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谓的成熟,就是在岁月的流逝中, 逐渐感悟到的那些透过悬浮于生活的表象而沉淀下来的最真实而朴素的道理。我把这样的道理称之为生活的原则。
在电视剧《马大帅》播出之前,我一直反感看关于农村生活和农民有关的任何作品。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电视剧。年轻时的我生活在一种浅薄的优越感里。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副教授,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儿,我带着那种今天看起来幼稚愚蠢得可笑的骄傲,穿梭在追求所谓的时尚,雅致,高层次,深思维的艺术作品里。然而生活之所以真实,就是因为它最基本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我们有时候会认为它残酷的地步。《马大帅》不仅仅是我看的第一部关于农民生活的电视剧,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我看了两遍的电视连续剧。我不得不佩服赵本山,一个能在平凡生活中提炼出许多朴素真理的农民,拍出了一部让我回味良久的远不止是喜剧那么简单的生活哲理剧。这部剧让我觉得,我经过这么长时间才领悟的道理,其实是连农民都明白的简单事实而已。书本上的知识,有时候并不是越多越好。
关于婚姻的讨论在生活和网上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说男人需要教育,有人说男人需要温柔,有人说男人需要宽容,等等等等。其实,这些说法都没有错,又都错得厉害。说它们没错,是因为写这些婚姻经验的女人,用她们所写的方式,成功地维持了她们的婚姻。说她们错得厉害,是因为这世界上许多经验可以借鉴推广,唯独婚姻不可以。因为这世界上的每一桩婚姻都不一样,没有多少共性可言。你看别人三言两语把老公教育得服服帖帖,你如果照猫画虎,没准老公不仅没被教育好,还可能有副作用。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此老公非彼老公也。别人的婚姻经验,不管在别人身上有多成功,都不要借鉴,因为对你基本上不会有用。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特别反对那些把自己的婚姻经验写成婚姻宝典加以传播的做法,这其实是一种误导。有位女作家写过类似“通往女人心灵的通道是阴道”的话,结果许多男人被这句话误导,认为性生活是解决一切婚姻问题的万能钥匙。其实,作者如果负责任的话,这句话应该写成“通往张爱玲心灵的通道是阴道”,这就比较准确了。
在婚姻关系上,以自己一人的喜好而判断天下所有女人的喜好,以自己老公的喜好而判断天下所有老公的喜好,是不少人常犯的错误。
事实上,我认为,在婚姻关系上,找对人比找完之后改变人要重要。我见过许多例子。有的女人年轻貌美而且家世颇丰,爱上一个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钻石男,美貌女子使出浑身解数,拼命追求,没曾想钻石男对美少女们的追求不屑一顾,居然跌在一个既不年轻也不貌美甚至还没什么钱的平凡女子面前,而且还爱得无法自拔,让美貌女子气愤加不解,连问十万个为什么。也有的女人婚后极力满足夫君的要求,对老公温柔贤惠,做饭洗衣,无微不至,结果老公还是不满意,离婚之后老公再娶,新夫人一点家务不会做,改成老公下厨,结果几年过去,老公不仅没有抱怨,而且乐此不疲。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就是看你找没找对人。如果你找对了人,你不化妆他说你清秀,你没文化他说你单纯,你不会做饭他说他是家里的大厨,你微笑他说你可爱,你生气他还是说你可爱。。。如果你没找对人,你不化妆他说你黄脸婆,你化妆他说你咋象老鸨子,你有个性他说你不温柔。你温柔他说你缺乏主见 ......
太多的人喜欢在找完人后再去改变对方,其实你如果一开始就没找对人,后面不管你再怎么努力,你都不会有一个完美的婚姻。有人会说,按照你的说法,婚姻就一点不需要经营了吗?那倒也不是。我们看见过许多人用他们各自的方式把婚姻关系维护得很好,但是这是在他们所用的方式对方接受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他们还是找对了人,而不是用对了方式。
要想选对人,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然后再去了解别人。许多婚姻的失败在于没有了解自己,也没有了解别人。有的男人追求女性容貌,不断地追求更年轻,更靓丽的伴侣,容貌就是他们幸福的源泉。对这样的男人,不管你再温柔贤惠,被抛弃是早晚的事情。而有的男人追求聪慧的女性,对于这样的男人,不管你再貌美如花,脑子里如果一团浆糊,那也是被抛弃就是早晚的事。有的女人追求财富,以为嫁个有钱人就可以解决一切,就可以快乐终身,结果嫁完之后虽然有钱,但却并不幸福。因为这世界上人活得快乐还需要许多其他的东西,比如说尊严,比如说信任。想好了再嫁,嫁了就不要想。对于没想好就嫁,嫁完了还不断的想的人,婚姻很难幸福。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冷酷。
谈到婚姻,我们不可避免的要谈到男人。说实话,我对于现今的中国男人是颇为失望的。从屏幕上说,我欣赏的都是老一辈的电影演员,王心刚,孙道临,等等,不仅面容英俊,而且能用英文朗诵哈姆雷特,可谓内外兼修。如今的艺人,一个赛一个丑。不久前表演魔术的刘谦,被大家普遍赞成为帅哥。他的魔术好坏咱不说,但他长的那模样可以称作帅的话,大陆没男人啦?还是中国没男人啦?稍微长得过得去的演员如黄晓明之流,又都肤浅得藏都藏不住,引发不了我观看的兴趣。应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屏幕形象尚且如此,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中国男人就更加不堪入目了。满大街走的那些雄性类人猿,要相貌没相貌,要气质没气质,要修养没修养,要学识没学识,不修边幅,染着不齐全的黄发,弯腰驼背地游走在街头巷尾,与这个充满靓丽聪慧女性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谈到婚姻,我还联想到的是和下一代的关系。我觉得中国人最应该抛弃的就是那种传宗接代,溺爱子女的思想。我最反感的就是那种滔滔不绝的谈论自己子女的人。我认为,爱自己的子女,是母猪都会的,是动物都有那一天性,没什么好拿出来炫耀的,爱别人的孩子,才是高尚的,才是我会有兴趣聆听的。炫耀子女和炫耀父母都是我认为愚蠢的。人无法选择出身,因此有什么样的父母是天注定的,不是通过谁的个人努力而获得的。也就没什么好炫耀的。子女如果优秀,归根结底是他们自己的努力和资质决定的。如果你生的孩子不是那块料,你再怎么教育都没用。
中国人喜欢给自己溺爱子女的行为套上一个闪亮的光环,美其名曰“母爱是伟大的。”说实话,既然爱自己的孩子是动物都有的天性,我真没觉得它“伟大”在哪里。中国式的“母爱”我感觉很多时候是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是自私的,是过分沉重的。自己的孩子爱练拳击,就不惜把别人打个半死,自己的孩子爱干净,就不惜把自己孩子的脚放在别人的脑袋上,自己要传宗接代,就不惜超生一大窝,自己生出来一个败家子,却不惜倾家荡产送到国外 ......
中国式的“母爱”在我看来,不仅是畸形的,而且是落后的,自私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每一个做母亲的中国人应该式一式,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不仅这个世界会和谐很多,而且也有助于孩子们的成长。温室里出不来顶天立地的青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点艰难与挫折,其实不是什么坏事。遗憾的是如今大多数中国父母培养出来的都是温室小花,出来遭现实的风霜一打,多了就成了留学垃圾。
(作者:断肠人在天涯)
我说的是“用语(就是修辞)过了“,不是“评论过了“。请分清楚了。
凭什么有人评论过了就不能再评论呢?有人对此有意见的吗?
那我在blog的用词下面这样写是不是也可以就这样呢,谁该死的写了“该死的中国式婚姻和中国式母爱”。母爱怎么样都不会该死的吧,每个母亲都是圣人吗,首先把自己的孩子爱好管好才重要,然后看条件和精力才能去管别人的。
怎么就有人自相矛盾的发言呢,说别人这样那样时,自己却在这里这样那样的。最后借用让人家去别处看严谨的观点,那既然不爱看人家评论过了,那就去看哪里有评论不过的地方去吧。
不要太在意那些说文章的用语这样过了,那样也过了的评论,blog的用词就是这样的了,如果谁要看严谨的评论或论文,让他们到别处看去。
其实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小时侯特别想学钢琴,可家里没条件让我学,我就在书桌上刻键盘道道,在上面笔划这弹,那只是画饼充饥啊。到后来有经济条件了,又没了时间,也没了那个年龄段。
不过想想,我要真是学上了钢琴,丢了学习文化课,有没朗朗那个天赋,我今天也不能举家来了美国学习工作。呵呵!
你说那个更好呢?你不是也过上了好日子了吗?我也没说再过一把穷日子啊!不过老了谁也不好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爸爸就经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生了一堆,又不好好养,让孩子早当家的父母就不要生孩子,否则孩子的童年很不幸,孩子生来是早当家的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了解,贫穷时候的精神和意志比别人强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只有硬抗了。富家孩子再怎么样起点和穷家孩子不同的。
也特别顶一下悠闲翟人 评论。
同意武胜的意见,作者把自己不认同的现象加上“中国式”的帽子,严重以偏概全!
“炫耀子女和炫耀父母都是我认为愚蠢的” - 可不可以引申一下,炫耀才华和睿智的人,也是愚蠢的?
动不动就说人“愚蠢”的的表达方式,是不是该死的“中国式”表达方式之一呢?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家的孩子败家子也不少。万事都不是绝对的,争也没用。穷富只是条件之一,而且都有好坏作用。你可以想想你穷时,精神和意志比别人也强吧?很多东西你有的反而不觉得!
不要为出身自卑,贫穷和逆境对人的成长也是养料,使人更上进,这样的例子不少。中国教育的改革还任重道远。
来美国后,视野是开扩了,不同角度的见得多了,也陷入了思索,是啊,人家怎么就有这境界呢?
母爱是伟大的,但不一定非要通过自私的手段来体现,而且还要教育孩子不要自私,自私的人一定是没有出息的。母爱也不等于溺爱,母爱很大成分是抚养和教育。
哪个孩子不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动物都有这种本能!文中是让母爱的外涵更大些,当你的爱更广些,你的幸福也会更多些,而不是更少。当一个人愿意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他(她)才会觉的自己的价值更高。这一点既是教育孩子,也是自己要学做的。
本文作者观点鲜明,文笔犀利,打破了千年国人的思维,让我们反思中国式的母爱,恋爱观,教育观。也产生了不同回响。
我本人也陷入了反思,有些问题是需要经过长期思考,研究,讨论,实践和验证才能的到答案的。我对文中的观点很多是赞同的,有的也是持保留意见的。
一切评论观点都是欢迎的,这就是博客和论坛的目的。
我最反感父母,尤其是女人,有了孩子就一副黄脸婆的模样,什么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是孩子,你是你,不能为了孩子完全牺牲掉自我的世界。孩子养的特娇气,父母的生活也牺牲掉了。说不定还要赔上爷爷奶奶。
还有,父母们的爱有时候带有限制性,常常把自己的意愿,比如学啥专业,要不要出国,强加给孩子。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真得觉得很累,也发誓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不这样搞。
我也烦那整天拿自己孩子说事儿的。没错,要能爱别人的孩子才是真的高尚。我就真的不是个爱孩子的人,只爱自己的。所以我都假设别人也都只爱自己的孩子,所以被人不问,我就从来不会滔滔不绝地讲我孩子的事儿。
有些老弟不敢苟同。
谈到婚姻,蛤蟆看绿豆,对眼就好!
爱,
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