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夕

(2008-12-31 05:53:55) 下一个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最偏爱的是七月初七巧儿节。

      小时候妈妈不管生活怎样地劳累匮乏,总不会忘记七夕给我们做巧果儿。困难的时候就用水和面,好些的年景会用鸡蛋、白糖和油发面,然后放到木头模子里去印花,扣出来烘熟,再用长针大线串起来, 下面缀上红红的棠梨。晚上在葡萄架下面,每人脖子上挂上这别致美味的项链,缠著妈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馋了就象小老鼠一样细细轻轻地啃一枚巧果。

      也许是因为父母长达十七年的两地生活的无奈和感受,母亲口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生动凄婉,催人泪下。我童年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要不,每天在树上叫喳喳的喜鹊们为什么会在这几天一只也不见了。我只是担心它们搭得桥不够结实。从七月初七到十五,在夏天的酷热里,总会有几天连阴雨。那是织女的泪--“泪飞顿作倾盆雨”。而晴天的晚上,这几天里不仅牛郎星和他身边织女抛过去的梭子,织女星和她身边牛郎掷过来的牛轭异常清晰,连整个银河都是浩浩淼淼,惊人的壮阔。我往往仰望星空看痴了过去,想七仙女裙裾飘飘飞下来洗澡的样子。她们的裙子颜色各不相同,七条裙子构成彩虹的颜色。我坚持问妈妈被牛郎偷了裙子的最小的仙女穿得什么颜色。妈妈说是粉红的。我稍觉失望,我想鹅黄更漂亮一些。

      王母娘娘在我的记忆里,就象村里的一个五保户,叫老斗(读三声) 婆。她的外眼角已下垂得看不见眼球,向下的嘴角加上嘴边的两道沟,显得凶恶阴险。她黑帽子上缀着一块亮亮的白玉,黑裤子下面扎黑腿带,裹脚上是白袜子加尖尖的黑鞋。她的指甲盖有二寸长,里面全是黑色的污垢。黑色的大襟褂子不知是因为浆洗还是布料的缘故,一动会象响尾蛇一样刷刷响。村里派学生轮流侍候她,烧炕、做饭、挑水。她还常发脾气。村里的小孩若是淘气,只要说一句:“老斗婆来了”,保管吓得找地方藏起来,不敢大声喘气。以至后来我在泰山下住了八年,每回看见慈眉善目的王母塑像,都觉得太虚假,好像我曾见过她真容似的。

      传说七夕晚上到葡萄架下面去听,能听到牛郎织女讲话。为此我曾经忍了瞌睡去葡萄架下听过,只有促织儿在叫“织织织”。 

      上大学时,我有一次在课桌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抄了秦观的“鹊桥仙”:

            仙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那时候更喜欢“胜却人间无数”的理想,追求人格的完善,志向的高远,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脱。根本不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是什么境界。既然不在朝朝暮暮,也就没去费心打听是谁抄的。

      及至结婚刚一年,为了学业与丈夫分居两地。正是新婚燕好之时,稍稍明白了一些事情。这年七夕便写了这样一首题画诗:

 

            是你的梦,也是我的梦,

                 似这般良辰美景。

            是春永驻,是青永驻,

                 还有我们流淌不尽的爱情。

 

            是人间,是天堂,

                是真是梦。

            山花烂漫,五谷丰登,

                蝶飞蜂舞,蛙鼓荷红。

            有淙淙水声,有啾啾鸟鸣,

            哦,别忘了----

                我的梦里还有荒村野草,

                你的梦里还有天外洪风。

            在我们爱的融合里,

                世间万物都变得美好而多情。

 

            又是一个七月七,

                我们手拉手仰望牛郎织女星。

            我们把相思节变成了重阳,

                我在你的怀中咀嚼“ 金风玉露一相逢”。

 

            苦难最令人心动,

                幸福却难以形容,

            别离又在眼前,

                令人难舍的是这温馨这柔情。

            我不想重唱“别离颂”,

                这分分逢逢也似乎是命中注定。

           

            都怪那些梦,那些浅红的淡蓝的

                嫩绿的娇黄的藕荷的绛紫的梦。

            不仅有伊甸园,

                还有对人类精神升华的渴望---

                 渴望那宏伟、规范、逻辑和理性。

 

            只要我们的爱彼此环绕,

                就没有能阻隔我们的时空。

            只要我们的精神始终合一,

                别离后面永远有醉人的相逢。

 

            七月七日长生殿

                因梦悄语寄深情。

            携手同解自然谜,

                爱歌一曲绕苍穹!

 

      从此七夕便成为我们重要的节日。碰巧得是儿子硬是超过预产期七天之后,等到七夕这一天自然降生。可惜不是个女儿,不能叫他巧儿。不过七夕更成为我们家一个特别的日子。

      到了四十岁,恰像好朋友牛群所说,人的基因密码便在这一时“啪”一下释放信息,让你拨去迷雾,擦亮眼睛,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婚姻家庭。不再自怨自艾,也不再如醉如痴。没有了悔不当初,也没有了激情狂热。正如圣人之言“四十而不惑”。不再去纠缠两情久长时,生趣都在朝朝暮暮。我在另一张卡片里写道:

            柔情的溪水曲曲折折坑坑洼洼地流着

                爱的火焰忽忽闪闪温温存存地燃著。

            我似乎知道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番滋味

            不是相对无言而心跳怦怦的

                “默默此情谁诉”的婉转;

            不是眼角眉梢偷窥

                一举手一投足皆寓情意的敏感;

            不是如胶似漆浓得化不开

                一刻也离不开的依恋。

            却在一个洗菜一个切,

                一个盛饭一个递碗;

            在一瞥便可会意,

                一句话能解开一个心结。

            在争吵时先闭嘴,

                解疙瘩时先道歉。

            一个情绪低落时另一个能说句暖人的话,

                一个想说话时另一个不打哈欠。

            孩子尿布湿了哪个忍着瞌睡起身换,

                两人都倦了谁来做晚饭。

 

      我知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会觉得这太俗气,太不浪漫。先不必惊诧,且等到你四十岁的时候再来谈谈体验。你也许觉得四十岁象天文数字那么遥远,请相信我,时间是以加速度行驶的,你的每一天都会变得越来越短。

    我在一次回国探亲时,在一个集市上买了两个桃木的巧果印模,有蝉、猫、鱼、花、草的图案。今日七夕,恰好下雨。我和儿子一起用牛奶、蜂蜜、鸡蛋和面,烤了松软香甜的巧果。晚上我们每个人脖子上都挂著巧果的项链。他瞪圆了眼睛,在雨声中听我说牛郎织女的故事。馋了,就像小老鼠一样细细轻轻地啃一枚巧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