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漫游》第三十五章
(2009-05-18 13:07:16)
下一个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
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足既。
【译文】
掌握“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的“大”象,往来于朴世界和道器世界中。
朴世界主人去道器世界,却不损害道器世界而利益朴世界,则两个世界都平安昌泰。
快乐的情感与食物类物体,为这些感性物性吸引而止步的人,都只是世界的匆匆过客。
世界主人所掌握的大道,如果用语言说出口,
语言平淡如空气如水,没有酸辣苦甜这些感性的味道。
感性的肉眼看大道,道无色,不足以见。
感性的耳朵听大道,道无声,不足以闻
使用大道让情感与肉体沉泡在道中,情感与肉体也不足以被救济。
【要意】
朴世界之主了解了上章所说的左右、主客、大小的道器世界奥妙,认识了为主不为客关系的危害,向往道器世界的主客平等,于是走出为主的朴世界,去见识主客相同的道器世界。见识主客相同的道器世界,如果只用小象,则只适用部分的事物;如果用万物归一的一之象,则适用一切万物。因此老子不说执小象,天下往,而说执大象,天下往,就是要对一切事物都有利,达到利而不害的效果。这个大象,用易经的语言来说,就是阴阳四象;用老子的语言来说,如果道是无有的同一,大象就是无隐有显;如果在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系统中说大象,大象就是一。
如果把人性分为物性、感性、理性的层次,则大道不可能用物性感性知晓。物性的物,指具有长宽高的物体。除肉体外的物体,名为外物,肉体名为内物。人由外物进入内物,为修道的最低台阶,这样由外而内,才能完成物性的修行。心神被食物占居的人,碰到美味佳肴就会止步,这样的人没有上升到修道的最低台阶,因为食物只是肉体的局部需要,比肉体低一层。为物性所奴役的人,只能是世界的匆匆过客。
为感性所奴役的人,往往是追求快乐的人。追求快乐比追求食物高一层次,高一层次的意思是更近道。很多人以为,人生目标就是要快乐,快乐是最好的,其它不足论。快乐的人,哪里热闹去哪里,那里能找到快乐去哪里,没有发现比快乐更好的东西。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是为肉体服务的,感情其实是物性的指挥官。人追求快乐,其实是为了让肉体更好的存在,所以人的感性,并没有真正超越物性。人的感性器官,眼睛只能看见有色的物质,而大道没有颜色。耳朵只能听见有声音的振动,而无声的振动耳朵听不见,而大道是无声的高频率振动。因此用感性感觉道,是行不通的。
已经知晓道之为物的人,用道物去润泡肉体,因为两者相隔太远,肉体健康的效果很慢,还不如离肉体最近的快乐情感。如果用道物去润泡情感,例如七情,例如快乐,比润泡肉体效果好一点,远不如比情感高一层次的理性。因此,道并不足以救济人的快乐与食物,真是让物性人与感性人失望。不失望不足以为道,道只展显为大象,有无变幻是道的最大效果所在。在道、一、人、万物的顺行里,道的效果越来越少,不足以让人物同于道,因此老子说用之不足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