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为了犒赏我在公司工作了整整二十五年,由公司出资,我们全家在曼哈顿的米其林三星餐馆吃了一顿每人四百美元的晚餐。过去一辈子不曾有过,以后也不会有了,因为不可能再过二十五年再由公司请客了。大概只好等儿子或女儿工作二十五年时看看有什么名堂了。但且不说他们会不会像老爸一样死心塌地地在一家公司当老梗四分之一世纪,自己能不能活到那时辰还是未知数,即便能够等到那一天,恐怕牙也没剩几颗了吧。所以,还是好好享受当下吧,也记录一下这毕生一次的经历。
其实2019年有很多事情值得好好庆贺一下的。除了我的二十五周年之外,我和太座今年结婚三十周年;儿子MBA毕业,在老牌科技公司找到工作,今年开启了在硅谷的职业生涯;女儿事业有成,今年升任经理;太太的学校成立二十年,不打广告,靠口碑学生挤破门;今年通过投标,在纽约上州购得一件度假屋;经过多年的等待,太太的姐姐、哥哥、妹妹今年全部移民成功,年底五位子女便可在纽约齐聚一堂为老母庆祝九十岁大寿;我弟弟的女儿今年北大博士毕业,并被哈佛大学医学院聘用为博士后,不久就负笈来美;更重要的是,我们全家的身体都杠杠的,包括远在北京的老父、老母和弟弟一家。所以这一餐,再贵也是值得的。
这一餐,本来是要在五月份我们去加州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时在旧金山进行的,当时因为老妈身体欠佳,只得取消,改在纽约。这次儿子赶在工作开始之前来纽约一周,为了这一餐是一个主要原因。为了这一餐,女儿还将去亚洲的公务之旅推迟一天,她的随行成员也跟着推迟一天。晚餐后两小时匆匆赶往肯尼迪机场。
这家餐馆叫“Per Se”,在中央公园西南角,从大楼里可以看到哥伦布圆环(Columbus Circle)。
哥伦布圆环是曼哈顿的一个重要地标。
窗外是中央公园。
这是餐馆专为我定制的菜单,上面印有纪念二十五周年云云。
来看看我们吃的什么吧。第一道:鱼卷。这一道是“赠送”的。
第二道:珍珠扇贝。
第二道时孩子们要了鸭肝。要另付三十美元。
服务员在讲解从世界各地采集的不同颜色的盐。我尝都是一个味道:咸!
第三道:黄瓜。
第四道:挪威龙虾。
每道菜的间隔有很长时间,服务员来整理桌子,重置刀叉。整个晚餐要近三个小时。我们不太喝酒,所以等下一道菜时有些无聊。
第五道:蟹肉、西红柿和南瓜。
第六道:鸭肉。
我观察了一下,这里的食客除了西服革履的白人以外,有不少日本人。食客大都是商业伙伴,或者情侣,像我们这样一家人用餐的不多。
第七道:小牛肉。每道菜肴的酱汁都各有特色。
第八道:西红柿小面包和黄油。黄油的味道很特别。装面包的盘子是烫的。
第九道:奶油蘑菇。
服务员端来了专门为我准备的小点心,盘子上面写着:Congratulations, 25 years!
第十道:甜点。甜点花样不少,但感觉一般,都是甜。
我要了大碗茉莉花茶。其他人要了咖啡。
服务员拿来巧克力让每个人选。
晚餐后女儿要坐凌晨三点的航班去成都出差,几天后从中国直飞雅加达继续商务之旅。儿子返回加州硅谷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孩子们虽然已经展翅高飞,家里永远有给他们留的两盏灯!
每人四百刀的晚餐就这样吃过去了。想想一天前我请了二十位朋友在法拉盛中餐馆吃大餐,光龙虾就要了六只。但总共花销不到三百刀,加上小费和税也只有三百出头。
生活真是有不同的活法。
还有一件事值得提一下。就在晚餐的前一天,我们在曼哈顿街头看落日。
能看到曼哈顿悬日的美景每年只有两到三天,那天是今年最后一次。准备拍摄美景的人们早早就挤在42街的桥上,等待8点21分日落的那一刻。
因为桥上已经挤不进去了,我们只好在街头拍摄。日落前后的十多分钟,警察把街道封闭,让游客尽情。
可惜太阳刚一闪现,就钻入云中,没有了清晰轮廓,让众人大失所望。
日落之后,人群一哄而散。我们决定带刚到美国的小妹去时报广场看看夜景。开始很奇怪交通异常缓慢,后来发现前面一片黑暗。原来是我们亲身经历了72年后纽约又一次大停电!所幸秩序井然,每个十字路口都有人挥动荧光棒指挥交通。花了两个小时驶出曼哈顿才见到光明。
当我正在开始写这篇博文时,女儿发来信息,说她已经到达成都。发来几张酒店房间的照片。
酒店的豪华程度令她惊讶。
到了四川,女儿领略了什么才叫“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