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我们仨”
“我们仨”是杨绛在她的丈夫钱锺书和她们的女儿钱瑗去世后写的“回忆”录。这是一本特殊的回忆录,它不完全是写实。它很特殊,书里写了3部分,还有3个附录。第一部,“我们老了”,只有2页,写了她的梦,梦到钱钟书,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36页。这是一个由许多梦连在一起的想象中的故事,讲钱钟书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命令带走去开会,她们仨相见于驿道,又失于驿道。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98页。这是本书里唯一的纪实。第三部里的98页,我有31页的折页(准备反复读)。附录一是钱瑗用我们仨同名写的未发表的手稿的照片,附录二是三个人的通信的照片。附录三是三个人的字和画的照片。
杨绛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讲他们仨的故事, 把3个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描绘得栩栩如生,像个电影,我看了两遍。 这本书与其说是故事,倒不如说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那个时代的历史。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觉得格外亲切。这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书。
我觉得用作者杨绛的话来描写这三个人比我说话更准确,下面都是原文里的摘录: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 (书的背面)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p. 67.
“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p. 164.
“护士们因她啼声洪亮,称她Miss Sing High,译意为”高歌小姐“,译音为‘星海小姐’。” p. 86.
“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p. 162.
“锺书住进城去,不嘱咐我照顾阿瑗,却嘱咐阿瑗好好照管妈妈,阿瑗很负责地答应了。” p. 125.
“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里”,“我为自己定下课程表,一本一本书从头到尾细读。” p. 70.
“牛津的假期相当多(“每年三个学期,每学期八周,然后放假六周。第三个学期之后是长达三个多月的暑假”。 p. 72) 锺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 p. 73.
“我从来不是啃分数的学生,可是我很爱惜时间,也和锺书一样好读书。” p. 75.
“他每日读中文、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又加上意大利文。” p. 91.
“她(注:指钱瑗)和锺书有同样的习性,到哪里,就找书看。” p. 120.
“我们的阅读面很广。” p. 122.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断定绳子的质量。” p. 158.
“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p. 67.
“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 p. 121.
“我们把所见所闻,剖析琢磨,‘读通’许多人,许多事,长了不少学问。” p. 121.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语言。” p. 122.
“我们也一贯是安分守己,奉公守法的公民。” p. 122.
“我们爱玩福尔摩斯。两人一起侦探,探出并证实诬陷者是某某人”。 p. 124.
“动物园也是我们喜欢的地方。” p. 129.
“我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注:看邻桌的谈吐) 的。我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 p. 140.
“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p. 155.
“因为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 p. 155.
“我常问她(注:指钱瑗):‘能偷点儿懒吗?能别这么认真嘛?’她总摇头。我只能暗暗地在旁心疼。” p. 164.
如果书发行出版页里 “印数” 的数字是对的,那么这本书到2022年第3版第71次印刷时已达到7,476,500册。足见此书的影响。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学研究家。他学识渊博,精通中西文化,被誉为“文化昆仑”,是中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主要生平
代表作品
学术贡献
钱锺书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等多种语言,其研究涵盖文学、哲学、语言学等领域。他主张“打通”中西文化,强调比较文学研究,对中国古典文学、西方文学理论均有精深见解。
家庭与晚年
钱锺书以其渊博的学识、犀利的文笔和独立的人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以下是deepseek介绍的3个人: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简介
本名:杨季康
笔名:杨绛
籍贯:江苏无锡
身份: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
一、生平经历
二、代表作品
1. 文学作品
2. 翻译作品(西方文学经典)
三、学术与思想
四、家庭与影响
杨绛以她的才学、坚韧与淡泊,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
钱瑗(1937年5月—1997年3月4日)简介
身份:英语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父母:钱锺书(著名作家)、杨绛(著名翻译家、作家)
一、生平经历
二、学术贡献
三、家庭与影响
四、社会评价
钱瑗虽未像父母那样闻名于世,但她以教育者的身份默默耕耘,留下了自己的学术印记。
第3版,第71次印刷,印数7,356,501-7,476,500册
钱锺书,鲁迅,杨大春(?), 刘心武是这本参考书里在现代文学中提到的4个中国作家。p. 37. Section 20, History of literature, Volume Library 2, Southwestern, Nashville, Tennesse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