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正文

守静

(2009-03-16 15:04:43) 下一个
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暗示了“虚”的某一可能途径。在中国传统中,“心”是产生与容纳思想,观念,欲望,情感者。因此,“心”这个概念包含着某种容器意象。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可以说“虚心”

理想的虚心是把心这个盛有种种思,念,欲的容器腾空,虚到一无所有:“无心”。“无心”就是“虚心”之“极”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让虚通过人而出现,让人成为虚,成为作为实之事物得以存身(被包“容”)的那一根 本性的虚

在“常识”上我们觉得自已熟悉静,静为动之对。动的完全停止是静。然而,静其实可能也是使动之为动者。汉语常说“打破宁静”,或者“划破寂静”。这样的表达似乎意味着,如欲动成为可能,某种基本的,作为一个被动的标准的静似乎就必须已经“在位”,以作为动所可以“打破”或“划破”者。而动之为动就在于它是静之打破。就此而言,没有静之“破”即无所谓动。“守”住或者保持那根本性的静,那能让一切动真正作为动而出现的静。而真正能使动作为动而出现的静,那真正能被动打破的静本身必然是“能动之静”与“生动之静”。这就是说,此静本身已然与自身有“间”。正是这一根本性的静才不仅是使动成为可能者,而且也是使日常意义上的相对的特定的静成为可能者。能动之静归根结底就是人本身。此静之需要守又意味着,人总是有可能失去此静,亦即,失去自已。此静并非任何特定事物的状态或某种抽象的性质。此静与人密不可分,亦即,与人的本性密不可分。

“守静”的根本意义在于,只有在人所应守住而且所能守住的这个根本性的静之中,动才能真正出现。这里必须强调这个“之中”。因为,在这个应守之静中,不仅有物之动,而且也有我们自身之动,还有日常意义上的安静状态,也都只有通过这一根本性的静才能成其为静,才能向我们自已显示,让我们感到。就此而言,我们自身其实也在此静之中。日常意义上的身心之静可以是人接近并且保持那个真正的根本性的静的可能途径之一。而老子要求我们所“守”之“静”并非这一意义上的静,这一真正的静只能是人“本身”,亦即,是那个能与自身拉开距离因而也才能守住身的自我同一者。此静就是在自身之内有间者。这一根本性的间才是静之“笃”:静之实,静的最深处。此静“先于”任何特定的心态心境。所以此静可守而不可创;所以老子才说“守静”。


来自明子的师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