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房价也来“卸妆”咯!

(2013-02-16 23:48:25) 下一个
2013-02-17)
早报导读
 

图@梁锦泉
● 吴慧敏
nghm@sph.com.sg

就势论市

不久前,一位朋友兴冲冲地跑来告诉大家,某某共管公寓的发展商现在给予买家15%折扣,另外再加7%印花税回扣,以及2%家具礼券。

  他屈指算给我们听:“一个原本标价100万元的房屋单位,现在可以拿到总值大约22万元的‘甜头’。很划算,对不对?”

  这种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就像一个戴了假发、假睫毛、虹膜放大片、神奇胸衣的浓妆艳女,到底漂不漂亮一样……

七轮降温房价仍涨

  新加坡的私宅价格经过连续七轮的房地产降温措施,仍然“奋发向上”,一直都是大家啧啧称奇的“奇迹”。

  从2009年中至去年第四季,新加坡私宅价格指数累计上涨了59%。

  尽管政府于1月12日实施了新一轮降温措施,但由一些房地产经纪公司收集整理的SRX数据显示,今年1月,市区边缘和郊外的房屋价格仍在继续攀升,涨幅介于1%至2.5%。


  一些市场人士因此将矛头指向发展商呈报价格的程序,表示这根本不是什么违反地心引力的奇迹,而只是因为发展商在新项目的售价上涂抹了一层又一层的妆,让人们看不清真相罢了。

发展商大派甜头

  实际上,政府每一次实施降温措施,都会导致买家暂时离场。但每一次发展商都会想出各种名堂,给予买家各种折扣、优惠、回扣、礼券、津贴、抽奖等等好处来推动销售率。

  例如去年中,两个位于榜鹅的新项目就拼命大派甜头来造势。

  Capital Development和ZACD发展的逸阁(FLO Residence)更以赠送17辆福士伟根Polo新款轿车,以及一辆福士伟根Jetta轿车,为买家进行抽奖。

  同一时期推出的River Isles则举行一项“公寓命名”比赛,送出2888元现金奖给优胜者。

  此前,嘉德置地(现称凯德置地)的Bedok Residences,也给予居住在附近的买家额外1%的“邻里折扣”,而曾向该发展商买房子的“忠诚客户”,也可以享有同样的优惠。

  去年8月,万国也给予Paterson Suites的买家每年5%租金保证,为期四年。以一间价值大约600万元的公寓来说,这就相当于一个月大约2万5000元、一年约30万元的租金保证。

  这些所谓的优惠,是不是真的这么划算,恐怕只有买家自己扣除所有好处,为价目表“卸妆”之后,再跟周围的项目比较一番才能知道。但是,由于有些优惠与现金并不等值,因此评估起来也并不简单。
“减价”非常敏感
发展商宁愿选择采用这种曲折的方法而不直接减价,心理其实不难理解。

  减价毕竟是件非常敏感的事情。经历过1997年至1999年房地产低潮的发展商都知道,买家花了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买的房子,不久后竟然降价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出售,会有多难受。一些人为此家庭失和,天天吵闹。一些人则跑到发展商的办公室,拍桌子怒骂发展商不道德,要求退款、减价。另一些人还天天唱衰发展商,与发展商就完工单位的质量争论不休,没完没了。

  为了避免触怒先前的买家,砸了自己的招牌,发展商因此宁可遮遮掩掩、涂涂抹抹,通过各种折扣、回扣、津贴、礼券、奖品等来吸引新的买家,而不敢直接降价。

  对于手头上拥有大量土地库存的发展商来说,给予各种“甜头”而不直接降价,也能对整体房价起到扶持作用,避免这个项目减5%,下个项目要减10%的恶性循环削价战。

  实际上行内人士熟知,有几家大发展商特别喜欢将价目表上的叫价抬高,然后再给予所谓折扣。
  例如某一区的共管公寓,平均尺价在1500元左右,但这几家发展商却会故意把价目表上的叫价抬高至接近1800元,然后再给予15%的折扣,将最终售价压低至1500元左右。

  这种先报大数再给折扣的手法,虽然是一个并不新奇的促销噱头,但由于许多人一辈子只买过一两间房子,因此偶尔还是能够哄到像上面所提到的那位朋友那样的买家,兴冲冲地以为自己捡到了便宜货。

“卸妆”后房价让人期待

  房价不透明,影响的不仅是少数潜在买家,这种为房价“化妆”的手法,也影响到新加坡整体私宅价格数据的准确性,牵涉到千千万万人购房卖屋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在现有的条例下,发展商不需要披露是否给予买家任何形式的好处,因此它们向当局呈报的,可能是没有经过折扣的原价。

  例如一个价值100万元的房屋单位,只要签署了买卖协议,支付了7%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发展商就会给予卖家额外7万元的印花税回扣和2万元的家具礼券。不过,这总共约9万元的“好处”,并没被真实地反映在官方每个月和每个季度发表的数据当中。
如果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就会为价格制造出一种假象,让人们误以为房价比实际情况来得高,市场比实际情况炽热。

  因此,最近政府修订房屋发展商(管制和执照)法案时,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为房价“卸妆”。

  只要法案在国会上通过,发展商向有关当局呈报私宅价格时,就必须同时披露它们给予买家的所有好处。这将有利于当局接下来以净价格反映房价的走势,增加市场透明度,给予买家更大的保障。
 
“卸妆”后的房价是否依然美丽坚挺,令人期待。

房价不透明,影响的不仅是少数潜在买家,这种为房价“化妆”的手法,也影响到新加坡整体私宅价格数据的准确性,牵涉到千千万万人购房卖屋的决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