要和被需要永远和你并存。
我父母那一代的人,如果退休后的待遇可以,是不愿意出来养老,国内更适合他们,那里有他们的朋友和同事,生活环境习惯,语言没问题。我爸当时搬家,离单位远点都不愿意,因没有玩的人了。我这个年龄段的人,估计是那边都可以,看个人喜好了。如果是年轻点的可能更适合国外。
人老了,有许多无奈,趁还能动,尽量享受生活,珍惜眼前。
喜欢看你的东西,给人正能量。节日快乐。
子女少,跨大洲的迁移,子女工作的压力,还有子女家的各种人际关系,怎么选都会是后悔的。
最好的是,不要让孩子出国留学了。
我曾经劝过一个来美国进修的中国名牌大学的医学院毕业生不要留美国。我说,你离美国医生漂亮的大房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路的艰苦不用说,最终能不能拿到执照也是很大的疑问。而且,你是独子,家在乡郊,父母一个英文字也不会,这以后。。 人生很快,这些问题其实并不远。
但是后来我想,我是他,也一定千方百计地留美国。可能他也这么想,你不是也这么走来了吗?
唉,不想那么多了,可能再过20年,在哪里都一样,都是机器人照顾着。
可是说到接老人过来安享晚年,我想还是根据各家的情况吧。除非住在中国人小区,不然老人家要跟谁聊天和打麻将?在国内可以独立的老人过来后啥都做不了,会得忧郁症的。
祝福你们这善良的一家人!
谢谢松松!问好!
谢谢晓青分享好文.
问好!
晓青和你的领导对他父母真好,人老了真有很多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