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是不是我的爱人 (9)

(2005-09-15 09:30:14) 下一个
多年以后,安还时时想起林。想起林的时候,心口总有一个地方隐隐作痛。林是安心口的一到伤疤。如果没有失去林,安不会遇到方,即使遇到,也不会发生什么故事。安固执地这么认为。 在十七岁的年龄,安对于爱情的认识非常单纯。父母不幸的婚姻给安的心灵带来的阴影,因为外婆周到的照顾和平和的性情而减弱了不少。安知道,有些婚姻是不幸福的,可为什么,安却不知道,也从未深想过。外婆照顾安的起居,辅导安的学习,可从未和安谈过爱情这回事。也许,在外婆的心里,安还是那个怯怯地站在门口的五岁的女孩,从来没有长大过。 安对于爱情所有的理解,都是来自她偷偷在被窝里读的那些爱情小说,琼瑶,三毛,简.爱,傲慢与偏见,红与黑……这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把安熏陶成了一个爱情至上的完美主义女孩。很多女孩小的时候迷恋自己的父亲,长大一点之后又会轻易喜欢上同学的哥哥,或者班上某个男生,但安却没有。安的父亲在和安的母亲离婚后,曾经来看过安两次。在安的记忆里,他是个满脸愁容的男人,身形也显得矮小。多年以后安曾经见过父亲一次,才惊奇地发现他身高一米七五左右,并不矮小。可见一个人的心情会多大地影响他的形象。一个被妻子挑剔和抛弃的男人,失去的远远不只是一个伴侣,还有身为男人的尊严。安的父亲不是一个完美的形象,而且因为没有人告诉过她,她的父母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她的父母失败的婚姻也不能给她以深刻地思考,这使得安在很长时间内对男人的认识是一片空白。看多了爱情小说的安,象很多十五六岁的少女一样,心中也有一个模糊的影子,是因了自己心中的理想镌刻出来的。说是模糊,是因为多高,长得什么样都没个预先的设定,说理想化,是因为安假定他有一双温柔的眼睛,温柔的嗓音,温柔的脾气和善良的心。 可安在成长地岁月里,还是吸引了不少男孩的注意。初一的时候,一天早上安不小心把手绢失落在了操场上。第二节课下课之后,突然有个男生来找安。安走出教室,有个男孩向她挥了挥手绢,问:“是你的吧?”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东西遗失了。可那男孩却又不把手绢递过来,只是闲闲地拿在手中把玩,对安坏坏地笑了:“送给我吧。” 安的脸红成了一块大红布。在安的心里,手绢是不能随便送的。女孩子家贴身的东西,哪里能随便送出去。送出去就有了定情的意思。安虽单纯,这点道理却是懂的。她固执地伸出手去,却不说什么。男孩把手绢递过来,安去拿,男孩又把手缩了回去,突然,把手绢放在嘴边吻了一下,又递了过来。安有些恼了,一把夺过手绢,跑回了教室。可那条手绢上陌生的男人气息让安不安,安那条漂亮的手绢,最终安息在教室一角的垃圾箱里。 安初二的时候,毗邻的是一个初三班。下课的时候,男生整齐地排列在走廊上,等着低年级的女生从那里走过。那时候的教学楼是一栋三层的大楼,只有在走廊的尽头才有洗手间。所以每逢女生要去洗手间或者去楼下买点零嘴什么的,必要经过等候在那里的男生。每次安都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阴谋,这些男生整齐地等在外面,有时候女孩走过的时候,都要经过他们目光的审视,有时候他们还发出会心的大笑。安觉得很是窘迫。然而,安很快就发现,这一群男孩里有一个是不笑的。安走到哪里,他的目光就追随到哪里。男孩叫肖,轮廓长得象那个红透大江南北的费翔。他的目光也是很温柔的,常让安觉得脸红,心里模糊地有一丝欢喜。安在肖这样的目光中度过了一年,然后肖毕业,离开了学校。安和肖之间什么也没发生。 多年以后,安才明白,和一个男人最终能够走到哪里,也要“天时,地利,人和”,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譬如双方都未婚,又在一个城市工作或学习,加上性情相投,双方家庭没有阻力等等等等,加在一起,才能成就一桩美满姻缘。比如和肖,就是相遇太早,在那样的年龄,谈未来是一件渺茫的事情,就算两人互相有了情意,走到二十岁还有五六年,又要担心升学的问题,假设都上了大学却又不能在一个城市,又得面临相思之苦,还得经受来自身边的考验,能够“终成正果”的可能性小之又小。可在十八岁,在最初遇到林的十八岁,安却从未想过这些,安象一只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地扑了过去,哪怕知道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灼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