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正文

憨山大师: 大学纲目决疑 (1)

(2010-03-07 19:10:59) 下一个
题 辞

  余十九弃笔研,三十入山绝文字,五十被谴,蒙恩放岭外,于今十四年矣。往来持钵五羊,诸子谬推为知言,时时过从问道,余卒无以应。若虚来实往,愧矣愧矣。间有以禅视者,余则若哑人吃黄檗耳。

  己酉秋日,偶乞食来,诸子具香齐于法社,余得捧腹,是诸子果我也。食讫请益,余但吐粥饭气耳。含羞而别。舟还曹溪,思诸子饱我非一日矣,竟莫酬尝。有以颜子问仁章请者,余咿唔而已。即有言不能遍,遍亦不能尽,而求悦可众心者,谈不易也。以诸子之食难消,腹犹果然。

  舟中睡足,闻侍者读大学,聒我疑焉,因取经一章,按纲目设问答以自决,且引颜子问仁章以参会之,如鼓刀然,两半晌而卒业。读之不成句,非文也。谛思自幼读孔子书,求直指心法,独授颜子以真传的诀,余则引而不发,向不知圣人心印,尽揭露于二百五言之间。微矣微矣,岂无目耶,嗟嗟,余年六十四矣,而今乃知,可见晚矣。恐其死也,终于泯泯,故急以告诸子,诸子年或过余半,未半者幸而闻此,可谓早矣。如良马见鞭影,一息千里,有若鹅王择乳,岂不以此为粥饭气耶?是特有感于一饭而发,愿诸子持此以饷天下之饿者,非敢言博施也。
方外德清书于须阳峡之舟中己酉中秋前二日


正 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者,谓此为没量大人之学也。道字,犹方法也。以天下人见的小,都是小人,不得称为大人者,以所学的都是小方法,即如诸子百家、奇谋异数,不过一曲之见,纵学得成,只成得个小人。若肯反求自己本有心性,一旦了悟,当下便是大人。以所学者大,故曰大学。大学方法不多些子,不用多知多见,只是三件事便了:第一要悟得自己心体,故曰在明明德。其次要使天下人个个都悟得与我一般,大家都不是旧时知见,斩新作一番事业,无人无我,共享太平,故曰在亲民。其次为己为民不可草草半途而止,大家都要做到彻底处,方才罢手,故曰再止于至善。果能学得这三件事,便是大人。

  两个明字,要理会得有分晓,且第二个明字乃是光明之明,是指自己心体。第一个明字,有两意:若就明德上说自己功夫,便是悟明之明,谓明德是我本有之性,但一向迷而不知,恰是一个迷人,只说自家没了头,驰求不得,一日忽然省了,当下知得本头自在,原不曾失,人人自性本来光明广大自在,不少丝毫,但自己迷了,都向外面他家屋里讨分晓,件件去学他说话,将谓学得的有用,若一旦悟了自己本性光光明明,一些不欠缺,此便是悟明了自己本有之明德,故曰明明德。悟得明德,立地便是圣人,此就功夫为己分上说。若就亲民分上说,第一个明字,乃是昭明之明,乃晓谕之意,又是揭示之义,如揭日月于中天,即是大明之明。二意都要透彻。

  问:如何是至善?

  答:自古以来,人人知见只晓得在善恶两条路上走,只管教人改恶迁善,此是旧来知见,有何奇特?殊不知善恶两头乃是外来的对待之法,与我自性本体了不干涉,所以,世人作恶的可改为善,则善人可变为恶,足见善不足恃也。以善不到至处,虽善不善,故学人站立不住,以不是到家去处,非可止之地。以此看来,皆是旧日知见习气耳。今言至善,乃是悟明自性本来无善无恶之真体,只是一段光明,无内无外,无古无今,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所谓独立而不改,此中一点着不得,荡无纤尘。若以善破恶,恶去善存,此犹隔一层,即此一善字,乃是客尘,不是本主,故不是至极可止之地。只须善恶两忘,物我绝迹,无依倚,无明昧,无去来,不动不摇,方为到家时节。到此,在己不见可明之德,在民不见有可新之民,浑然一体,乃是大人境界。无善可名,乃名至善,知此始谓之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