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犇的博客

音乐欣赏, 往事回顾
个人资料
正文

插队生活回忆(4):来到村里的第一天

(2010-12-07 10:02:29) 下一个

        从县城到我们村约有十七八里,一路上基本是平地,只有些不大的上下坡。冬天,耕地里没有庄稼,还有大片荒地,由于有盐碱,地面呈灰白色。天气比北京冷一些,远处的群山上还能看到点点残雪。大车很慢,约莫走了两个小时,终于快到了。远远看去,只见村庄的房屋和院落的土墙连成一片,呈浅黄色。村口已经有人群在等候欢迎了,站在最前面的是小学生。我们连忙下了大车,排好队向前走。进村时,又是一阵锣鼓和口号。

         我们先被迎进大队部,一进屋就让我们上炕。因为冬天炕上比较暖和,当地的习惯也是请客人上炕坐。支书为我们介绍了其他几位大队领导,然后让我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姓名,这样大家才算互相认识了。主人还专为我们烧了开水,用碗倒给我们喝。因为是盐碱地,水有点咸味。

         聊了一会,支书就带我们去吃午饭。饭是大队安排在临时的知青厨房由一位老乡给做的。那是我们到村里的第一顿饭,记得是炸油糕加肉烩菜。油糕是黄米面做的,有点像江米面,粘的,黄颜色,糕里包了些菜馅,用胡麻油炸的;肉烩菜里有猪肉片,土豆,洋白菜等。说老实话,当时觉得这饭并不可口。但支书已经告诉我们,这是当地最好的饭,过年或办喜事时才能吃到。

          饭后,队干部分头带我们到几个临时的住处。因为在我们的住房没盖好之前(政府给每个知青二百元安家费,其中主要是建房费),大队安排我们在几个老乡家暂住,临时的厨房就在其中一处。

          我和另外三个男生被安排在一位姓吕的贫农家里,夫妻俩都是四十来岁,有两男两女四个孩子 (大女儿已经出嫁)。男主人一看就是那种特老实的人,很少说话;女的倒是爱说爱笑的。他家有一间房腾出来给我们住,不清楚大队是不是为此给一些报酬,反正房东对我们都是很热情,很照顾的。

          下午又忙了一些“安营扎寨”的杂事,把我们用的煤和柴禾拉到住处等。当时村里已经通了电,但只有大队部,电磨坊,小学校等几处有电灯,老乡如果想自己家有电,必须自己出钱买从街道电线杆子到住家这一段的电线,所以我们住的老乡家当时都没有点灯。我们决定,自己出钱,尽快把电拉过来装上电灯。                       

          晚上没别的安排,我们都抓紧在煤油灯下给家写信报平安。信封,信纸,邮票,浆糊等都是自己从北京带来的,就是怕到了村里不好买。关于村里的邮件,我们得知,邮递员除了周日每天上午来一次,可以把要发的信贴好邮票请他带走。县安置办公室还为每个村的知青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大队还订有<山西日报>和<参考消息>(关于《参考消息》,也可能是我记忆有误。我确实记得在村里的小学校看过《参考消息》,因为大队的报纸都送到小学校,由一位住在学校的老师保存,但我是从68年底到73年8月插了将近五年队,所以也可能是后几年看到的。谢谢 ireadwrite 和 coach1960 两位网友的指正),都是能看到前一天的。这些也给了我们一点类似安慰的感觉。

           写过家信,我们在炉灶上热了点水,洗了洗脸和脚,就躺下睡了。可能是因为换了环境,我半天也没睡着。通过炉灶里余火的亮光,隐约能看见深褐色的屋顶,脑海里不由得回想着几天来的所见所闻…… 因为我们要求第二天就开始干活,但村干部们却都说不急,所以还不知道明天干什么呢,至于以后的日子,心里就更没底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Chang_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谢谢! 是“人民日报”,我原来笔误了,刚改过来。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村口已经有人群在等候欢迎了,站在最前面的是小学生。我们连忙下了大车,排好队向前走。进村时,又是一阵锣鼓和口号。”

=== 外国元首级别的欢迎仪式!

“订了一份” == 人民日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