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相处的学问之二
(2009-05-15 17:07:37)
下一个
与人相处需要
"拿得起,看得破,放得下”
"拿得起,看得破,放得下"。这九个字是毛泽东送给罗荣桓人格品质的评价。
这三句话本应该是说人对事物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无私宽阔的胸怀,高瞻远瞩的世界观以及高尚的情操。有如此人格的人,无论什么条件下都会坦荡自如,受人尊敬。
如果以此与人相处,就不会斤斤计较对方的为人处事的思维方式,也不会即使对方做事的结果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的时候而耿耿于怀了。少了在心里的积怨,与人的关系也就更融洽了。
这几个字,细想起来是中国宗教关系上,儒,释,道三教的共和,以人性的视角来看,也是人生智慧的精髓。
具体的解释就是。
“拿得起”是儒学的思想,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拿”是“手”的“合力”,所以首先要有带领人才的领导力,号召力和团结人的组织能力,这需要极好的人际处理关系;其二,"从哪拿,拿到哪”,是一种判断力,对人才的识别和对每个人能力的合理运用,做到知人善用,我们可不要学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判断力也是远见和决断的能力。与人相交没有远见就会看不到一个人的潜力,未来发展的能力容易错失一个有能力的好朋友。一个英明果断的人才会力挽狂澜,有帮助,挽救别人的能力,自然容易获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看得破",是释(佛教)的核,即“无常和无我”,是事物的本性,明白了这一点,便有了“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平常心。从而超越失望和痛苦。
另一个方面
看得破,还有看得开,看得远的不同一般的远见卓识的意思,站得高看得远,不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困扰。就是与人相处,即使处在极其不利被动的情况下,最坏的结果我们也应该早已预算出来,并知道如何控制。
“放得下”是道家的理念。是出世和入世的精神依托和心理平衡。“道”讲的即不是“有”,也不是“无” ,而是适度。白居易曾说“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这种觉悟,也许就是一辈子享福的原因吧。
所以,应该是“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有了自身的修养而形成了高风亮节,与人相处也就更容易了。在利欲熏心的今天,若有佛家面,道家心,儒家胸襟,并以之与人相处,就会有天下之才为我所有,无所不能;天下之力为我所用,无往而不胜。
要想拥有这样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就必须先以佛修身,以道治家,以儒处世。
佛家面:佛慈悲慈眉善目,给人产生和谐。没有压力感。
道家心:光表面和善不行,要配合心,就是出发点,道家无为,这样做事就没有私心,做事就公正。
儒教胸怀:宰相肚里撑舟船。有了形象,有了心正,还是不行,要有一定的方法。一要站得高看得远,于是就要有一定的胸怀包囊天下事,只有把天下事都吃到肚里,然后分解消化这些事情,也就容易获得人们的拥戴。漏了一个事情没有吃到肚里,分析的时候就少了一个角度,就会不全面,结果就与现实不符合,与人相处的时候就不能真正的获得别人的拥戴。
另外,佛追求智慧,所以用来修身正好,道家追求无为,可以用来治家,因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没有一定的无为精神,会把家治理的一团糟。儒家能包容天下,自然就用来处世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