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国民作家出轨十年:女学生与女粉丝的战争

(2021-09-28 17:15:20) 下一个
 叉少 往事叉烧

1929年,沈从文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妻子张兆和是他的学生,小他8岁。他追了张兆和四年,终于追到手。
 
可婚后不到一年,就出轨高青子。为此,张兆和冷落他多年。晚年,病榻上的沈从文拉着张兆和的手说:“我对不起你!”
 
丈夫去世后,张兆和致力于整理他的著作和遗稿,在1995年的《从文家书》里,她写道:

“60多年来……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

1902年,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一个军人世家。

 

祖父曾跟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父亲也是行伍出身,但到了沈从文这一代,早已沦落为贫民。

 

沈从文小时候很淘气,三天两头逃学。夫子抓到他打他掌心,父亲也打,把掌心都打出茧子来了。可第二天,沈从文还是翘课,跑到街上看男人决斗,女人唱情歌。

 

沈从文最喜欢在山里逛,在河里游泳。他对于自然的一切都很熟悉,能模仿十几种鸟鸣,辨别死蛇的味道。有时候下雨,他就坐在学堂的檐下发呆。

 

“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做梦”。

 

14岁,沈从文决定去凤凰当兵。因为识字,他成了部队的小军师,整天跟着大人在船舱里打牌,给死刑罪犯写罪状,拿手绝活是炖狗肉。

 

一开始,沈从文满口“老子”,一位秘书劝他:“小师爷,你还这样小,不要张口闭口老子老子的。”

 

沈从文不理:“老子不管,这是老子的自由。”

 

离开部队后,沈从文来到沅州,先当警察,后当税务员。他结交了一个女朋友,给对方写情书,让女朋友的弟弟捎去。女友的弟弟问沈从文借钱,每次他都大方地借给他,连欠条也不打。后来女友弟弟跑了,欠了他1000多块。

 

他说:“我这种乡下人的气质,到任何时候任何一处,总免不了吃城里聪敏人的亏,想来十分伤心。”

 

这一千块,是沈母卖掉老宅的钱,沈从文十分愧疚,离开家乡去了常德。再后来去了北京。

 

 

沈从文来到北京投奔大姐。姐夫问他:“为什么到北京来?”他说:“在部队混不是办法,来读读书。”姐夫笑笑:“北京现有一万大学生,毕业后无事可做,哪有你在湘西做老总有出息。”几天后,姐夫给沈从文留下三十块钱,跟姐姐两人回了湘西老家。

 

沈从文想考大学,但是自己连小学都没毕业,只能去当旁听生。为了维持生计,他在一间“窄而霉”的小屋里写作,冬天穿着单衣,没钱吃饭。

 

有一天,创造社的骨干郁达夫找上门来:“我看过你的文章,写得不错。” 郁达夫请他吃了顿饭,花了一元七角,他拿出五元钱结账,把剩下的钱和自己的围巾送给了他。沈从文感动得趴在桌子上大哭。

 

张兆和出生在合肥,比他小8岁。跟沈家比起来,张家算得上真正的望族。

 

张兆和姐妹四人,兄弟六个,曾祖父张叔声是清末名将,曾任江苏巡抚。父亲张武龄是有名的大教育家。家里田地几千顷。

 

母亲怀着张兆和期间,合家都以为是男孩,结果生下来还是女儿,张兆和在家不太招待见。

 

 

她在四姐妹中排行老三,从不哭闹,也不娇气。张父给女儿们请了一位私塾老师,教她们方块字。大姐乖巧懂事,不惹老师生气,二姐脾气躁,打不得,唯有张兆和经常受罚。

 

她是保姆朱干带大的,朱干是个理性的人,很少流露感情。她相信人都要自制、自立,教张兆和用豇豆酱和剩菜汁拌米饭。

 

三小姐长得黑,不爱打扮,喜欢穿男孩子衣裳,跟姐姐们玩游戏也喜欢扮男角。她很有主张,不怎么听人劝。有一回,张兆和跟两位姐姐在杏子树前拍了一张合影。照片洗出来后,张兆和大叫:“丑死了!”姐姐还没来得及阻拦,她就把自己的脸抠掉了。

 

1925年,沈从文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散文《遥夜》。北大哲学教授林宰平看到后,盛赞 “《遥夜》全文俱佳,实在能够感动人”。

 

林宰平把沈从文介绍进新月社,沈从文在此结交不少好友。1928年,沈从来到上海,跟胡也频、丁玲一道筹办《红黑》杂志,结下深厚友谊。

 

1929年,经徐志摩推荐,27岁的沈从文来到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担任国语系讲师。第一堂课,他紧张得说不出话,只得在黑板上写:给我五分钟。

 

教室里坐满了学生,除了国语系,还有很多倾慕沈从文名气的旁系学生,张兆和和张允和就坐在台下。

 

等沈从文一开口,教室里笑声一片,因为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湘西口音。张兆和悄悄跟二姐说:“这先生好土啊。”

 

由于过于紧张,一小时的课程,沈从文十分钟就讲完了,呆站了一会儿,他拿起粉笔又写了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张兆和在学校里很受欢迎,她身材健美,夺过中国公学女子全能比赛的第一名,大家都叫她“黑牡丹”。

 

沈从文到张兆和宿舍查寝,对张兆和说:“你就是那个‘笑话’。”张兆和很疑惑,几经解释才明白原来是“校花”。

 

 

张兆和的追求者有很多,每次取信都能收到几十封情书。她把信封编上号,给他们取名“青蛙一号”“青蛙二号”……有一天,张兆和收到一页薄薄的信,打开后发现只有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落款是沈从文。二姐张允和打趣说:“沈从文大概只排得上‘癞蛤蟆十三号’。”

 

张兆和没有回信。沈从文接连不断地写,有时候一天能写好几封。

 

“爱情使男人变成了傻子的同时,也变成了奴隶。不过,有幸碰到让你甘心做奴隶的女人,你也就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遭。做奴隶算什么,就算是做牛做马,被五马分尸,大卸八块,你也应该是豁出去的!”

 

“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

 

沈从文写“我爱你”,张兆和回他:“我偏不爱你。”

 

沈从文找到张兆和的好友,告诉她如果张兆和拒绝自己的话,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自杀,另一条是“我不是说恐吓话……我总是的,总会出一口气的”。

 

可朋友告诉他,张兆和对理智胜过感情,她不会听劝,也不会改变想法。张兆和知晓他的威胁后,说:“出什么气呢?要闹得我和他同归于尽吗?那简直是小孩子气量了,我不怕!”

 

她抱着一大摞情书,敲开了校长胡适的门。

 

“你看,他是这样给我写情书的,简直是耍流氓!”

 

胡适看了看,只见上面写着:“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我更爱你的肉体”。

 

张兆和原想让校长主持公道,怎料胡适开口竟是:“你就接受他吧,他固执地爱着你呀。”张兆和瞪大了眼:“可我固执地不爱他!”

 

胡适转告沈从文:“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用错情了。”

 

为情受伤的沈从文提了离职,辗转多地来到青岛大学任教。张兆和读完书也回苏州去了。

 

沈从文人在青岛,仍旧时常给张兆和写信,信件每次都超重。

 

张兆和从不回信,她不喜欢沈从文,觉得他时常流鼻血很不体面。甚至于连沈从文的小说也一并讨厌起来。

 

但她也不销毁,她把沈从文的信收起来,装进一个箱子里去。沈从文“信写得好”,她愿意读。有次沈从文告诉她自己遇见过很多女人,唯有张兆和能把他征服。张兆和动摇了。

 

1932年夏天,沈从文从青岛赶来苏州,看望刚毕业的张兆和。

 

听从巴金的建议,他卖了一本书的版费,准备了一套精装本英译俄语小说。

 

沈从文告诉门房,自己从青岛来,要找张兆和,可却吃了闭门羹:三小姐不在家。二姐张允和请他到屋里坐坐,沈从文局促地说:“我还是走吧。”

 

中午,张兆和从图书馆回来,二姐责怪她:“明知道今天沈从文要来家里,你却故意躲着他,装用功。”张兆和不服气:“我不是天天都去图书馆吗?”

 

那天,张兆和收下了沈从文送的两本书,《猎人笔记》和《父与子》。沈从文在张家待了一个暑假,张家五弟还用自己零花钱给沈从文买了一瓶墨水。

 

回青岛后,沈从文给张允和写信询问张父的意见。“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父是一个开明的人,跟蔡元培、胡适等人都是熟人,他说:“你们年轻人的事,你们自理吧。”

 

几天后,沈从文收到了两封电报,一封是二姐张允和发来的,只有一个字:“允。”另一封,张兆和说:“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园结婚。男方非常穷,拿不出像样的彩礼,两人的新婚礼服都是张家大姐为他们缝的。

 

张父打算给女儿一笔嫁妆,但是沈从文拒绝了,张父明白女婿的自尊心,尊重他的选择。

 

婚礼上,没有仪式,也没有主婚人、证婚人。婚房中唯一有点喜气的百子图罩单,还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赠送的。

 

 

就在这一年年底,沈从文母亲病危,沈从文赶回湘西。

 

这期间,沈从文每天都要给张兆和写信,行船沅水的8天里,他写了38封信。他原打算每天花半天写信,半天写文章,结果却“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他写“我想和你一同坐在船里,从船口望那一点紫色的小山”,也写“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张兆和的回信则克制得多,写了三封,更多的是聊天气,聊家常。偶有一次,张兆和写:“乍醒时,天才蒙蒙亮,猛然想着你,猛然想着你,心便跳跃不止。”沈从文高兴坏了,回信道:“三三,乖一点,放心,我一切好!我一个人在船上,看什么总想到你。”

 

沈从文终于回到了故乡凤凰。家里人问他,北平好吗?沈从文傻傻地说:“三三脸黑黑的,所以北平很好。”滞留凤凰,沈从文创作了“牧歌”小说《边城》,他以张兆和为原型,创造了那个“黑而俏丽”的翠翠。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

 

这段时间,沈从文创作出大量优秀小说,《阿黑小史》、《月下小景》都诞生在这一阶段。他对张兆和说:

 

“有了你,我相信这一生还会写出许多更好的文章!有了爱,有了福,分给别人些爱与幸福,便自然会写得出好文章的。”

 

婚后不久,沈从文的妹妹小九来到沈从文家,长住下去。小九特别会给哥哥出难题,花钱也快,一个星期就把沈从文的月薪给花光了。

 

张兆和对这个小姑子很苦恼。但更令她苦恼的,是丈夫的“不切实际”。

 

张兆和勤俭持家,常去做工补贴家用,虽说穷苦,可日子也过得去。只是,张兆和没有钱去买新衣服,也没有钱再烫头发,床单破了一补再补。等大儿子龙朱出生之后,张兆和连盘头的时间都没了,索性剪了短发。

 

 

沈从文不解,埋怨她疏于打理,多次让她烫头发、穿高跟鞋。他要张兆和不要洗东西、做事,以免把手弄糙。

 

“她的手竟然满是油污,衣服上有孩子吐的奶!”

 

刚结婚那段时间,家里常有贫困学生和文学青年来借贷,沈从文一概帮忙,甚至借钱帮人家。

 

有次,张允和跟朋友约到沈从文家集合去看戏,刚要出门,恰巧有人来借钱,沈从文便对张允和说:“戏莫看了,把钱借我,我收到稿费后便还给你们。”

 

沈从文热爱文物,喜欢逛琉璃厂,家里堆满了“无用”的陶罐。他还偷偷当掉了姑母送给张兆和的戒指,去买古董字画。

 

张兆和认为他收入不高,不自量力,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在她看来,这些都是“不合适的面具”,在当时的情境下,“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

 

张兆和从不问娘家要钱,因为妈妈是继母。张家大姐张元和曾私下里接济过沈从文几次,张充和为此写信说:“你晓得我家那位妈妈的脾气的,为何还要给爸爸找气受?”

 

每当张兆和和沈从文讨论“精打细算的生活”时,沈从文就怀疑张兆和不爱他。随着沈从文的名气越来越大,他越发觉得张兆和的做法是从心底里瞧不上自己。

 

张兆和喜欢编辑沈从文的作品,沈从文却很怕,因为妻子总会改动。有次,张兆和写信指出丈夫文法上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例句。沈从文不高兴了:“你把我的风格搞没了,等你弄完,这些文章就不是沈从文的了。”

 

1933年的一天,沈从文去拜访好友熊希龄,熊希龄恰好外出,熊家的家庭教师高青子接待了他。高青子是沈从文的拥趸,熟读《沈从文甲集》,两人聊得很开心。

 

第二次见面,高青子特地穿了一件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衣角袖口有一点紫色,这是沈从文的小说《第四》中主人公的打扮。

 

1935年,沈从文在其主编的《国闻周报》上面发表了高青子的一篇小说,《紫》。这篇小说以八妹的视角,讲述了哥哥订婚之后遇到真爱的故事。时人猜测八妹即是沈从文的九妹,哥哥即是沈从文。

 

不久后高青子又刊发了几篇小说,讲的都是女子爱而不得的悲剧。众人的议论更大了,沈从文很苦恼,在给林徽因的信里,他说:“当我爱慕与关心某个女性时,我就这样做了,我可以爱这么多的人和事,我就是这样的人。”

 

林徽因告诉他,婚姻中坦诚很重要。思考再三后,沈从文在一封信里给张兆和作了“坦白”,详细诉说了自己对一个女小说家有好感的秘密。张兆和得知此事,收拾行李,带着儿子回了娘家。

 

不久后北平沦陷,沈从文一干人化装南逃,张兆和刚生下二儿子,留在了北平。

 

沈从文来到昆明,被聘为西南联大副教授。1938年,高青子也到达昆明,沈从文引荐她进入西南联大图书馆工作。

 

另一方面,沈从文还在做妻子的工作,可不管沈怎么哀求,张兆和总有理由回避跟沈从文团聚。沈从文抱怨说:“说老实话,你爱我,与其说爱我为人,还不如说爱我写信。总乐于离得远远的。”

 

张兆和给他回信,絮叨生活的不易,沈从文总觉得是针对自己,他质疑张兆和移情别恋,爱上了别人。

 

“即或是因为北平有个关心你,你也同情他的人,只因为这种事不来,故意留在北平,我也不嫉妒,不生气”。

 

张兆和回:“来信说那种废话……我不爱听,以后不许你讲,以后再那样话我不回你信了。”

 

高青子性格温婉,常找沈从文探讨文学,沈从文跟她越走越近。1941年,他写了一篇颇具情色色彩的小说《看虹录》,郭沫若批评“粉色文学”。小说讲述了一个作家深夜探访自己的情人,互相献出身体。他不许张兆和读这篇小说,时人猜疑主人公正是沈从文,题名《看虹录》是对高青子《虹霓集》的呼应。

 

眼看日军日益逼近,张兆和还不动身,沈从文生气了:“你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打算来?还是不来?是要我?还是不要我?” 张兆和终于动身。

 

张兆和带着两个孩子,经香港、越南辗转三个月才来到昆明。到昆明后,却发现高青子的存在。张兆和显示出了一个妻子极大的容忍,她夸赞高青子漂亮,甚至出面给高青子介绍了一个翻译家做对象。

 

后来,张兆和在呈贡谋了一份教书的工作,两人分居。要去找她,沈从文得坐一个钟头的火车,还得骑十几公里的马。

 

沈从文在小说《主妇》中,表达了对妻子的忏悔:“他呢,是一个血液里铁质成分太多,精神幻想成分太多,生活里任性习惯太多的男人……忠于感觉而忽略责任。”

 

1942年,无法得到名分的高青子选择退出。沈从文在《看虹录》中写道:“因为明白这事得有个终结,就装作为了友谊的完美。”

 

高青子离开后,沈从文说:“自从‘偶然’离开我之后,云南就只有云可以看了。”

 

但他又说:“那失去十年的理性,又回到我的身边。”

 

1946年,沈和张因政治见解不同而产生明显的隔阂。

 

张兆和很快融入新社会,当上了《人民文学》的编辑,她常跟孩子们一起责备沈从文,不积极向上,不向新中国靠拢。

 

沈从文的儿子回忆道:“(当时)我们觉得他落后,拖后腿,搞得一家人乱糟糟的。”

 

张兆和同他分居,哪怕房间只隔几步,张也很少同他讲话。后来,沈从文住在学校,只在晚上才回去吃饭,吃完饭,张兆和便打发他离开。沈从文还要带着第二天的早饭和午饭。

 

与此同时,沈从文以前的文章受到了猛烈批判,得了抑郁症,住进精神病院。他写信给妻子:“小妈妈……我很累,实在想休息了。”

 

“你不用来信,我可有可无,凡事都这样,因为明白生命不过如此,一切和我已游离。这里大家招呼我,如活祭……”

 

张兆和很少回信,也没有说安慰的话,更没有去看他。

 

沈从文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很感激,徐志摩在济南开山坠机后,他乘了一夜火车从青岛赶往济南。1948年,沈从文找昔日好友丁玲倾诉,虽然两人已13年没见面,但沈从文曾帮过她,他很期待两人的见面。

 

只是,丁玲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像一个相熟的、客气的首长般接待他,沈从文很失望。后来,丁玲批判沈从文的文章,沈对张说:“莫再提不把我们当朋友的人了,我们应当明白城市中人的规矩,这有规矩的,由于不懂,才如此的。”

 

1949年春,因政治压力和孤独无望的心境,沈从文企图割腕自杀,幸好被张兆和堂弟救下。他嘴里不停地喊:“我是湖南人,我是凤凰人。”沈从文的精神濒临崩溃,他在深夜写下:“我的家表面上还是如过去一样,兆和健康而正直,孩子们极知自重自爱……可是,世界变了。”

 

儿子虎雏说:“得什么病不好,偏是精神病,精神病就是思想有问题。”

 

沈从文被抢救过来后不久,张兆和却以为了适应新生活为由,去华北大学深造了。两个十来岁的儿子支持她的决定:“妈妈成为穿列宁服的干部!真带劲!”

 

这之后,沈从文封笔,再没写过小说。

 

1961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当面鼓励沈从文重拾小说创作。他花三个月时间,构思了一个兆和的堂兄张鼎和的故事。鼎和是早期共产党员,1936年被国民党枪决,成了共产党烈士。沈从文一生都没能写完这个故事,并销毁了写出的部分。

 

张兆和很受挫败,给沈从文写了千言信,她激将他:“你说你不是写不出,而是不愿写,被批评家吓怕了?说是人家要批评,我(你)就不写,这是非常消极的态度。”

 

沈从文一反往常,许久未给张兆和回信。

 

1969年,张兆和和沈从文先后被下放到咸宁干校,离京前,二姐张允和去看他。

 

临走之际,沈从文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皱的信,他把信举起来,表情像哭又像笑:“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张允和问:“我能看看吗?”

 

沈从文把手放下来,像给又像不给。他把信放在胸口温了一下,塞回了口袋,紧紧捂住,说:“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说完他就吸溜吸溜哭起来,像一个小孩哭得伤心又快乐。

 

1971年冬,沈从文心脏病加重,浑身开始浮肿,这才获准返京。次年,夫妇两人回到北京,再次分居,沈从文到张兆和处吃饭,然后回到一公里外的房间。

 

1978年,一位美国女记者采访沈从文。听说这位大作家扫了几年女厕,女记者非常震惊,就走去拥抱他:“您真的是受委屈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沈从文忽然抱着女记者的胳膊大哭起来。

 

 

沈从文封笔后,致力于中国古代文物研究,出版了《中国服饰史》等书籍。1988年,沈从文第二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多年后评委马悦然证实:“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将在十月获得这项奖。”

 

丈夫去世后,张兆和养了很多花花草草,她用沈从文书里女孩的名字给它们命名,每天都给它们浇水。

 

她最心疼一盆虎耳草,是从湘西移植来的,种在一个椭圆形的钧窑盆里。这是沈从文最爱的草,也是《边城》里翠翠梦里采摘的草。

 

1992年5月,张兆和率领全家,送沈从文回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埋进泥土,一半撒入沱江。

 

儿子虎雏和孙女沈红站在船上,小船在江面上缓慢行驶,船尾漂着一条花带,这是张兆和攒了四年的花瓣。 

 

沈从文晚年,张兆和时刻服侍在他身边,“三姐”一旦不在,他就会左右寻找。1988年,沈从文死于心脏病突发,他的最后一句遗言是:三姐,我对不起你!

 

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开始整理沈从文的文稿,也是在这期间,张兆和才终于释怀了。1995年,沈从文过世七年,在付梓出版的《从文家书》后记里,她写到: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张兆和晚年已经有些痴呆,当有人拿沈从文的照片给她看,她含含糊糊地说:“这人我认得的,有点熟悉,但记不起来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