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春,那缤纷的往事-冰棍的故事 东无风

(2008-10-19 20:07:26) 下一个
在外地,冰棍叫冰糕、冰果、雪糕等。可在七十年代之前,在故乡伊春那里,一直称呼为冰棍。

  回想起那时的冰棍,总是觉得小小的冰棍也能在某种意义上记述着林区的历史.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初,冰棍有三分钱或者是五分钱一根(串)的,再后来就有了一角钱的,但那是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后了。 

  当时没有现在普及的制冷和冷冻设备。 

  冰棍厂在每年的冬季都会公开收冰块,是种半米见方的冰块。每块两角钱,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价钱。 

  冰块是从汤旺河里用冰攒子刨的。刨出来后,还要修整成方型的,差一点也不行。冰棍厂将收到的冰块放到一个用高高的木版围起来的大坑里,那坑里都是用于保温的锯末子。坑很深,冰块就放在坑底下。这个办法很管用,到了秋天冰块都不会融化。那些冰块就是用于做冰棍的,当时经常去偷看,可总搞不明白,怎么冰块就能变冰棍?这个答案直到大学期间,学的普通物理,才知道那是“渗透压”的原理。

  到了夏天,和小伙伴们会想方设法的去偷冰块。虽然成功的机会很少,也有侥幸的时候。往往出来时是满身的锯末子,小手里小心奕奕的捧着冰块,尽管手被冻得发红,也不忍心丢弃,然后就是急不可待的咯蹦——咯蹦的啃起来,同时惹来周围很多小朋友们羡慕的目光……那情形,现在回想起来,肯定是非常的滑稽可笑. 

  虽然是三分或者五分钱一根的冰棍,在那个年代里,也不是能轻易吃到的。 

  三分钱的是用糖精做的,不太好吃。而五分钱的是用糖和牛奶加工成的,非常好吃。偶尔能吃到一根五分钱的,总是吃不够,总在盼望着能再吃到下一根。 

  父亲的工资在我的记忆里,始终是四十七块八毛“拐”,那个拐字,听了很多年,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都十多岁了,才知道“拐”就是七的意思。父亲要用这点薪水养活全家六口人,加之母亲不知道节省,我家生活很拮据,一般也就很少有机会奢侈的吃一次冰棍了。

  其实,当时多数人家都是和我家同样的窘境,甚至不如我家的也不在少数。 

  邻居家从“西钢”来了个亲属,他用两元钱买了整整一壶的冰棍请邻居家的四个孩子吃。最小的是个小女孩,当时也就6~7岁的样子。看着她们能有那么多的冰棍吃,正眼馋的时候,发现那个小女孩脸突然变白,浑身发抖,接着就倒地抽搐起来。最后被送到了医院抢救。原来,她家也是很困难,平时很难吃到冰棍,所以当时是拼命的吃,结果冰棍吃多了,体温急剧下降,差点因为吃冰棍丢了卿卿小命……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在那个时代会发生! 

  卖冰棍的人好象是固定的,因为,在许多年里,总是那么几个人在卖,而且都是老太太。

  她们一般是推个小四轮车,车上装四个或者六个壶,壶里装的是冰棍。那种壶很特殊,现在早已经绝迹了。类似保温壶,只是很大,壶嘴也很大,以便于装取冰棍。每当卖冰棍的老太太打开壶盖的时候,总能清晰的看到里面很多的冰棍,总是谗的不得了。经常幻想着能将那一壶冰棍都买下来. 

  再往后,我和弟弟以及小伙伴们经常拣废铁(基本上是偷的)卖,卖几元钱的时候经也常有。有了钱,也就有了机会多吃冰棍了。为了少花钱和不花钱,就和那些兜里也有几元钱的小伙伴们协商出一个“损招”来——大家一起将老太太的几壶冰棍都买下来,然后看谁吃的最少,最少的那个小伙伴要将兜里的钱都掏出来给老太太,如果不够,再由其余的人平均摊派。这个方式,我们叫其“包葫芦头”。 

  能想象到,为了不多掏钱,小伙伴们是抢着吃,拼命的吃,虽然没有发生邻居那个小姑娘倒地抽搐的现象,被冰棍冻得瑟瑟发抖的事情是屡见不鲜。还有掏光了兜里的仅有的几元钱后,哭鼻子的大有人在……在那个时候,尤其对没有收入的孩子们,一元钱都是很大的一笔费用。然而,没有同情,也没有后悔的,有的是幸灾乐祸……孩子就是孩子,能将冰棍吃个够就满足了,其它的不愿意考虑,也不会考虑。 

  虽然我和弟弟从没有输过,因为吃冰棍吃的太多的原因,我得了个怪毛病——吃冰棍,特别是吃急了就头痛。估计就是那时占小便宜的结果. 

  就象土豆、小火车等……都能代表当时林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情结,冰棍也同样的能唤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无论是快乐和悲哀的。 

 没有花花绿绿的各种小食品,也没有时下留行的各种饮料,来了客人或者节假日里,能奖励孩子们的方式,就是买根冰棍……对于孩子们,这就很满足了。 

 有几件事情总是想起来很感慨. 

 有名学生在毕业多年后才见到老师也就是父亲后,马上去买了几根冰棍送给父亲。而父亲没舍得吃,拿着那些冰棍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让我们兄妹吃——但是,到家后,冰棍已经化的就剩下杆了,父亲看着几根冰棍杆直后悔,连连叨咕着——我走的太慢了,太慢了! 

 上学时,每当有要好的同学谁买了根冰棍,都是先让好同学咬一口,十几个同学咬到最后,往往剩下没多少了.没有嫌弃,也没有在意的,因为下次抡到自己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吃法。那种感情,那种发自内心的表达方式,现在的孩子们是永远的也不会有的,也永远的不会理解了. 

 有位卖冰棍的老太太让我经常想念着——她长的慈眉善目的,每天总是乐呵呵的。在我们家的下坎住,每次推着她的小四轮车,在劳累了一天后,吱纽、吱纽的往坡上推的时候,只要我和弟弟能碰上,就帮她往上推,到了坡上,她都会拿出两根冰棍奖赏给我们,虽然多数都是已经融化的.要知道,她平均一天也就能赚一元多点!再后来,我还知道,冰棍厂有规定,只要是化的还没剩光杆的时候,是可以回厂里兑换或者退回的。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她是故意给我们兄弟两个留下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