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经济不要“忘本”
(2009-03-07 06:21:10)
下一个
中國為促進經濟回升陸續出台了十大產業振興政策﹐雖然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公佈﹐但一些已透露的政策要點已經讓人憂從中來。比如﹐汽車產業振興規劃明確提出﹐三年內佔市場份額90%以上的企業集團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這實際上還是當年將汽車產業整合為三大、三小六家企業集團的翻版。行業整合固然不錯﹐但問題是整合度遠比中國高的美、日、歐汽車產業現在都舉步維艱﹐中國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用這一思路來振興汽車行業﹐無異於吃阿司匹林治非典──緩不濟急。
從政府目前應對經濟危機的思路看﹐似乎是準備以“中央軍”為主力打一場“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大會戰。然而從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洶洶來勢看﹐各國目前仍處在被動防禦的階段﹐一如上世紀30年代末面對強大日本侵略軍的中國軍隊。八年抗戰中﹐由中央軍為主力的正面戰場作戰固然必不可少﹐但如果沒有在敵後廣泛開展的游擊戰、運動戰﹐中國也難堅持到抗戰勝利﹐而共產黨正是憑借這些“人民戰爭”由弱變強、逐步壯大的。然而﹐它應對當前全球危機的努力卻並未充分體現出其一貫標榜的“群眾路線”﹐說具體點﹐就是中、小民營企業抗擊經濟危機的潛力仍未得到充分發揮﹐而這些政府眼中的“散兵游勇”正是中國企業的大多數。
誠然﹐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要鼓勵私人資本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和公用事業領域投資﹐政府也已承諾會在信貸等方面對中、小民營企業予以支持﹐但現在重要的是把這些承諾落實到具體措施上﹐而目前至少從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中看不到這一點。比如最近被風傳有意收購沃爾沃的吉利汽車﹐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企業也只是將將跨過國內十大轎車企業的門坎﹐如果政府真要下決心將國內車企數量壓縮到十家“以內”﹐它有把握逃過被國企兼併的命運嗎﹖
當前這場經濟危機絕不是一場週期性衰退﹐而是由債務泡沫引發的結構性經濟衰退﹐若想成功應對這場世紀性經濟大危機﹐必須像共產黨常說的“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才行﹐如果總是瞻前顧后﹐時時還想“留一手”﹐那只能是自毀長城。應該像鄧小平上世紀60年代在“三年困難時期”所說的那樣﹐哪種解決經濟問題的形式有效就應該採取哪種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來。最近社會上對中國政府調控經濟的能力有些質疑﹐然而說實話﹐面對當前這場非典型性經濟危機﹐各國政府在應對方面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迄今誰也沒能拿出成功的辦法﹐勝算最大的做法只能是讓各種經濟成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當大家都是“瞎貓”的時候﹐走群眾路線最有可能碰上“死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