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骆宾王变形记:咏鹅少年长大后,写文讨伐武则天

(2020-10-05 15:00:02) 下一个

Author 华伟

 

骆宾王一辈子共留下122首作品,多吗?
 
一点也不多。
 
陆游有9362首,乾隆有30000多首……

 

但如果说骆宾王的一生,是根丝线,那这些作品,就是被丝线串起来的,闪光的珍珠。

 

里面有他的精神世界,有他的喜怒哀乐。

 

我们从他的第一颗珍珠说起,那个时候,他有个公认的身份——神童。
 
神童们的人生结局,各不相同。

 

孔融小时候懂得让梨,后来却从董卓、袁绍,一直杠到曹操那儿,终于被砍了头,还祸及满门。
 
曹冲有惊人智慧(从“称象”典故可见),性格还特别好,从曹操的铡刀下,抢救了不少人。后来他力挫兄长曹丕、曹植,被曹操选为继承人。可惜,他仅仅活到十三岁,就因病医治无疗而早夭。
 
方仲永,王安石的发小,童年时才华尽露,把王安石远远甩在后面。仲永的爸爸很惊喜,成天带着他去显摆炫耀。等仲永长大,“泯然众人矣”。
 
作为因诗出名的神童,骆宾王走的是另一条路。
 
骆宾王,字临海,浙江义乌人,存世时间:公元619年-687年。
 
诗坛“初唐四杰”之一。

 

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初唐四杰”对中华诗坛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唐朝以前的很多所谓“诗人”,写出的作品,题材狭隘,以艳诗为主。
 
要么空洞,要么蹩脚。

 

这么说吧,如果没有骆宾王、王勃等人,后来有可能不会出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巨星璀璨、竞相争辉的大场面。 

 

他们在关键节点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说他们是唐朝诗坛先行者、引路人,并不过分。
 
骆宾王的名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意思是,观仰大国风范,适宜追随君王。
 
客观说,这名字真的不错,寄予了家族长辈们的厚望。
 
他确实与其他孩子不一样,那就是他对文字的极佳把握能力。
 
随口吟出一首《咏鹅》,就流传千年。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短短18个字,秒杀诸多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读书人。

 

充满童趣,画面感十足,还易于传唱。

 

这就是天赋。

 

如此清丽脱俗的诗句,由一个7岁的孩童即兴创作(没有大人帮忙)。
 
不是奇迹,又是什么?
 
有谁想过,这个孩子,成年后,会是一个疾恶如仇的杠精?
 
他的唯一武器,就是文字。

 

如疾风,如闪电,排山倒海,冲向对手。
 
一般人是绝对受不了的。
 
其实,这一切有迹可循。

 

骆宾王9岁时,还写过一首《玩初月》。
 
于细微之处,更能发现他的个性和棱角。
 
《玩初月》
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这首诗的意思是:

 

月亮啊月亮,你既然能那样的光明,为什么有时候,会长得像个钩子一样弯曲呢?
 
潜台词是,我骆宾王要做自己,决不趋炎附势,曲意逢迎。
 
本来是天真、温柔、自然、满足。
 
画风突变。
 
变得铁血、硬核、坚韧、固执。
 
生命的底色,彻底改变。
 
没人知道原因,也许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咏鹅》《玩初月》两诗,令骆宾王名震江湖。谁都知道,山东博昌(当时骆父任职的处所)出了个小神童。
 
小时候的骆宾王,对家族、对政府来说,是“掌中宝”。据说县太爷是老文青,特意命人将这两首作品刻到县衙的照壁上。

 

他特别骄傲——我们县,也是有才子的!
 
骆宾王继续蜕变。

 

他写过一首著名的送别诗,极其悲壮。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此诗一看,就特别的郁愤。
 
著名诗人闻一多由此评价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这一点,与东汉末年的神童孔融神似,天赋异禀的人,很容易恃才傲物。

 

从小到大,骆宾王的率真,从未变过。咏群鹅,他很真;写弯月,他很真;易水送别,他更是真情爆裂。

 

可是,真是把双刃剑。他因此性格而怀才不遇,生活潦倒。纵观他的一生,也曾多次进入官场,却总是受到排挤。
 
所谓的仕途,简单得可怜——

 

“高宗永徽中,骆23岁,为道王李元庆府属”(低级顾问,没级别);“后为奉礼郎”(大型活动会务,专为领导排座次);“历武功、长安主簿”(隋唐以前,主薄很出风头,权力很大。隋唐之后,却只是无足轻重的小吏);“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也是凑热闹的岗位)
 
骆同学的仕途,到此结束。

 

虽然不堪,但他来没有向现实屈服。在侍御史任上,他曾经被人诬陷入狱。关了将近一年,幸遇大赦。为了散心,他申请去边塞做守卫。

 

时间够长,足迹够远。
 
初唐很多诗人去了国境线后,创作丰盛。
 
比如陈子昂、苏味道、崔融、卢照邻。西域的广袤与旷达,同样令骆宾王眼界大开。这期间,他变得尚武进取,写下不少豪迈的诗句。既有地理视野,又有历史情怀,也彻底将他从楼台和市井中,解放出来。
 
这里照录几首,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从军行》
不求生入塞,惟当死报君。
 
《望月有所思》
似霜明玉砌,如镜写珠胎。
晚色依关近,边声杂吹哀。
 
《帝京篇》
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仿佛看到了一个血脉贲张、双目圆睁、青筋炸裂的骆宾王。
 
更雄壮的还在后面。

 

65岁的时候,骆宾王干了一件大事,应该是一生中最大的事。

 

与徐敬业一起,反对女皇武则天。他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作便是那篇传遍天下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这一作品,是他后半生的代表作。文章很长,我们只需要品味一下里面的名句即可。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
 

——“一抔之土未干,三尺之孤何托。”

 
——“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像排炮一样,让人招架不住。

 

难怪武则天问手下:这么好的人才,为什么没有为我们所用?

 

在那次谋反风波中,骆宾王幸运地逃脱了,具体怎么逃掉的,没有相关史料。也没人知道他的行踪。有人说,他去了江南。
 
他有个名叫宋之问的著名粉丝,就是后来靠颜值上位的家伙,据说在杭州偶遇过骆老师。宋被贬到江南的时候,曾经夜游灵隐寺,遇到一个极有才华的老和尚,两人挑灯夜战,兴致勃勃地对诗。

 

离开寺庙,送行的小沙弥悄悄告诉他,那个老和尚便是骆宾王。
 
宋之问赶紧回去找人,已经不知所踪。
 
骆宾王的一生,是个不断蜕变,却坚守真我的过程。
 
50年后,一代诗圣杜甫写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惧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意即:四杰当时的文章,被人们取笑轻薄,现在取笑的人都灰飞烟灭了,四杰的诗词却万古流传。
 
唐中宗李显是骆宾王的铁粉,公元705年复位之后,对骆老师念念不忘。他专门下诏,到处寻找骆宾王的文章诗句。后来一数,有好几百篇。他亲自写序,满屏溢美之辞。
 
“富有才情,兼深组织”“磊落瑰丽,灵活之至”。
 
后来在诗坛上生龙活虎的大诗人,推崇并模仿骆宾王的,不少。张若虚、王维、高适、元稹、白居易……

 

马克吐温说,真实比虚幻,有时更令人陌生。在生活的种种重压和挑战下,骆宾王最终挺住了。这是时至今日,他仍被记住的理由。

 

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走得很慢,但一定不要后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