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苏东坡写了这幅字,被贬到了海南

(2023-03-29 09:20:40) 下一个

艺术家中外传播网 

写书法的人看帖,当然看字第一,看文第二。所以当苏轼这张手帖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一下子就被漂亮的字体和章法吸引了——

这张手帖,我们一般叫作《归安丘园》,因为帖中有此四字,而且此四字意境很美。此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致子厚宫使正议》,平铺直叙,即苏轼致宫使正议子厚的一封信。这里的子厚,名叫章惇,是苏轼好友。

这封信写于元祐元年(1086年)十二月,此时的背景是,神宗驾崩,哲宗即位,皇太后临朝,很快将乌台诗案后贬官的苏轼召回重用,8个月内连升三次,直当到翰林学士,知制诰。

而此时,章惇作为王安石一派,被贬到了汝州。

苏轼写这封信,是为了安慰朋友。不过,此时两人身份悬殊,苏学士却仍是一副幽默诙谐的口吻,虽是善意的,却大大刺激了章惇。

他说:“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大意是,早先咱俩都有隐居田园的梦想,没想到你先我一步实现了,可真让我羡慕嫉妒恨呀。

苏轼这情商也是够令人捏把汗的,哪壶不开提哪壶。这话被正在遭受倒霉痛击的人听了,该是多大的挖苦和嘲讽。

反正章惇受不了了。

章惇比苏轼大一岁,两人早年相交,互相引为知己。几年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坐牢,章惇曾加以营救。苏轼被贬黄州,朝中有人说坏话,章惇还站出来辩白。虽然政治阵营不同,但章惇这人还是够朋友的。

然而多年的友谊,却因为这封信彻底掰了。当然,闹掰的人是章惇,苏轼一味想跟章惇好,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不知道章惇为什么没有把这封信撕掉,还珍藏起来,难道他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放过苏东坡?

这封信写完没几年,苏轼的后台垮了,而章惇东山再起,一直爬到了宰相的高位。他对苏轼的报复行动也开始了。

我们都知道,苏轼在被贬途中,嘴是不软的。甚至不管日子多么艰难,他也要苦中作乐。被贬到遥远的惠州,他写诗道:“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章惇在京师听了,冷笑一声:姓苏的,你还这么快活呀?

卫星视角下的海南岛。

冷笑过后,是接着贬。贬到哪里好呢?章惇想到了“象形”的办法。苏辙字子由,就到雷州吧;苏轼字子瞻,就去海南岛的儋州吧。一竿子把苏东坡撩到了天涯海角。

作为文人,章惇也写一笔清秀的好字。他的才华不及苏轼,但他的狠劲,却让苏东坡叹服。有个故事,说两人曾一起旅行,见到一处绝壁,唯独木桥相通。章惇让苏轼走过去,到对面悬崖题词。苏轼不敢,却见章惇面不改色走过去,在石壁写下:“章惇苏轼到此一游。”回来后,苏轼拍拍章惇的肩膀,说:“子厚必能杀人!”

章惇《会稽帖》

苏轼有识人之能,看章惇看得很准。只是他没想到,章惇会把这狠劲发到自己身上,使得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几年,一直在流放漂泊中度过。

不过,苏轼并不记恨章惇,而对于那封不合时宜的信,他也没有反省之意。自乌台诗案贬到黄州之后,苏轼就想通了,爱咋咋地,大不了一蓑烟雨,了此平生嘛。

苏章的恩怨,随着徽宗的上台而了结。苏轼被赦,1101年死于回程途中;章惇由于曾反对赵佶上位,被一贬再贬,不久后于1105年在困顿中死去。

最后,历史站在了苏轼一边。《宋史》将章惇打入“奸臣传”,从此再没翻身。榜单里陪着他的,是大奸臣蔡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