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我们不论在哪儿,不论做哪一行,只要是做生意就会面对客户,形形色色的客户。赚钱的人和花钱的人的区别是什么,就是花钱的人有选择把钱花到哪儿去的权利和自由,而赚钱的人却没有。这个如果你不做生意还真的很难体会得到。
在美国经济很火的时候,到处的生意都很好做,大家都忙得不得了,曾经有几年时间,我们特别忙,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
人忙的时候肯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即便我清楚也有失误的时候。记得好多年前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美国女人,她说话很慢,也很啰嗦,我反复解释和讲解她的问题,她还是翻来覆去地说着相同的问题,我有点不耐烦了,语气肯定是不好了,她说:“你是那个我每次都跟她说话的人吗,我怎么感觉不是呢?是不是换人了?”我没出声,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我的语气让她不高兴了。我换了个口气,说:“对不起,我现在很忙,要不你过会儿再来电话?”她说:“不了,我的问题你已经给我解答的很清楚了,我也是想跟那个女的多说几句话,我不知道你忙。”
以后的很多日子里我都为自己的失误感到难过,做生意不可以有这样的失误的,虽然我们那时候不缺客户,生意好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虽然我们那时候不懂得做生意不可能总是一个样子的忙的,经济不管在哪里都不会一直那么火热,况且我们那时候根本不懂得经济的问题。因为我最不希望的就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因为不应当发生的问题引起客户对自己的不满,而且那不是我做人的风格。
虽然从那以后的这么多年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那个客户后来也还是一直跟着我们,后来她家搬到外州去了,开始的几年每次她回到这州来办事儿的时候还是回来我们这里看看,但这件事儿却一直在我心里,每次想起来都觉得这是自己来美国后生活工作的最大败笔。
做人很难,即便你再想做得很好,即便你不是那样的一个人,但很多时候,在某一时刻一定会有某种原因让你表现出你的另外的一面。做生意最忌不耐烦,而忙起来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也是不耐烦,所以,很多事情,很多问题都会教育我们自己,让自己知道应当怎样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其实这也是生意经中最宝贵的经验。
人们往往觉得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为了赚钱就会一切为顾客着想,只要你有这个原则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正常情况下应当是这样的,但真当你做起来的时候就不一定了,这个只有做的时候才能知道。人都是一样的,咱们不能用好人和坏人来定义人,但总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就像客人喜欢我们或不喜欢我们是一个道理。有时候你做得再好人家也不满意,有时候客人并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你却一定会认为他/她就是那样的人,这个真的是没有任何办法改变的。
做生意就像人生的另外一个舞台一样,它跟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既没有什么诀窍也没有什么捷径,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好,这就是人生的路,你怎么走就决定着你一生的幸福和痛苦,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看着人家做着那么容易。
记得后来有一年的一天,一个客户我不记得因为什么我给她打了电话,后来她来我们这里的时候,问我老公:“你前台的那个女的,是你雇来的吧,你从哪儿找来的她,她原来是做什么的?”老公说:“她是我太太,一直跟我做的,没干过别的工作。”那人说:“你太太呀,她可真不得了,那天给我打电话,我很惊讶,我们这里训练出来的人也没有她说的那么好,就像专门受过训练的一样。”那时候我们非常忙,白天上班的时候我跟老公几乎没有时间说话,有一天他突然想起这件事儿了,问我那天跟那个客户为什么打电话,说了些什么,我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说心里话,在国内我没当过什么小萝卜头,尤其在北京的那几年干的都是管理工作,受领导表扬是经常的,批评下属也是常事儿,习惯了不愿意让人说,就别说是让老公说了。
老公可能看出来我担心挨说了,就说:“没事儿,那个人说你给她打电话了,说得特别好。”我才放心了,赶紧说:“看看,人家都说我好了吧,你给我多发点钱啊。”老公说:“钱都是你在发呢,还跟我要钱,要命吧。”说心里话,我真的不记得什么事儿了,也更不记得我怎么说的了,能得到这样的认可,我感到安慰同时也觉得自己应当是能做得好,做得更好的。
做我们这一行的,接触的人男女老少都有,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百岁老人,没有我们见不到的,更不用说中间年龄段的人群了,而且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美国人。尊老爱幼是咱们中国人的美德,我写过我的那个美国十三姨大家也许还都记得,她就很喜欢我,她最喜欢我笑。说起笑,前不久有个美国老人,跟老伴俩来我们公司,要走的时候,她说:“你过来点,我隔着台子凑过去,她说:“我才知道,你们是一家的。”我说:“是啊,怎么了,你觉得不像吗?”她说:“不是,是我原来不敢肯定,我刚才问你先生,你外边那个女的是你雇来的吗?你先生不说是还是不是,他问我怎么了,我说,怎么了?我太喜欢她了,就喜欢她笑的时候,她不是嘴上笑而是满脸都笑,是从心里发出来的笑到了脸上。我这么说,你先生说,噢,那是我太太。”我笑了,我这一笑,老人跟她老伴说:“你看看,她又笑了。”说完自己还特别高兴地笑了半天。然后跟我学,别人都是怎么跟她笑的,嘴笑一下,然后马上就收回去了。
我看她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我原来在国内的时候也是会那么笑的。那还是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我在酒店工作,弟弟从美国出差回来,国内有两个他的客户跟着住在我们酒店,那天我带他们从楼上去下边吃饭,在电梯口等电梯的时候我看见了几个服务员过来,我跟他们笑了笑打了个招呼,他们走了,电梯来了,我们就下去了,后来听到他们跟我弟弟说:“你姐真有意思,怎么会笑一下就不笑了呢?”我弟弟会说话:“噢,我姐就是那样的,原来我姨姥还想让她去做演员来着呢。(我姨姥原来是在香港开一家电影公司的)”说心里话,我觉得那次也挺丢人的,起码让人认为是假笑吧,不过我自己知道,那只是习惯而已。
习惯能改变一个人,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认识,这个我深有体会,尤其在美国生活之后,尤其在美国自己家开了公司之后,这样体会是越来越深了。生意做得越好,越要做好,你就越要严格要求自己,就越要对别人好,而不是自己牛起来。和气生财,只有干了才能有体会。所以很多人,包括原来认识我的人都觉得我在变化,变得宽容,变得和气了,这个其实都不是我故意的,也不是经过训练的。
记得有一次回国的时候,我跟一个朋友在我住的酒店里吃饭,她那天刚吃过了饭来看我,而我正要去吃饭,我说一起陪我吃点吧,我就要了粥和饼,还有炒菜,粥端上来了,碗面上飘着油,我跟朋友说:“这粥怎么还是荤的,有油的?”朋友说:“这说什么呀,准是用炒菜锅给你热的,能没有油吗?”接着她就急了,把服务员找来了,跟人家不愿意了,服务员最后承认说是没刷干净锅就热粥了。我说:“算了,不是故意加的油就没关系了,对付吧。”服务员道谢走了,我朋友看着我说:“头儿,你变了,这美国还真是锻炼人改造人的好地方啊,我以为你还不急了?”我说:“你不知道,我在美国打过餐馆的,知道服务员不容易,如果被客人说了那种心情可不是滋味呢,再说,谁也不是故意的,饭店管理有问题,应当有专门热粥的小锅就好了。”朋友说:“我真想不到,你能变得这么宽容。”我说:“这不是过去我不宽容,而是我做管理的时候必须严格要求大家,不然这样的事儿不就发生在咱们那里了吗?你愿意人家总给咱们提意见,去上边告咱们,然后扣发咱们的奖金?”
说心里话,在美国生活的这些年,自己慢慢的变化有时候自己也是不知道的,但这就是修炼的一个过程,你如果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好,想要自己生活得好,那么这种变化是必须的,也是很正常的。其实你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只要你明白道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做好,怎么做更好。人不怕没本事,就怕不懂道理,如果不懂道理你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难成事儿。
当然如果你有本事又懂道理的话,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事儿做不好做不成的了。这也是我们能见到很多在国内看着不起眼的人,来到美国后在这里闯荡的很不错的原因,他们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是说在美国闯荡就很容易,比中国容易,而是这些人懂得做人做事儿的道理,所以他们的成就看起来来得就很自然,也很简单,其实不然。这也是我要说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来美国的另外一个原因。(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