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正文

让念头流动

(2009-11-13 16:46:37) 下一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658010100fo70.html

当念头自然地流动时,心理上就伴随着一种释放的感觉。这轻松来源于你不再受念头的牵制,你放开了它,这就是清净。让念头自由流动,而你不受其牵制,这就是从根本上把念头连根拔除的要点。

念头流动起来了,心必然轻松——这代表了一定程度的不执着。念头存在,而你不受制于它,这样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在观照中,当持续地体验到念头的流动时,修行者会感受到心理上的无比清净与轻松,这是真正的清净,真正的解脱。
念头虽然存在,但它却成了与你无关的事物,它不再打扰到你。修行中常说,杂乱的心理必须得到清理,这意思是说,放开心胸,让念头自己流动。之所以每一个念头都会牵动人们的神经,是因为修行者并没有让它们自己流动。你总想管住它,或让它这样,不能那样。你愈是执着,它愈是肆虐;而相反,你若能智慧地看着心念,让其自由地流动,那么,它牵动你的力量就变小了,而你的安宁是从不牵制当中获得的——而非断绝它们。
修行时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无法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因此而时常责备自己,这种错误的认识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把一切都看成当下的一个发生,这需要一些不计较成败的胆量,也需要看到当下一念的能力。在这个地方发展能力,首先让心具备“看”的能力,让念头自己行动,而你只是看。
任何一念告诉你的内容,都不要想信它,练习这个能力;只是“看”,不要相信它告诉你的所谓事实,把念头当成当下的一个发生就可以了。念头往往引致情绪,情绪引起执着,执着导致痛苦。从一开始就从念头上关注,这是摆脱痛苦的方法之一,当你紧盯着念头的生起时,即使你的能力还看不到它的生灭相,这“看”本身就会大大地削减念头牵制你的力量。

修习的课程要分步进行,当要观察念头的生起消失之前,你先要修习一个功课,就是接受心的一切状态。修习接受会让心宽容、轻松、自在,在这种心态下才有了解念头本质的机会。所以第一步是接受,做好了接受,念头对你的冲击力就会减弱。念头来了,有些来势非常凶猛,若你训练有素,就可以先给它一个缓冲,然后让它落地,这样不至于引起心理上的过激反应。第二步是专注于观照念头的生起与消失,念头本身没有根。
如果你正在批评自己,觉得自己不中用,那么先接受这种状态,先让这种情形缓解下来,你真正的接受就能缓解批评带给你的冲击——试一试这个方法,很神奇。你只是接受,接受还不是佛法的究竟之智,但你若能接受当下这一切,这就给心注入了观照的力量。当修行者训练出了接受的能力时,念头潜藏的力量就会耗尽,这就象重物垂落于海绵上,它的冲击力将被弱化。
能够接受一切的心态是非常可贵的,虽然训练出这种能力很困难,但这个能力会帮助修行者化解看似对立的东西,这是“定”的修习。从究竟的意义上讲,虽然任何一念本质都是空(无我),但当你还没有亲眼看到这一特征时,它对你而言就是真实的;所以它会产生冲击力,引生情绪,形成你的包袱。接受的技巧是首先让负面的力量落地,不要对你冲击太大,这为后续的观察做了一个准备。
只是“看”,而不改变它,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合乎逻辑,其实它是合乎逻辑的。以前人们都是在心理的内部进行改进,所以创造了逻辑,现在是在观照心理的整体形态,这就无须遵守那些对心理内部进行改造的逻辑了。这很重要,观照者常常会卡在这里,不断地在世间的道理上纠缠,总是放不下,连最基本的常理也放不下,他会说,道理应该如何如何,等等等等。其实,当你观照念头外在形式和整体形式时,你根本不需要那些铸造心理内部的逻辑和知识,它们在这里用不上。
修行的总体目标是对念头这种心理形态进行观照,这与之前所进行的建造思维的内部有所不同,观察者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世间所说的追求进步是在思维的内部进行的工作,而这里所说的了解思维形态是指心理的整体而言,二者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若不能理解它,你就很难把握修行的要义——多在这里下一些功夫,真正地搞清它。

实修中的观照是不需要了解念头的具体内容的,更不需要在其内容上进行什么改进,也不需要依循什么逻辑。观照是在对心理状态的整体形态和根本结构进行彻底地了解,这与以前的所有工作都不同——修行是在另一层面上进行工作,它是一项超越世间的工作——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先让念头夹带的能量耗尽,这是第一步的工作,你要接受念头的一切,这虽然违背你的习惯,但你需要要练习这一能力,先让念头挟带的力量耗尽,这虽然艰难,但要训练出这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态会有所改变,你会平静不少,并能接受念头所带来的坏情绪。愤恨、自责都可能会生起,而你只是接受它们,让它们耗尽。正是那些东西一直在障碍着修行,你接受的态度让它的势能消失了。这个工作为你下一步的纯粹观照铺设了一个平坦的道路。我们强调,生起平等心,接受一切,这是在“定”的范畴内修习,但这项修习平静了你的心理,弱化了你的烦恼,下一步就可以顺利地转向观照念头的本质特征了。
总之,在实修的观照中,你无须改变念头,或让念头减少,修行者只用一个方法,就是观察它,让它凸显,绝不要用尽心思去改变念头,你只是让它自己显现,它越来越清晰了,而它有时会带着很多的负面情绪,就让这些充分地展现,而你只是接受和观照。让这一些力量耗尽,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理变宽了,有些事不再那么重要了。
修到这个阶段,也许念头反而增多,情绪也随之增加,有人会怀疑修行退步,也有修行者会感觉沮丧;这很正常,是修行的必经之途。只要不放弃观照,你就不会退步。不要以平静的多少来衡量修行的进步,你要以观照的能力是否稳固是否细致来做为衡量的标准。
在实践中要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你的内在有了自然和谐的心理,这是“定”的作用,“定”会让你有很好的感觉,但这还不是最终的结局。

 

下面是文章惯例的提示

1、接受念头在那里,这很困难,但你必须做到;
2、不要存心让心理上的事物消失,或刻意地制造它们。如果生起,接受它们;
3、接受是一个信念体系,建造这样的体系非常必要,但建立它却万分困难,因为它违背人性;
4、接受的心态会让念头、情绪自然地突显出来,更加清晰,这为下一步的观照打下了基础;
5、念头情绪不会纠缠你,你感觉到它们让你痛苦,是因为你的贪着之心——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6、没有人可以代你修行,所以上述的心理能力,你要自己多加练习。

 

如是   2009-9-6

————————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这是《大念住经》中观身的一段经文。 
这段经文是《大念住经》中身念住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通过观呼吸来认识身体的本质,从观察由呼吸带来的“不断生起、不断灭去的身体现象,”从而确认身体的无常本质。所以应该把这段经文视为观身,而不应把它看成是观呼吸。
呼吸是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观呼吸来认识身体的本质。所以,在《大念住经》中佛陀所讲的观身的几个方法中,观呼吸是观身的方法之一。

经文一开始讲到观入息,观出息;观入息长,观入息短;观出息长,观出息短,这是观息的第一阶段——单纯地认识呼吸。接着佛陀更深一层,把呼吸与身体联系起来:“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在观呼吸时感受全身,这段经文的意思是确定呼吸与身体的关系。
呼吸是身体的组成部分,但当修行者专注地观呼吸时,往往忘记呼吸是身体的一个部分。佛陀这样安排观照:“感受全身而入息,感受全身而出息。”是让修行者把呼吸与身体联系起来。出息和入息在这里被视为身体的一个部分。

经文中的另一句:“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当身体的一切行动都寂止了,呼吸就会更加清晰,在这种非常清晰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呼吸与身体的关系,确认呼吸本来就是身体的组成部分——这不是用意识来确定,这是通过体验与觉照来认知。在真实的体验与觉照下,修行者将会发现呼吸带来的“不断生起、不断灭去”的身体的无常无我的实相。

■附经文:
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把注意力放在鼻端周围的区域,保持觉知,觉知呼吸时气息的出入。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
“时时彻知无常”,这是《大念住经》中修习身念住的一个内容。经文是:“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看着正前方或侧面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搭衣持钵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大小便溺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沉默时,时时彻知无常。”

“无常”是三法印之一,它的基本意思是不断地变化。其实,无常之义是非常深邃的,很难用语言表达。例如“无常变化”之义,看似简单,在惯常的理解上,人们总会把“变化”附加给某一事物,即一个具体的事物在不断地变化。但无常的本义是,本来就没有一个事物,只有现象的无常变化的连续呈现。中国禅宗的六祖慧能,他大约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说出了千古流传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理解“无常”的最大难度也就在这里,而这也正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实相。所以,要真正地观察和体验到“无常”,需要正念和定力等做为工具,更需要佛法正见做为指引。

由体证“无常”之真理而获得解脱的,称为无相解脱门。

——————

你不能通过意识形态的理解去把握终极真理“无常”,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透彻地了知三法印,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正确地修习四念住,舍此别无道途。

理解力只能放在理解修行方法上,而不能用于理解终极真理上。终极真理是无法以既有的世间观念来理解的,也无法用世间的语言来解说,这里用文字解释,也只是“不能为而强为之”,听的人要明白这一点。

例如六祖慧能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是传达了他对“诸行无常”真理的解释,你不能完全套用他的这句话去理解:“这个肉身本来就没有,只有‘表现为肉身的现象’在不断变化中呈现。”那样的理解不甚妥当。在既有的观念上,以纯粹的理解而把握终极真理,那样是行不通的。

修行者必须要实际修习四念住,才能深刻地体验到佛陀揭示的“诸行无常”的真理;单从文字上理解,是无法真正明白的。正确地实修,正确地体验,将引导修行者提升智慧,看到实相。

看到了身心的本质,至于怎样表达,那只是一个方便说——当五祖弘忍要门下的行者们各自传达对法的领会时,六祖慧能呈上的那句偈子,方便地说出了他自己证到的实相。

“无常、苦、无我”是出世间智,说它是出世间智,指它的意思不存在于世间人类的观念中。如果一个事物不存在于你的观念中,你要如何去认识它呢?

所以,要认识三法印,只有修习佛陀教导的四念住。这个四念住的方法,是从世间通往出世的一道桥梁,通过它,修行者就可以从世间进入出世间。所以我们说,佛陀的伟大智慧正体现于这一点上。没有人能从世间向出世间架一道桥梁,而佛陀做到了。

————————
你说:对情绪“不要去改变,不要去思量”,只是持续、如是的觉知。
这是定力范围内的修习,真切地去感知情绪——佛法称这为正念。但因这种觉知未带正知,所以它依然只是定力范畴内的事——只是正念得到了强化。
观察时要带上正知,正知就是观察情绪的形式,即它与身体色法的区别,它可以推动肢体动作,它的生起消失等,这些内容在这里的一些文章中有论述。

观察念头也是如此,观察时务必要带上正知,正知就是观察念头的形式,即它与身体色法的区别,它可以推动肢体动作,它的生起消失等,关于观照念头,博客的几篇文章中都有专门论述。

你所说的对念头的“这既不是好的,也不是不好的”;对待念头的态度是“既不是接受,也不是不接受”。这样的观照方法依然只是修定,其中并无正知,这种修法,不会引发智慧。请务必注意!

对于念头和情绪等诸法,接受或不接受,肯定或否定,或者站在二者中间,这都只是定力部分的修习,其中并无究竟之智。佛法的观照要带有正智,如果在观照中没有正智,那就只是纯粹的定力修习,这样的修习并不能引发般若之智。

你所说的觉知加上慎行与忏悔,这依然是定力部分的修习。再者,修行不是让“心源更加洁净”,真正的佛法修习是了知身心的实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