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歌声感动父老乡亲 - 记彭丽媛 (图)

(2008-11-06 13:18:30) 下一个


彭丽媛的老家在山东郓城。她出生时,父亲是县文化馆的馆长——高中生、有文化、能创作。母亲是县剧团的主要演员。因此彭丽媛从小就常跟着父母看文艺演出,在艺术上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在她14岁那年,她报考了山东艺术学校。1981年初,彭丽媛到广州参加“羊城花会”演出。在下榻的宾馆她遇到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凌。这一次的偶然,使彭丽媛有机会得以在国家高等学府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深造。

1984年,彭丽媛调入总政歌舞团。这时她有着双重的身份——学员兼演员。她在学习和演出中疲于奔命,尽管当时她已经名声鹊起却总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刻苦攻读,扎实地练声、练基本功……彭丽媛生性好静,不喜欢热闹。原先她的同事不知道,常拉她去参加个聚会派对什么的。可日子久了,他们就发现叫不动她。

可她也有主动找“事”的时候。她身边有位老职工,生活拮据,每天都是馒头就咸菜,有时甚至拿馒头蘸酱油吃。彭丽媛看在眼里,惦在心里。因此,团里发东西,她常常是刚领到手的鱼、肉转身就送给了那位老师傅。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平日繁忙的彭丽媛得空在家包了些饺子,也没有忘这位老师傅,年夜还给他端去了一大碗……

彭丽媛在生活中做人的准则是:与人为善,用平和的心理对待世上的万事万物。但她没有少得罪人。因为与她毫不相关的人和事,她认为不公道,也会挺身而出。有一回,人们在议论一个不在现场的人,她听后,站出来跟他们争辩:“这人没你们说得那么坏,他还有他的优点。不能这样待人,做人应该善良一点!”

彭丽媛上音乐学院期间,家里并不富裕。她每月有52元,要拿出40元钱资助家里。在学院的几年里,正在长身体的彭丽媛一日三餐只吃五分钱的菜,久而久之,食堂的大师傅们都看不下去,头顶桂冠的彭丽媛,竟俭朴到如此地步。零食,她从不看,好吃的东西从不买,实在谗了,就想:等以后有钱了,我天天吃荷包蛋。

尽管生活艰苦,为了不影响学业,她从未动过赚钱的念头。几个单位邀她演出,都被她婉拒了。有一回中唱公司为她录了一盒磁带,付给她800元劳务费,她说:寄到学校去吧,我是学生,给报酬也应给学校。结果按学校规定只拿了150元钱。她说:“钱是身外之物,可有可无,不可能随你一生一世。”凭着彭丽媛在当今歌坛的地位,金钱似乎垂手可得,但她还是推掉了很多机会,她说:“因为我是军人。”

去年八月间,她作为总政慰问演出团的成员,来到了抗洪前线。在亲眼目睹了战友们与洪魔的艰苦战斗,她流泪了,说:“十几年前,我上过老山前线,目睹我们军人流血、牺牲,战友们那种彻底的、惊心动魄的奉献,净化了我的心灵;今天在抗洪一线,再一次体会到了战友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我很感动,在这里自己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净化。”

彭丽媛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部队文艺工作者,她说:“真挚的战友之情,火热的军营生活,都是我歌唱的力量和源泉。”
编辑本段 回目录
彭丽媛 - 艺术道路

彭丽媛的艺高德重在中国深入人心,是拥有听众群最多的歌唱家之一。她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乡亲》、《珠穆朗玛》、《江山》、《世纪春雨》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在海内外华人中广为传唱。

彭丽媛多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曾获“文华奖”、“梅花奖”、“中国金唱片奖”、“国家音像大奖”等国家级大奖和国家级声乐比赛大奖。并荣获由65个国家参加的第二十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声乐排名第一位。

1990年,彭丽媛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新加坡举办了大型独唱音乐会,时任新加坡总理王鼎昌先生前来观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多次代表国家到世界各地访问演出,足迹遍布50多个国家。她努力把中国歌剧和中国民族声乐推向国际舞台。

由彭丽媛主演首演的歌剧有:《白毛女》、《党的女儿》、《悲怆的黎明》、《木兰诗篇》,参加制作并演出的中国歌剧经典唱段有:《小二黑结婚》、《江姐》、《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红珊瑚》。

彭丽媛的歌声遍及祖国的每一个城市和山村,曾50多次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在边疆海防、军营哨所、贫困山区、雪域高原以及工农业生产和科研第一线,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歌声。她的艺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歌声献给人民,是彭丽媛的毕生追求。

2005年9月应“联合国成立60周年”组委会之邀,在美国纽约著名的林肯艺术中心首演中国歌剧《木兰诗篇》,大获成功。并荣获林肯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颁发的“杰出艺术家”奖。彭丽媛良好的音乐内涵和学习音乐二十多年的基本功底,使她的演唱挥洒自如,她将继续对民族声乐进行研究与探索,使自己的演唱艺术更趋完美。
编辑本段 回目录
彭丽媛 - 幸福婚姻

彭丽媛15岁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专部,18岁参军到总政,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攻读大专、本科直至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我国声乐专业最高学历)。她是国家一级歌唱演员,全国政协委员。

20余年的舞台生涯,彭丽媛为什么总是光彩照人,有什么秘诀?她坦言说:“这跟我的家庭有关,如果我的婚姻不幸福,心有磨难的话,我能有这个光彩留给大家吗?”对事业对家庭的观点,彭丽媛的态度很鲜明:“一个女人,事业和家庭都很重要。若叫我为事业,不要家庭、不要孩子,我觉得不可以理解。家庭是女人的靠山,是平静的港湾。我的家庭,同所有老百姓一样,是一个普遍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他曾当过8年农民

原来,彭丽媛自认为熟悉农村生活,吃过不少苦。可未想到,习近平经历过的生活比她更苦。彭丽媛说:“他曾在农村当过8年农民,连肉也吃不上。有一次,生产队好不容易发给他几斤猪肉,他拿起刀,割下一块生肉,就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边吃边说:“真是太香了!”

最初,习近平是在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任当时的国防部长、政治局委员耿飚同志的秘书,后来下放到河北省正安县。1968年,又下放到陕西省延川县一个名叫梁家河的小山村插队。

一到晚上,村里的老百姓就爱跑到习近平的土窑里,听他侃大山。习近平给父老乡亲讲大山外的世界,讲古今中外的事。村里人深深地爱上了他,老老少少都喜欢找习近平聊天。

习近平酷爱学习,白天干活一整天,深夜还要在煤油灯下读书,读那些砖头一样厚的书。

1972年8月,插队知青习近平作为积极分子,被延川县抽调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路线教育。1973年冬天,习近平提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社员到寨子渠打坝,当时天寒地冻冷得受不了。打坝,河渠里冰块很厚,不处理掉,坝基不稳,春天一融化,坝就塌了,会劳民伤财。工地上,飞近平做了下渠挖冰块的动员,可是寒冷刺骨,社员们没有行动。习近平二话不说,第一个跳进冰水里往外搬冰碴。干了一阵,群众感动了,纷纷脱掉棉袄、棉裤下水干了起来。

习近平带领社员们白天干晚上战,给村里打了十几个土坝,治理了好几条烂沟。习近平还给社员们大办沼气,解决烧柴问题。当时,陕西省政府有关部门曾专门到梁家河召开推广现场会。

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读清华大学,临走时,家家户户都请他吃饭。走的那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排了很长很长的队送他上路,送了十多里,社员们还在送。习近平哭了,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就在这里扎根农村一辈子。”一个和他非常要好的青年农民大声对他吼:“你快走,你上了清华大学,我们就有条件去北京,要不然去北京没有人管我们的饭。为了我们将来看北京,你非得走。”之后,送行的社员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些。但十几个年轻人一直步行60华里送习近平到县城,晚上又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第二天,习近平带着社员们到相馆照了纪念照。

那是山里人第一次照相,用了5.50元钱。习近平付钱时,社员不让,你三角他五角就凑够了。

他既是夫君,又是兄长朋友

有的人朝夕相见相知甚浅,有的人初见一面就相见恨晚。彭丽媛和习近平就属于后者。本来,彭丽媛最不喜欢那种媒妁之言介绍式的恋爱婚姻。她想象中的爱情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浪漫。在她的心灵深处,意中人既有清贫的书香之气和质朴无华,又有寒门天才的自信与傲骨。然而,她自己也没料到,命运安排给她的伴侣却是一个高干子弟——其父习仲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本人当时任厦门市常务副市长。

1986年底,朋友给彭丽媛介绍了个对象。当听说此人在厦门工作时,彭丽媛说:“两地分居怎么办?”她本不想接触,但听朋友说此人“出类拔萃”时,才答应见见面。

见面当天,彭丽媛故意穿条大军裤到朋友家中。她有意考验一下对方是否只重外貌。一见面,彭丽媛心灰意冷,对方土里土气不说,还非常显老。谁知那人一开口就吸引了她。他不问“当前流行什么歌”、“出场费多少”之类,开口便问:“声乐分几种唱法?”彭丽媛回答后,他又问:“很对不起,我很少看电视,你唱过什么歌?”“唱过《在希望的田野上》。”他“哦”了一声,“这歌我听过,挺好的。”也许这就是心有灵犀。女友在楼下喊她,她没有走。她不仅同他谈了很久,还和他约定了下次“不见不散”。彭丽媛说:“当时我心里一动———‘这不就是我心中的他吗?他纯朴又很有思想。’后来他告诉我,‘和你相见不到40分钟,我就认定你是我的妻子了’。”

第二次握手,两颗心更加被对方强烈地吸引着。他为她的执着、纯朴、善良而倾心;她为他的深刻、坦诚、顽强、也为他的事业心而倾慕。习近平坦诚地告诉她:“我从事行政工作,很可能一天十几个小时都不能顾及家。”彭丽媛说:“事业搞好了,家庭才能搞好,两者相辅相成。”谈历史,谈现在,谈中国,谈国外,谈生活,谈追求。临别时,他深情地对她说:“虽然我们都受过很多苦,但是我们都保持了原有的纯真和善良,希望再次相见……”

彭丽媛在心头默默地以心相许。后来,家庭出现了一些阻力。彭丽媛的父母不愿女儿嫁给高干子弟。他们认为高干子弟中不乏纨绔子弟,不想攀高结贵,更不愿女儿受委屈。习近平安慰彭丽媛:“我父亲是农民的儿子,很平易近人。我家的孩子找的都是平民的孩子,况且家庭不能跟我们一生,我会向你父母解释清楚的,他们会接受我的。”

1987年9月1日,彭丽媛和习近平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当时,身在京城的彭丽媛接到远在厦门的习近平的电话,几句话商定后,她到单位开了张介绍信,坐上飞机直飞到厦门。一下飞机,习近平就带着她到照相馆去拍结婚快照。负责结婚登记的工作人员登门服务,到家里给他们办结婚证。接着习近平给市长汇报,市长立即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发出电话邀请:“晚上7点,集合吃饭。”

7时许,新娘新郎准时恭候,迎接客人。市政府秘书长先到,他认出了彭丽媛。秘书长与习近平握手时不解地问:“她怎么来了?”习近平说:“她是我爱人。”同事们陆续来了,望着墙上的大红“喜”子,再相互瞧瞧,都有些纳闷。习近平又忙着介绍:“这是我的爱人彭丽媛。”这下热闹了,“好你个老习,你真能当保密局长了。”“搞得我们喝着喜酒还不知你和谁结婚……”

新婚第四天,彭丽媛飞回北京参加全国艺术节,接着又出访加拿大、美国。新婚后的第一次小别就是两三个月。

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彭丽媛人在北京,而丈夫习近平先是从厦门市副市长岗位上调任闵东宁德地委书记,后调任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2002年11月又调任浙江省委书记。“牛郎”和“织女”总是这么一南一北地生活。有时彭丽媛好不容易回去一趟,习近平又下乡或开紧急会议去了。而她回去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天,回去了,常常也是她一人在家。

女儿像他,也和他最亲

他们工作性质不同,但相互之间总能找到契合点。他搞行政,她当歌手;他研读政治、哲学书籍,她博览艺术、文学书。习近平对彭丽媛不仅有丈夫的体贴和照顾,还有着师长般的关怀。“或许是年龄差的缘故,他待我如同小妹妹。我认为他是女儿心目中最称职的父亲。近平很辛苦,心里牵挂着千家万户,哪里顾得上自己?有时我去看他,他还要把会议、下乡往后推,就为了有时间和我在一起。我觉得太麻烦他了,就很少回去。一回到他身边,我就给他做可口的饭菜,调剂一下生活。”像普遍妇女一样,彭丽媛也操持柴米油盐,上街买菜。

彭丽媛怀着平常心过非常平凡的生活,她从不将台上的感觉混同于台下的感觉。“近平回到家中,我从没有意识过是什么领导来了,他在我眼中,只是我的丈夫!我回到家,他也不会想什么明星、名人来啦,在他眼中,我就是他老婆!”习近平面对彭丽媛总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彭丽媛拿到硕士学位那天给习近平打电话,他在电话那头说:“是吗?”彭丽媛问:“怎么不祝贺我?”他说:“有什么好祝贺的?我这里有一大批硕士,还等着分配工作呢。”

习近平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每次彭丽媛到他那里,他从不声张,很多可以携夫人一起前往的场合,也都不让彭丽媛参加,说:“成天带着老婆,别人会说闲话,影响不好。”习近平对彭丽媛的要求更是严格,他曾与她约法三章:“我是党员干部,你可不能走穴。”彭丽媛严格遵守。

“近平是个很好的人,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摆架子。他的同学有的出国成了富翁,他有条件出去,但他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做人民的公仆。所以,我不仅爱他,还可以说是崇敬他。有时候想,我应该时时刻刻在他身边,但他不愿我这样,希望我在艺术的山峰上继续攀登。”

因为晚育,彭丽媛的女儿比妹妹的孩子还小。1992年,彭丽媛临产的日子里,习近平也不能陪伴她。为了工作,他依然三天两头下乡。那段时间宁德地区遇到强台风的袭击,习近平去了抗洪抢险第一线,整整三天三夜都没回家,更不用说到医院探望彭丽媛和孩子了。

说起孩子,彭丽媛非常动情:“当初,我希望生个儿子,近平却希望生个女儿,结果还是他如愿了。看着他和女儿在一起时喜滋滋的模样,我怎能不乐在其中?女儿很像他,也和他最亲。我带她时,她老是调皮捣蛋,可是一跟她爸爸,她就乖得像只听话的小猫。”

他们的女儿小名叫木子,大名习明泽。“希望她将来清清白白地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说完,彭丽媛露出了母亲的满足与自豪。

对普通人朴实的爱

这些年彭丽媛不论到哪里演出,《父老乡亲》总是她必定要唱的歌曲。

对这首歌,不论彭丽媛演唱了多少次,不论听众听过了多少遍,彭丽媛每次声情并茂地演唱时,总是能激起雷鸣般的掌声。有一次,彭丽媛随京九文化列车到京九沿线慰问演出,来到了焦裕录任过书记的河南省兰考县,面对露天演出现场密密麻麻的近20万勤劳的普通百姓,彭丽媛百感交集,她深情地唱道:
“啊,父老乡亲,
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那是一个多么热烈感人的场面啊——台上是彭丽媛声若金钟的动情演唱,台下是20万善良百姓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鼓掌,这种情景交融的宏大场面,让彭丽媛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一曲唱罢,20万善良勤劳的老百姓仍旧沉浸在那份浓浓的情愫之中,他们把彭丽媛当成他们最亲近的人。当她回到宾馆,当地一位宣传干事递给她一包用透明塑料袋装着的十二个馒头,那是一包抹了蛋清的形象逼真的十二生肖小馒头。

原来一位老农知道她要来演出,便专程找到宣传干事说:“请设法把这包馒头交给彭丽媛。”

这位干事感到奇怪:“彭丽媛怎么会要这样的东西呢?你还是自己拿回去吧!”

老农着急地表白:“我从报纸上看到她喜欢这样的东西。这是我春节时做的,一直保存到现在,你一定要替我交给她,以表达我们的一点心意,她的歌太让我们感动了。”
面对观众如此的厚爱,彭丽媛的心沉甸甸的。这样的事情经历得多了,她便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凡是想跟我拍照、让我签字的观众,不管我有多苦、多累,我都要尽量满足他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