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正文

至圣之道——中庸之德 by 王岳川

(2010-03-11 14:54:09) 下一个
    《中庸》三十一到三十三章是全书思想的总结收束,集中阐释了对至圣、君子的更高要求。

(一)至圣之道的五种美德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中庸》为聪明懿德的君子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一个耳聪目明,充满了智慧的人,才可以去统治天下,才有能力去驾驭天下。“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广博宽恕,温柔敦厚,才可以包容万事万物。“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奋发自强刚正不阿,才可以把他的事做得非常完善。“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齐”即整齐恭敬,“庄”即庄重,“中”即中庸不偏不倚,“正”即中正正直,自然会达到虔敬颐和的状态,文章条理周密而洞悉时事,自然明辨是非,明察秋毫。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广大无边的深渊,能够时时地喷涌出来,广大无边像天一样,泉水就像深渊一样。如果表现出来这种崇高伟大的形象,老百姓就没有一个不去崇拜崇敬的;只要有如此高的德行威望,老百姓就没有不跟随的;如果这种美德和精神付诸行动,老百姓没有不高兴的。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这样美好的名声不仅广泛流传于中原地带,并且传到蛮荒之地。只要车船能到之地,只要人迹所能达,只要天之所盖、大地所承的地方,只要是日月照耀、霜露坠落的地方,其凡有血气的生物,没有不尊重和不亲近他们的。总之,整个天地之下人间社会,只要人的德行达到了高境,人们都能感受其光辉和崇高。君子的行为和自然规律人类社会规律相吻合,人们莫不欢欣鼓舞,唯君子是从。

这是对一个至圣或君子中的君子的要求。只要有了这五项美德,君子的名声和施政纲领,就会被人们欣然接受。君子伟大的理想,才会变成伟大的实践。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唯独普天之下最真诚的人,才可以统治天下。如果统治天下的领袖或者领导人是些虚伪的骗子,或者是不为老百姓所接受的人,这个国家这个地区能治好吗?所以这句话没有过时。天下最真诚的想为老百姓鞠躬尽瘁地去服务的那些人,才可能把这个地方治理好。他才可能树立普遍根本的原则,才可以认识天地自然的规律而生养万物。除了“诚”,没有什么能达到这三者——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这三个伟大实践都必须是“至诚”的,没有了“诚”,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真诚诚恳的样子,表现出他的仁爱。他的思虑像水一样地深,他的美德像天一样高。如果不是耳聪目明圣哲和有德行的人,谁能够知道他的伟大呢?所以需要知音,需要人民拥戴他。伟大的人不能离开伟大的人民的支持,伟大的人民如果没有自己的伟大领袖,没有自己的至诚君子来为自己服务,成为自己思想的领路人,那么这个国家同样是治理不好的。

《中庸》第三十一章阐述至圣之道,提出了至圣所必须具备的五种美德,同时热情赞美了至圣之道高可及天,深可入渊,民众无不对之心悦诚服。

(二)简淡谨微的道德境界

《中庸》三十二章论述至诚之道的本质和功用,再次重申了诚作为《中庸》全篇核心思想的重要意义。

“《诗》曰:‘衣锦尚絗。’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衣锦尚絗”之“絗”“指麻衣,“衣锦”指穿着很华丽的丝绸,但是因为“尚”,所以华丽的绸衣外面要罩上一件麻衣。这无疑是中国古代玉一般的君子道德的象征——哪怕个体道德修为辉煌而光芒四射,但还是要收敛谦虚而尽量掩藏自己的光芒,让人看着你很朴素自然,而不是故做一副天地都很难容的伟大姿态。“衣锦尚絗”是因为厌恶他的神采文采太耀眼了,所以要加以遮盖。这对今天的“做秀”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圣人君子的大道,暗然深藏却日渐彰显。他的道行表面上看就像穿了一件麻衣,看不出什么伟大和辉煌来,但是一天一天地充实起来、一月一年地提升起来,最终放出万丈光芒。而小人的道很张扬专横,甚至是故作高深标榜自我,却一天一天暗淡无光,甚至最终消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君子大道恬淡而有意味。“简而文”,简朴而不失文雅。“温而理”,温厚而又有条理。“知远之近”,知道无论人走得有多远都要从近处开始走,所以要从小的地方做起。“知风之自”,知道风化教化不是去教育别人,而是从教育自己开始。现在很多人望文生义,动辄批评中国的儒家或者中国的文化思想,说他们总是喜欢启别人的蒙,而不知启自己的蒙。其实儒家强调最先要启自己的蒙。“知风之自”就是强调,要教化别人,先要从自己开始教化。“知微之显”,知道细微的、看不见的东西会逐渐光大起来、彰显起来,所以要谨慎细小之事。小德有亏,今后大德就难建,大事就难成。所以小事不小,因为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可与入德矣”,知道了以上三条,可以说就达到了德行的至高境界。

(三)内省慎独的内修价值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在水中潜得很深的鱼是很安静的,但是也可以看见。君子自我反省,而不感到内疚,这样就无愧于自己的心,就像鱼在深水下,尽管看不太清楚,但是也能看得见。人在独处时,千万不要认为别人看不见自己,所以儒家强调要“慎其独”。君子不会被别人追赶上的原因在于,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严格要求自己,这就叫“慎独”。“慎独”主要的含义是在独处中谨慎不苟。《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都强调“君子慎其独”。后世接续其说很多:三国魏曹植“只畏神明,敬惟慎独。”宋彭乘:“熙载使歌姬秦蒻兰衣弊衣为驿卒女,谷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在中国思想史中,“慎独”还与这样一些重要范畴相关联:“慎微”、“慎修”、“慎德”、“慎思”,从而构成了中国思想史长河中人生修为生命提升的重要精神谱系。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相”就是注视。“屋漏”指古代在室内的西北角设小帐的地方,相传是神明所在,这里是以屋漏代指神明。意思是说,有很多双眼睛在房间里看着自己,要经得起神明的眼光的盯视,就不要在暗中做坏事,这样就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神明。君子即使没有行动,也有一颗虔诚敬重之心。即使不说话,也能表现出心意的诚实。老实人平时吃亏,但最终会赢,因为他的诚实与至诚会使他成为“得道多助”的成功之人。《诗经》说,祭祀祷告时不用语言,这个时候就不用争议,因为话很多反而丧失了真心。圣人君子不需要去奖赏,他的百姓和他的朋友们就会努力勤勉地做事。不必动怒,百姓们就觉得比严苛的法律和刑法还要厉害。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不显惟德”,异常昭显的是大德。“百辟其刑之”,诸侯都来效法他,也就是很多人都来开始效法他。所以君子只要忠实恭敬能温、良、恭、俭、让,天下自然就归于太平。《诗经》说,我胸怀着光明大德,不必厉声地去训诫别人。孔子也说,厉声厉色对教化百姓来说是末,这是没有抓住根本啊。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诗经》上说,德行轻轻好像羽毛。羽毛还有形可以去比,而苍天化育则“无声无臭”,就是说,伟大的自然载万物却一点声音都没有,甚至闻不到它的气息。这最高的境界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中庸》第三十三章是全书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从君子笃实恭敬到天下太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对《中庸》全书的宗旨加以精深的概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