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担水劈柴

(2008-11-01 10:49:41) 下一个

    “提篮小妹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上世纪六十代出生的人大概都会记得《红灯记》里的这段唱词。担水劈柴在我记忆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重要的家务,是与饮食起居紧密相连的。俗话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际上巧妇也难为无水无柴之炊。

    这里花分两朵,各表一只。
    先说担水。七十年代,我家住在北河沿那儿。东房头有口辘轳井,露天的,常掉进去猫狗;南房头再走50米也有一口辘轳井,是有井房的,有时会看到铁将军把门。我常陪父亲去东房头的井边挑水,那时人小,还把不住摇把儿,经常让摇把儿打翻在地。人还没扁担高,一般只能挑半桶水,走起来脚下直绊蒜。大人见了说:这孩子不是干这活计的料。有一首冬天的儿歌:小姑娘蛋儿,上井沿儿,打出溜滑儿,摔屁股蛋儿。东房头家的老小就叫姑娘蛋儿,我和伙伴们儿常用这首儿歌糗她。冬天,鞋底用井水沾上冰块,摇摇摆摆地走,颇象旗人女子;夏天藏猫猫,竟能藏到井里去,淘得没边儿。
    最初担水用的是木桶,舀水用的是瓢。所以后来老师讲“木桶原理”、讲“按倒葫芦起了瓢”这个俗语就非常容易理解,现在的孩子多没见过真正的木桶和瓢,我想理解起来大概会困难一些。后来有了白铁皮桶,也造就了许多制作水桶、洗衣盆、水舀子的白铁店铺,也有了走街串巷锔盆锔碗锔大缸的手艺人。
    进入八十年代各家开始用上了小压井,东西房头的摇把儿井被填埋了。印象中,最初的自来水是在现劳动局的对面,每天到那里接水的人要排出一里地。为缓解这一现象,出现了往各家送水的水车。
    我是在九零年成的家,住在河西的土楼里。屋里有压井,可是由于八六那场水灾使地表水渗入,压出的水都是臭的。我只好到邻居家挑自来水,总打扰人家非常不好意思,过年过节常要拿些东西去表示感激。二年后,楼里各家开始装自来水,自来水公司的政策是公家报销的480元,私家的240元。我们领导很聪明的,对我说:你就按私家交费,然后弄个票子我给你报了。我终于结束了挑夫生涯。


再说劈柴。
那时家家都有斧锯。斧头一般有三把,振斧、扁斧和小斧。
锯是用来拉圆木的,截成圆轱辘滚。那时也没有保护红松林的政府令,家家烧的绊子连结子都没有。
一入冬常能看到有人家用振斧打绊子,码柴禾垛。然后用扁斧劈柴禾、用小斧剁引炉子的小块。父母在家木材加工厂工作,有柴禾票,可以到板院车间拉板皮、板条和板头子。我不用打绊子,但劈柴禾的活儿还是没少干的。
五二三大火之后,伊春市里楼房渐起,开始统一供暖。劈柴的场面慢慢稀少,偶尔可在街边子看到。
伊春有一个婚俗,就是接新媳妇时,男方要想办法偷到娘家的一柄小斧到婆家。斧同福,我有一同事
结婚时,我们从娘家偷斧子时被发现,被撵出好几里地。
我住新楼时,也把斧子带到了楼上。只是再没用过,那斧子躲在阳台的一个角落,已是锈迹斑斑。
现在伊春景点有售桃木斧的,做得很精致,售价也不菲。那时我就在想:看来斧子已失去了她的实用价值,慢慢地变成了一个符号。
今年春节期间,曾到东升四队和红旗林场闲逛。仍然见到了儿时的场景,那辘轳井、柴禾垛依然故我地矗立着,不由心生凄凉。林场、乡村与城里差距还这么大呀,原来不必非得到梅花山庄那里的农家院进行怀旧呀!
全国上下新农村新林区建设如火如荼,担水劈柴不应再是必要的家务,而应是一项休闲活动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幸福满身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东北人。看了好亲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