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的成名始末
(2008-12-02 03:35:43)
下一个
女作家的成名始末
女作家一夜成名,这一点连她自己也始料未及。
某一天早上女作家起床,突然发现自己的博克被留言和评论塞了个满坑满谷,惊喜之下,差点打倒电脑旁边的咖啡,甚至于当女作家草草查看完留言,跑到晒台上抽烟代替深呼吸的时候,一双手还在抖抖索索地激动着。
女作家这么激动,其实不难理解。她的博克本来像洛阳过气的歌舞伎,门前冷落鞍马稀。如果哪张帖子点击率超过两位数,那一定是女作家自己得意得不得了的心血之作,恨人家不识货,只有伪装蒙面客,不停地自敲自门,制造歌舞升平的假象。贴子下面偶尔有个把留言,也大多是些熟脸朋友礼节性的拜访;或者其他博克主人路过,心不在焉地吹捧几句,表示同道中人,愿通声气。那些人的名字本身就是个链子,意思无非来而不往非礼也。
写字本来是女作家的副业,女作家深知:自古文人和穷酸总是脱不了干系,所以她每天还必须朝九晚五,为五斗米折腰。不过这一天跟别的日子到底不一样,精神的充实,让女作家如同充足电的电池,春风满面,自信超然,老板娘的恶俗也能够一笑了之了,同事的刻薄也可以置之度外了。下班回家的路上就已经把自己回贴的内容勾勒了一个大概,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到电脑跟前,把那些留言点开,细细咀嚼,再一一回复,或打趣,或冷傲,或态度诚恳,长篇做讨论状,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因为要回的帖子太多,竟然忘记提醒两个孩子停止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孩子们乐不可支地疯玩了一下午,连作业都没有做。
这种情形持续了一段时间。因为女作家住在欧洲,博克却开在国内网站,时差关系,女作家晚上的回复只有等到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收到反馈。这段时间以来,女作家每天早起晚睡,早上忙于读别人的回贴,晚上则忙于写自己的回贴,虽然睡眠少,抽烟多,脸上一片黑气,两只眼睛却是精光闪闪,精神状态处于巅峰,不亦乐乎。
女作家博克里那些留言和评论,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夸奖崇拜的,一种是褒贬参半,态度中肯的,还有一种是冷笑谩骂的,各占天下三分之一。开始的时候,女作家每贴必回,人家夸奖,她就客客气气地道谢,满心欢喜,却满口不敢当;人家中肯,她就摆出虚心讨论的态度,诚诚恳垦地请教;人家骂她,她尽管心头火起,还是大度地作诙谐状,顾左右而言他。后来夸奖的声音越来越小,中肯的人似乎也都开始改信沉默是金,只有谩骂,一浪高过一浪,而且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吵来吵去,浪随风转,变成了前浪打后浪,后浪也不让。
女作家毕竟不是铁人,早起晚睡的日子到底有损健康。这些人吵来吵去,除了提升自己帖子的点击率之外,早就离题万里,好像跟自己完全无关,也插不上嘴去,相当让人气闷。这样气闷了几天,女作家无聊之中,灵机一动,放狗去搜索自己的网名,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自己的帖子早就被转载得漫天乱飞。再回头去看自己的博克,就连原先个位点击率的短浅文章,如今都扶摇直上,直奔四位数而去。
女作家这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成了名人。
网上的名人又被称为大侠。既然成了名人,女作家自忖应该名副其实,有点矜持的大侠样子,不能象以前那样巴巴地每贴必回,叫人笑话小家子气。何况女作家的那些回贴,有相当一部分是精彩的妙论,写新作品的素材,白白浪费,岂不可惜?
女作家决定不理睬那些回贴,把回贴的时间,拿来写新东西。不过让她苦恼的是,自己每次文思如潮,基本上都是在开车的时候,女作家是个健忘的人,从开车到上网的这段距离,她纷飞的思绪至少已经有一半随风而逝,那些连珠妙语,也早已磕磕巴巴,变成前言不搭后语。
女作家思量之下,去买了一个录音机放在车上,每逢灵感来访,随即按开录音按钮,随到随记,以防疏漏。女作家有一幅忧郁深沉的嗓音,晚上重温车上的灵感时,那幅嗓音还会给女作家带来意外的灵感,真是一箭双雕。但是在外人看来,女作家开车的样子非常惊人。经常路上和女作家迎面而来的车辆司机,看到车里这样一个黄面孔女人,一边目不斜视,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以为她是在施什么神秘东方大法,或者发了失心疯,好奇回头,不免歪了方向盘,撞到路边保险杆上去,或者忘记踩刹车,闯了红灯。不过这些女作家都不知道,她忙于在自己的灵感里游弋,如鱼得水。
女作家成名以后,慢慢开始收到一些出版社和杂志编辑的留言。出版社编辑大致上说:我社计划为阁下结文成集,将阁下之大作公诸于世,方不埋没阁下金玉之质。女作家又惊又喜地去信询问细节,迅速收到编辑回信,长篇大论地夸奖她的才情文思,然后抱怨人心不古,文学被当成儿戏,让女作家大有天降大任的使命感。最后笔锋一转,说世道艰难,请女作家为文学做一点应有的牺牲,自己拿出钱来做第一笔印费的投资,并保证此书一出,谁于争锋?何愁前路无买主,银子定然压死君。
杂志社编辑相对实惠一些,虽然也说要刊登女作家的文章,不过“限于本杂志篇幅与主题,欲对贵作进行以下修改”,下面还举例列举了一二三四的具体手术方案。
女作家的文章虽然写得浪漫狂野,本人却也有相当实际的时候。出名出得太突然,时间又短,仍然缺少一点底气,而且近期刚刚回国度假,看到书店满坑满谷的新书,很难为自己找到一个被银子压死的理由,出版社编辑的建议自然不予采纳。但是女作家虽然实际,同时又是自认思想深沉的人,看看自己文章被杂志编辑砍头去脚,面目全非,十分不忿。何况女作家家境殷实,写字纯属上层建筑,精神需要,并不指望拿字换钱,她肚子里把杂志编辑许诺的人民币换算成欧元,认为这点鸡骨头,还是嗟来之食,不吃也罢。所以也算了。
这时候女作家的博克起了一点变化:女作家的新作品,渐渐地回贴越来越少,点击量自然也直线下降。女作家开始以为自己疏于回贴,冷落了读者。于是捡出几张顺眼的回贴认真做答,不料这个行动并没有鼓励起多少士气,甚至于最后女作家回天乏术,又回到每贴必答的状态,也仍然没有能够手到病除,起死回生。
女作家是个聪明人,对于自己肚子里那一滴半滴墨水,本来是心中有数的。但是即便是个文盲,凑巧说出几句似是而非的话来,被别人无意听到,以为是至理名言,从今后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突然变成哲学理论的先河。再有定力的文盲经过这样的吹捧,也很难再怀疑自己乱世高人的地位。那些在她的博克上留言的人,有些是追随大流,反正马屁拍不死人,正好路过,夸奖几句,不过是个顺水人情,其实对于女作家的大作只是草草描过一眼,以便抓到一言半语,证明自己真正到此一游。大部分人是看热闹的,这里面有些人干脆对女作家的大作连瞄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他们就是冲着那些谩骂的回贴而来。网上骂人,不伤身不损肾,又不会得罪身边的熟人,妨碍自己涨工资包二奶跳槽下海升官发财,所以非常有利心理健康,目前中国人还没有看心理医生的习惯,其实只要网络博克论坛存在,中国人也永远不需要去看什么劳民伤财的心理医生。
所以真正仔细看过女作家文章的人少而又少,一类是真心喜欢她的,另一类是实在讨厌她的。女作家虽然是个聪明人,再聪明的人,对于自己的文章,总有点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觉。但是同样是一个娘生的孩子,她最初成名的文章,还算老老实实,言之有物。喜欢她的人,觉得她诚实,讨厌她的人,却怀疑她做作。一篇文章,让人看出几种感觉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无奈女作家的才情,不过是一池子浅水,太阳底下多晒几天,也就蒸发殆尽,要想他不干掉,必须从其他地方引流入泉,进行人工浇灌。但是女作家住在欧洲,生活平淡,性格呆板,既没有机会红杏出墙,和哪个名人弄点风流韵事,又没有胆量上几张写真照片,吸引读者眼球,所以这人工浇灌的源头也就断了。何况女作家从来自诩是个有思想的人,要献身伟大小说的创作,哪里屑于干这样无聊的事情。
因为没有新鲜材料,女作家只能拿些鸡毛蒜皮来作为贩卖思想的包装,一来二去,篇篇文章大同小异,跟小学生命题作文无异。曾经喜欢女作家文章的人,看她江郎才尽,为她惋惜,也不好多说,只能沉默地离去。讨厌女作家的人,目的既已达到,正好甩着手站在旁边看笑话。那些随大流的人,绝大部分也是在网上写字的,打哈哈就像伸出去准备邦交的一只手,对方却迟迟不来回应,早已经拂袖而去了。
如果把读者比喻成水,如今作家这只船,大概是特殊材料制成,风平浪静的时候他可以摇摇晃晃,洪水滔天正好水涨船高,最怕的是这水突然退潮,它的唯一命运就只剩下搁浅了。女作家的朋友退去了,敌人退去了,朋友和敌人的朋友敌人们也退去了,热闹不再,看热闹的人也不再。女作家变成了那只搁浅的船。
女作家万分失落。
万分失落的女作家思前想后,要为自己的搁浅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来。找来找去,觉得原因还是出在网络和时代身上。这个时代节奏太快了,每天互联网上都有成百上千的新面孔出现,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性,连那些妙龄美女的写真日记都无法长久吸引众人的眼光,何况自己这样一个严肃的文学创作者呢?自古圣贤皆寂寞,曲高和寡,好在自己已经拥有一批志同道合的网友,从今往后,就真正地为自己写作吧。
不过这种大道理,和其他大道理一样,向来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写字既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回贴和点击率起码可以起到某种精神平衡的作用。以前女作家没有成名的时候,对于这种精神平衡的要求不高,后来一夜成名,可惜时间太短,还没有来得及修练到看破浮世虚名的境界。好像一个吃了几天好饭,对大鱼大肉还没起腻的人,突然断了荤,实在涝得慌。何况女作家以前不理睬回贴,并不是说不读回贴,对于一个网上写字的人来说,点击量和回贴就像鸦片一样,沾上就会上瘾。实际上,那些回贴正是刺激她灵感的神丹妙药。如今这灵感的源泉眼看着指日可断,女作家心头着急,更加写不出东西来。
和很多写手一样,女作家除了在自己的博克上写字,也经常到一些论坛上游逛。论坛和博克相似,不过博克更象独家小院,性格集中,角色也单一。而论坛好比一个社团,上面各色人等,来来往往,各有各的扮相,各有各的功用。这些人里面有一些高人,他们出现的时候,总是四平八稳,淡泊宁静,很像世外高僧,或者藏匿于市的鸿儒修士。如果单纯客观地看上网的人,不论外形穿着的话,他们每一个人上网的时候,基本上大同小异,无外乎是某一个坐在电脑跟前不停按动鼠标和键盘的人。但是网络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就是想象力,女作家既然会写小说,想象力是不缺的,所以当她开始和高人中的一个进行讨论的时候,她就从电脑跟前的那个面无表情的女人身上走出来,变成了一个轻愁浅恨,满怀迷乱的羔羊,同样的,那个高人也就以白衣修士的翩翩面目出现了。
高人之所以是高人,有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他们的话总是点到为止,让你有回味和思考的余地,否则他们就跟咨询公司的雇员相差无几了。白衣修士弄清楚迷途羔羊的意图,丢下一句话:要学会对自己心怀慈悲。然后飘然离去。
女作家正在琢磨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真实生活里出了一件大事:女作家的小女儿不慎感冒,女作家一边觉得感冒不是大病,扛几天就会好的,另一边忙于写字,也懒得带孩子去看病。不曾想女儿的感冒愈演愈烈,到最后发展到肺炎,耳部细菌感染,住了一个星期医院不说,一只耳朵差点失聪。
女作家的丈夫早就对女作家没黑没白泡在网上的行为颇有微词,如今出了这件事情,更是点破了责怪她,言语之中,认为没有利益可图的东西,做起来本来就是浪费时间,何况连孩子都不顾,这日子怎么过得下去?
女作家痛定思痛,决意封笔。无奈写字也是一种瘾,一旦染上,要戒掉,并不比戒网戒烟容易。女作家坚持了几个月没有上网,等到孩子病好,家里一切又恢复正常之后,没忍住,有一天,又打开了自己的博克。
让女作家失望的是,自己的博克灰尘满布,她不在的时候,除了两三个挚友来问候过一声之外,其他的,和自己离开的时候相比,竟然毫无变化。可见在网络上,要被人记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女作家感叹了一番之后,安慰自己:其实仔细想一下,肯到网络上来露面的人,有几个是表现力弱的呢?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里,除了自己,哪里还有地方容得下别的主角。
博克的留言箱里躺着唯一的一封私人留言,来自某个不知名的出版社。女作家被冷落久了,虽然有过教训,对于这样的信件还是非常感恩戴德,马上写了回信。出乎意外的是,这家出版社的编辑很快一通越洋电话打到她家里,跟她很认真地讨论出书的问题。
女作家不需要出一分钱,但是女作家对于编辑选中的作品,要做一定程度的改变。而且出版社有意继续为女作家出书,长期合作,不过书的内容,必须由出版社决定。
女作家很明白改变下面的意思,也很明白什么叫做选定内容。想到那些长期交换思想的网友,以及自己的傲气,女作家非常为难。她向来自诩为一个严肃的写手,如果接受出版社的条件,那么她将和自己曾经不齿的作家们站在一起,出几本花花绿绿的书,卖给爱情中风,青春感冒的小女孩,作者的名字永远不会被人记住,以后也不会为人提起。但是如果不合作,她就不会被人忘记了吗?在网上,她的名字早就不再为人提起了。出书至少意味着经济上的收入,哪怕收入的只是人民币。
高人不是说过吗:要学会对自己心怀慈悲。女作家想:同样是被遗忘,与其一无所得,不如赚多少算多少。宽容自己吧,退一步,海阔天高。
没过多久,女作家的第一本书出版了,这本书收集的是她经过修改的旧作,名字叫作“芳心掠影”。她的第二本书,正在进行之中,书名已经定了,叫“浮世情仇”。这本书的内容是由出版社选定的,要写海外女留学生的爱情生活。女作家第一次接触这种题目,下笔之后,竟然写得十分顺手,情节香艳熟络得让她自己都要脸红。她决定,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要换一个笔名。
女作家现在很忙,忙出版社的新命题小说,还忙着看外文畅销书,好悄悄偷几个中国读者不知道的情节去改头换面。女作家目前的生活很好。她的第一本书卖得不错,据说还要再版。除了写书,女作家还在一个杂志开了专栏,题目就叫“我在欧洲做家庭主妇”,两个星期出一版。人民币支付的版税稿费折换成欧元之后,虽然不多,却绝对不算太少。女作家的丈夫不再反对她写字,他们甚至请了一个钟点工来打扫房屋,整理花园,好让女作家安心写书。如果第二本书也能卖到这个成绩,第三本书,第四本书…,也许很快女作家就可以辞职在家专门写书,那她就再不用着急学校放假孩子没人照顾,也再不用担心失业找不到工作了。
女作家现在很有名气,不过她的名气已经从网上转移到了网下,多数网上的人对她是不屑一顾的。现在她已经不写博克了,偶尔上网,也是去论坛和别人的博克看看,以寻找写作素材。有时候她看到那些勤奋认真的写手,心头有一点失落。对于她来说,以前那些夜以继日和别人讨论严肃文学,心头朦朦胧胧要书写伟大小说的日子已经恍若隔世。真实的社会才会让人成熟,女作家原谅了自己才情粗浅,所以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目前的生活。
要了解自己,也要学会对自己宽容。女作家这样对自己说。
呵呵,同为网络沦落人啦
很刻薄是吧?呵呵,今天上班没事翻出来的,因为前几天看见这里几个女作家打架,女人打架,男人邦架,旁边帮腔的,看热闹的,叫好的,起哄的,十分热闹,有趣得紧,就把这个陈年旧帐翻出来,贴到原创去,果然不出所料,没人搭理,有趣:)
其实作家这个概念早就应该重新定义了,在一个识字不普遍,话语权被少数人掌握的时代,作家属于精英和思想的代表,但是,在一个信息时代里,作家不过是跟工程师,医生什么的差不多的一项职业而已。对于网上写字的人来说,也就跟音乐发烧友,球迷什么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