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豆秸同学的“聊天”有感
(2008-10-12 02:49:27)
下一个
豆秸同学是我的老战友,老朋友们一定猜到了他是谁,呵呵。想当年我们两个在某处摆擂台写小说,那是何等快乐的时光啊!同契的朋友们能够一起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是难得的缘分,这也是斑竹秘书开这个群组的初衷吧。
豆秸同学功力深厚,我最早的时候心里还不是很服气,以为他的写法有时候过于保守,未免有些老生常谈的嫌疑。可是过了这两年,再来读他这篇旧文,从心底里感到佩服。建议豆秸同学把他以前那些小说拿出来在这里也贴贴,新旧朋友们重新谈点看法。
我在网上看人写小说,经常有这样的想法:小说不应该是这样写的。但是具体怎样写,我也说不清楚。其实,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小说所对应的群体也不相同。我以前认为小说如果只是具体地塑造人物,讲故事,还不如去拍电视连续剧。用传统的手法写小说,就像古典写实派画家的画一样,在今天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现在不完全这样想了,我的想法改变来自于有一次跟一个德国朋友聊天,聊到这个话题,她说:你看,简奥斯丁笔下的那些人,今天你在生活中还可以找到原型。这句话让我回去思考了很久。我想她的话很有道理,其实小说本身就是借助某个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没有人物不行,没有故事也不行。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去讲故事,去塑造人物?
不完全这样想就是说我对于怎样写小说的观点仍然有些没有改变的地方。我的观点不变的地方,是我认为文学以及艺术是有阶级性的,其实说“阶级”有点太大了,应该说艺术是有群体性的。社会发展到今天,个性越来越突出,对于群体的划分越来越细。艺术本身就是人类思想的反应,有什么样的群体,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当然,你要有那份功力,按照托尔斯泰的写法,照样可以永垂不朽。不过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票友来说,时间上经济上都办不到,而且要修炼到那一步,有没有那样的天分造化,先要打个大问号,呵呵。
王小波说:小说应该写得好看。什么是好看的小说?对于我来说,是“边城”“倾城之恋”“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当然还有“黄金时代”。你可以把我归类于小资这个群体,因为这些小说,都是比较小资的作品。这些小说的共同点在于,除去故事本身之外,他们让我在阅读之间真正享受到了文学的美感。他们的架构,有视觉深浅;他们的文字就像音乐,有颜色的音乐,然而毫无定性,不坐实,却能直达我的内心深处。读这些小说,让你觉得时间静止,天地悠悠,你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就像你年幼的时候,懒洋洋地躺在午后的草从中,阳光照耀,你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自己变成了一支蚂蚱,一只蝴蝶,以及远处那朵微风中的蒲公英。
话扯远了,还是回头来说我为什么佩服豆秸同学的这篇旧文章。我觉得,豆秸文章中对人物的细致描写,没有深刻的观察是无法办到的。比方说读到他写的那些抬杠的人,我立刻就联想到自己周围的一个人,不免会心微笑。在前面提到的小说中,无论翠翠,范柳原,白流苏,还是王二,陈清扬,都有他们自己的语气和行为方式,你不会把他们当成林黛玉薛宝钗。我以前认为,人物的种类早就写尽了,没有必要去花那份心思。其实,同样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里,反应不一样,仍然是新鲜的,可以写的。
写完“安妮的画像”,我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走到了一条死胡同的尽头。在技巧,构造和情节上的求新,出奇制胜,一贯是我偷懒的花招。照我自己去看我以前的小说,大部分是花架子,有骨头没肉。豆秸的“聊天”,看似平淡老套,其实平淡老套的东西,要写出这份彩来,才是最不容易的。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去看音乐剧,我照例喜欢那些激昂慷慨的调子,但是我的朋友却另有一番看法,他指另一段音乐说:这么平淡的调子,能够唱得这么齐整,真不容易。朋友是个音乐行家,他本人就是学唱歌的。
豆秸对音乐也很有体会,看他对于合唱独唱的高论就知道。我想,他本人一定属于他文章里“聊天艺术家”那个类型,呵呵。
有兴趣的话,去豆腐庄看看有没有新鲜出炉嫩豆腐http://groups.wenxuecity.com/topiclist.php?gid=651
朴实隽永?我大概无权评论,看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