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水灾和美国的小水灾(中国应如何预防水灾)
(2008-09-24 10:57:27)
下一个
中国和美国的国土面积大致相当,所处纬度也大致相当,比较一下两国的水灾,也许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中国的水灾之频繁,之严重,影响地区之广大,举世罕见。 一旦雨季到来,往往有大面积的省区要“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之中,”这也意味着,无论如何抢险,往往有大面积的地区化为泽国。要命的是,在中国,这种大面积的水灾几乎每年发生,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真是不可胜计。
记得1975年夏天,河南省信阳和驻马店地区连日大雨倾盆,多个水库决口,据说造成数十万人丧生,关于水灾的种种谣言更是纷纷扬扬。水灾过后更是疾病流行,该地区一度成为禁区,不许外地人涉足。不过,封闭的真正原因也许是因为生命损失太大,政府不愿人们知道真相而已。
更早一点的1969年,我回家乡安徽省肥东县乡下务农,孰料次年夏天即连降大暴雨,下得人们人心惶徨,乡亲们开玩笑说是我们把水带回了家乡。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就是在这样一个风雨如晦的日子,从公社传回来的消息说,某处河堤决口,洪峰将在某时到达我们公社。于是我们权衡之下,挑起两箩筐“金银细软”,冒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步行30华里到合肥躲避去了。我们在城里还有亲戚可以躲避一时,但大部分乡民无处可躲,只好留在家里听天由命。
没想到后来我们的村子居然安然无恙。南方多沟渠河汊,又多河堤。洪水到来时,由于堤坝的分隔,有些区域毫发无损,而对岸就可能江河横溢。我们家乡当年就是这种情况。一条还不算小的河流汇入淝河,相成一个三叉口,被三叉口所分隔的三块区域,有两块没入水底,而我们村子所在的那一块侥幸没有决堤。
更早一点的1960年,大水淹到了我们在河南新乡的家里。平地水深三尺,数日方退。
这些是我亲身经历或离我近距离发生的水灾,至于外省市的水灾,上了头条新闻的,更是不胜枚举。
要说到对水利的重视,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传统。大禹就是以治水的功绩而被后人称道。古书上说,大禹疏通百川,使之东流归海,可见大禹治水的大原则是疏导,而大禹也以治水有功而成为舜帝的继承人。然而,从大禹以降,数千年间,何以我们的治水效果越来越差,水灾越治理越严重?
到了美国之后,感觉美国的雨水绝对不比中国的少,但来了近20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象中国那么大规模的水灾,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象中国那样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就连新奥尔良的决堤,也是由于海水的泛滥以及飓风的肆虐,而主要不是由下雨引起,而所造成的财产及生命损失,远不能同中国的相比。
那么,何以美国的水灾不那么严重?
我自己观察,大概有下列原因:
第一,美国的湖泊多。我到过美国不少地区,很多地区湖泊密布,风景宜人。象北方名城明尼波利斯,就是所谓的“千湖之城”。而南方佛罗里达的名城奥兰多,湖泊更是星罗棋布。就连沙漠里的拉斯维加斯,附近都有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工湖,人称米德湖。美国天然湖泊不仅多,而且大,蓄水容量非常可观。美国并不嫌湖泊多,仍然又挖了许多水库。由于绿化好,许多水库给人的感觉就象天然湖泊一样。有这么多林林总总的湖泊,一旦天降大雨,多少水量可以容纳其中自不待言。反观中国,湖泊不仅少,而且小,再加上历代围湖造田,又人为减少了湖泊的数量和容量,一旦天降大雨,容纳不下就毫不奇怪。
第二,美国注意保护植被,森林和湿地(湿地类似于有丰厚植被的沼泽地)。
以湿地为例:不仅各天然湖泊和河流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就连社区内的小块湿地都竖起牌子,严禁人们破坏其植被。我们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北郊的住家旁边,就有好几块大小不等的湿地。湿地具有极大的蓄水功能。这些湿地在雨水多的时候,自然可以调节水量。而这些湿地,都是政府要求开发商开发时特意保留下来的。
2007年,我开车沿着密西西比河从北方重镇明尼波利斯向南部走,沿岸所见到的景象真让人叹为观止。密西西比河的大部分河段,都有一望无际的湿地,灌木丛,树林等屏蔽两岸,经常看到各种水鸟以及其他小动物出没其中,构成一道非常特殊的美丽风景,让人想起唐人所说“漠漠水田飞白鹭,荫荫夏木啭黄鵹”之景觀。密西西比河的河面非常宽阔,正如庄子所说,“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不少河段甚至达到“烟波浩淼,水光接天”的程度,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湿地和树林的面积更要远远超过河流本身的水面面积。这么大面积的丰茂湿地,几乎伴随密西西比河始终,只能用“齐鲁青未了”来形容。其好处是双重的,既可以蓄水,调节气候,又可以净化流入河道里的水,滤掉尘土,使得河道不至于淤积。此外,还可以给各种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地。
而中国呢?我也到过黄河两岸,一道大堤,堤内是黄土,堤外是农田。不仅从黄河上游来的水里的含沙量大,就连河南省等下游地区注入黄河的水,也含有大量泥沙,更加重了黄河河底的淤积。至於小动物,更是影子都见不到,因为没有任何植被。
即使是地处河汊地区的我的家乡安徽肥东县,也没有什么植被,更没有湿地,我连一块都未见到过。
曹操当年赋诗说,“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可见我们中国当年的植被也是很丰厚的,只不过经过多年的滥垦滥伐,只剩下了如今的“黄土高坡”了,令人浩叹。一旦下大雨,只好坐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了。
众所周知,植被厚重,可以调节气候,调节雨量。上面说过,美国的植被好,不仅是因为美国得天独厚,也是美国刻意保护的结果。记得1998年到美国一家大造纸及建筑板材公司乔治亚太平洋公司参观,公司的接待人员说,公司每砍伐一棵树用于造纸或其他用途,就会补栽两颗树,而且保证成活。这样,公司的专用伐木林就会常用不竭。美国的开发商在开发小区时,也会尽量保留原有的林木。
记得当年我开车到密执安州的北部去旅游。因为看到的湖面象海一样,让人感叹,既而联想到这样的大湖美国和加拿大居然有五个之多,而我们中国连一个都没有,颇感上天之不公。 再往前开,发现一路上的森林联绵不断,此尽彼始;一路上的雨水时断时续,无时或停,真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晴一程来雨一程,于是突然恍然大悟,五大湖的水,原来是来源于美国和加拿大丰厚的植被。这些植被,才是五大湖的真正源头! 而我们中国缺少森林和植被,又怎能期望有丰富的降水?
第三, 在美国中西部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小区里往往有一些小湖,这些小湖如果是当初就有的,则开发商就会尽量保留之。如果一片平川,原本没有湖泊,则开发商往往会挖出一些小湖。这些小湖也发挥蓄水功能。一旦下大雨,各个小区里的小湖,草坪和湿地会就地消化很大的水量。
那么,我们中国这方面是什么情况呢?
我老家在安徽,但小时候在河南省新乡市长大,即以河南为例。大家知道,河南省属于北方,属于旱鸭子地区。但就连这样的地区,当年也有许多天然水塘,当地人名之曰“坑”。这种“坑”,基本上每个村子都有,甚至不止一个。比如离我们家很近的孟营,就有“东坑“和”西坑“,水面还不小,岸边的植被,芦苇等还算丰茂。名字虽然不太好听,但漂亮程度同所谓的“湖泊”没有差别。里面的鱼还不少,每天都有闲人垂钓。
其他地方也有许多这样的“坑”。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些坑被一个一个填平。在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下,正不知全国有多少大小湖泊被填平,被缩小。填平湖泊的后果是,雨水无处可去,因而必然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中医治病,讲究调理阴阳,治疗根本。中国的治水,不妨学学中医,学学美国,从根本治理,而不是到处堵来堵去。诚然,中国的国情不同,不能指望和美国一样,但美国的经验,至少有些是可以做到的。古人尚且知道,“川壅必溃,伤人必多。”数千年后的我们,怎么还是堵来堵去?
是到了还我湖泊,还我绿地,还我湿地,还我树木的时候了。真希望中国主管水利工作的各级官员,组成一个水利考查团,由我带队到美国考查,看看美国是如何根治水患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