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_2009

吕不韦者, 秦王政之父也. 善居奇货, 遂成大贾.
正文

如何对待穷亲朋

(2014-04-18 09:40:55) 下一个
看到个笑话,说有个乞丐到小王家乞讨,小王给了他十块钱;第二天乞丐又去,小王又给他十块,这样持续两年。一天乞丐又来了,小王只给了五块钱,乞丐一看,很生气,说: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不好意思的说: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说: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其实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我有个老领导,调到北京前在河北廊坊工作。他希望退休后还是回到廊坊。于是在97年拿出平生积蓄,在廊坊买了两套平房。他把他妹妹全家从湖南农村老家接出来,并把其中一套房让妹妹全家免费居住,他们偶尔周末回去住另外一套。她妹妹和妹夫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有两个分别是5岁和7岁的孩子。因为他以前长期在廊坊工作,虽说费了点劲,还是很快给她妹夫找了个不错的临时工,孩子也顺利地到当地学校上了学。
一晃十几年过去,他妹妹全家一直免费住着那个房子。两个孩子也先后大学毕业(孩子上学期间他没少资助)。他妹妹的大女儿毕业时,希望他在北京给她解决工作和户口问题。我的领导只是个中层干部,根本没那个能力,但他妹妹却觉得他不肯帮忙。后来他妹妹的儿子要结婚了,想买辆车,要他出钱。那时他已退休,靠退休金过日,自然就拒绝了。结果招来他妹妹和妹夫的大骂,两家关系最近破裂。
在我身边相似的例子还很多。这让我不由得去思考其中的原因:
当给予成为习惯,中断给予,减少给予,或不能满足更大愿望的给予就成了罪过。这样,给予者和接受者翻脸,也就是迟早的事了。还好,我们的先人有智者,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给我们留下了“救急不救穷”的古训。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古训,又有多少人真正实践这一古训,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富人因为资助穷亲朋最后与穷亲朋反目成仇的故事,一再上演,就不足为奇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觅音 回复 悄悄话 有道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