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许子东:为什么它是中国人看得“最”多的小说?

(2020-05-08 16:16:48) 下一个

20世纪中国销量最大的小说是什么?
 
 
 

它是一部长篇小说,在1949年以前就出了三十几版;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统计,它的各种版本累计印刷90次,总数437万;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版本印了20万套;

 
 
 
这些版本加起来,按《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36期的说法,它超过《红楼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印数最多的小说
 
它就是巴金的《家》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几十年来那么多中国读者都喜欢看《家》?而他们又在里边读到了什么?

巴金(1904-2005),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家》讲述的是大家庭当中三兄弟的四个恋爱故事,这个大家庭跟巴金自己的家庭也很像。

1923年巴金与家人合影,右一为巴金

《家》的核心人物就是觉新、觉民、觉慧,还有梅、瑞珏、琴、鸣凤,四个女子,基本上就贯彻了文艺的永恒主题——爱与死。

我们必须仔细来观察、分析这四个爱情悲剧的成因、细节、出路和结局,才可以分析为什么这是一部最多中国人看的小说
 
 

觉新与梅

 
 

首先,觉新为什么不能跟表妹结婚?表面是钱姨妈找人把两人的八字排了,说命相克,这个女的会早死。

可实际原因,根据小说第七回里的叙述——是钱姨妈跟觉新的继母在牌桌上有了意见,打牌不开心,在牌桌上受了委屈,“你还要来讲亲事,我就拒婚。”

梅出嫁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婆家又对她不好,之后她就孤苦伶仃,跟着妈妈到高家暂住。最后忧郁致死。

话剧《家》剧照

 
 

觉慧与鸣凤

 
 

如果说觉新跟梅不能在一起,是因为母命难违。那么觉慧鸣凤的关系,就很明显隔了一个阶级的鸿沟,是从一开始就没法跨越的。

觉慧作为接受新思潮影响的新青年,整天读《新青年》,他对鸣凤是有好感, 但从来都是少爷喜欢丫头。

所以他们在花园里嬉戏时,觉慧说过一句,“我要接你做三少奶”,这不是正式的许诺,可是这个话,对一个丫头、一个少女的影响却是难以估计的。

后来当周氏告诉鸣凤,要将她送给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小的时候,鸣凤哭着求情,不肯去。但周氏同情她也没用,这是老太爷答应的。鸣凤走投无路,只能去找觉慧。

觉慧晚上忙着写稿,看着这个他喜欢的丫环来找他,也不问什么事情,亲了一下就让鸣凤走了。鸣凤不怨他,反而更爱他,想到以前大小姐跟她说的话,“死就是薄命女子保持清白的唯一出路。”

话剧《家》剧照

“最后她懒洋洋地站起来,用极其温柔而凄楚的声音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  
  
平静的水面被扰乱了,湖里起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许久不散。接着水面上又发出了两三声哀叫,这叫声虽然很低,但是它的凄惨的余音已经渗透了整个黑夜。不久,水面在经过剧烈的骚动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只是空气里还弥漫着哀叫的余音,好像整个的花园都在低声哭了。”

现在的青年即使没有少爷身份,也再也没有丫鬟,可是男女交往当中还是会有财富、地位、身份,甚至文化的各种差别存在。

觉慧式的自上往下的恋爱心理,可能今天当代生活中还是会有延续。因此这不仅是现代文学传统,更延续了俄罗斯文学的传统。

 
 

觉新与瑞珏

 
 

第三段悲剧中的瑞珏,是觉新父亲用相当于摸彩的方法选来的。小说把瑞珏写得既美丽又贤惠,处处体贴觉新,甚至善待梅表姐。这是非常成功的一笔,打破了“凡父母决定婚姻必定错误”的新八股。

2007年汪俊导演版《家》剧照

但最后为避免刚去世的老太爷所谓的“血光之灾”,温柔贤惠的瑞珏要搬出城外待产,难产而死。

这一章用了觉新的角度,当然特别痛苦。没有描写任何医疗细节,目的就是揭露大家庭的黑暗,但这一次主要的原因是迷信,加上老太爷的至高无上,即使他已经去世。

 
 

觉民跟琴

 
 

除了以上三个悲剧,还有一段是觉民跟琴。虽然不能说是典型悲剧,但其实更加可怕。

因为家里的所有人对觉民的婚事都没有利害关系,没有人有任何动机一定要来拆散觉民跟琴的感情。

但重要的不是觉民跟谁结婚,重要的是, 这是老太爷的决定,哪怕是错误的,或者是丝毫不重要的决定,也不能违背。

因为如果违背了,那就要挑战家长制。

1956年电影版《家》

所以觉民和琴的故事,比另外三段爱与死的悲剧更加重要,更加沉重。最后觉民和琴之所以获得“胜利”是因为老太爷临死前发善心,想见见孙子。

简单归纳一下,梅与觉新是因为两个母亲斗气,遵从母命;鸣凤与觉慧,是因为阶级鸿沟;瑞珏难产,是因为迷信跟家长制权威;觉民与琴,他们的失败和胜利,完全都是因为家长制的权力结构。

如果放在今天看,这些爱情的障碍还存在吗?大家不妨自己想想。

“巴金的小说继承并糅合了五四文学两大巨擘的精神:自鲁迅处,巴金习得了揭露黑暗,控诉不义的批判写实法则;自郁达夫处,他延续了追寻自我、放肆激情的浪漫叛逆气息。前者着眼群体生活的重整,后者强调个人生趣的解放。”

——王德威

所以王德威把巴金小说概括为激情通俗小说,认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大宗,影响了不止一代年轻人。

这部小说之所以成为最多中国人阅读的小说,除了通俗、激情,还有别的原因。

《家》,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香港岭南大学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认为:《家》 切中了中国社会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国与家的关系,这个社会怎么样以家的伦理而结构,又以家的结构而运作。

可以说,《家》就好似一面镜子,持续照应着中国社会和家庭生活的现状,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回望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史,风雨百年里诞生出无数的文学作品,小说家们用手中落下的笔开出药方,用文字奔走呐喊,记录下百年间中国人的种种悲欢离合、血泪与梦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