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 19 章
(2009-08-24 17:52:56)
下一个
樸素章
恭聞修飾美觀者謂之文 斂華就實者謂之質 文與質本不可偏勝 上好文 下必至以文勝其質 上好質 下必至以質勝其文 質勝文 斂華就實者 其害猶小 文勝質 以虛文粉飾 誤天下之無知者 其害則大 文中所講 正是此義
此章經旨 是教誡天下後世 斂華就實 輕文重質之義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睿通淵微曰圣 知周萬物曰智 圣與智 任天下者必不可少矣 既不可少 豈能絕之棄之乎 設使圣智可絕 道亦不能行於天下 德亦不能被於古今 經中言绝圣弃智者 義欲天下後世 以圣智自修 不以圣智施之於民 不以圣智用之于國 在上者無為 在下者無事 無為而民自富 無事而國自安
細詳聖人在上 原為行道于天下 非欲沽圣智之名也 所以夫子不以圣自居 堯之稽眾捨己 舜之與人為善 禹之聞善則拜 皆是绝圣弃智之妙處 但聖人之心 常在寂然不動之中
故绝其圣弃智 之用 不立圣智之名 不自知其圣 圣之名故久 不自有其智 智之用故大
所以聖人在位 上下無為 上下無事 民無不足 國無不利者此也 故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義民复孝慈
愛養為仁 斷制為義 善事父母曰孝 利澤及物曰慈 仁與義 無一事不全該 無一物不達用 經言絕之棄之者何也 絕者 絕其私恩小惠之仁 棄者 棄其賞罰不正之義
譬如私恩用之於家 或偏愛其妻小不顧父母 或恩及外人 不顧妻子者 親疏倒置 家必不和
又如 賞之不稱其善 不可謂仁 罰之不如其惡 不可謂義
若施于國好惡必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