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9)
鲁迅旧照
鲁迅是文章的鲁迅,而不是英雄的鲁迅。
蒋光鼐和蔡廷锴的19路军坚持淞沪抗战的时候,鲁迅正在上海,他不仅没有丝毫支持抗战的意思,并且显得有些懦弱和不可思议,甚至让人不可原谅。
淞沪抗战虽然始于1932年1月28日,其实从1月20起,日本人就有了明显要发动战争已达到占领上海的目的。在1932年1月20到1月28日这九天时间里,日本人的明显挑衅让上海人实在忍受不了,但是鲁迅却显得像是处在桃花源里,平静而乐和。
鲁迅与青年木刻家们(左起:黄新波、曹白、白危、陈烟桥)摄于1936年10月8日
《鲁迅日记》在淞沪抗战发生之前的几天里,记载的是和许广平三次到日本人开的医院里看病,两次到日本人开的内山书店买书,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鲁迅几乎是没有任何愤怒和感觉。1月28日,就是即将开战的当天,鲁迅依然是和许广平到日本人的医院去。当时鲁迅住在拉摩斯公寓,面对着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司令部,大战的氛围比其他的地方更是明显。当晚驻上海的日军进攻闸北,陆军司令部里忙乱不堪。这样大的历史事件,这样牵扯到一个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在鲁迅的内心,并没有惊起很大的波澜。他在1932年的日记里,这样记载淞沪抗战:“下午附近颇纷扰”,自己的国家被别国的军队欺凌的时候,鲁迅竟然说是“颇纷扰”,实在是难以理解。
按照鲁迅的性格,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他应该是杂文一样的犀利,而不是散文一样闲适。但是鲁迅选择了后者,始终没有一声谴责,也没有一声呵斥。一个专门把匕首和投枪扔向自己的同胞,而遇到敌人却收起了匕首和投枪,对于鲁迅,是十分不正常的。1月29日,19路军和日军打了一天,上海终日沉沦在巨大的爆炸声里和密集的枪声里。鲁迅面对这一切,真的是让人失望了,战火纷飞的一天,,鲁迅的日记记载的只有简短的一行:“晴。遇战事,终日枪炮声中。夜雾。”是谁遇到了战事?是谁进攻了谁?谁是鲁迅的敌人?谁是鲁迅的朋友?在鲁迅的日记里,没有一点感情色彩,没有一点愤怒。
鲁迅逝世10周年纪念,1946年,上海万国公墓
我们不能强求鲁迅拿起武器,跟日本人开战,他毕竟不是士兵。1月30日,因为鲁迅一家和周建人一家距离战区较近,一家十口人,全部迁到日本人开的内山书店三楼,以避战事。日本人侵略自己的国家,自己迁到日本人开的书店里避难,对于鲁迅,肯定是一块历史的瑕疵。每每读到这一时期鲁迅的日记,总是为鲁迅感到汗颜不已。鲁迅为什么不到别处躲避战事呢?为什么不回老家绍兴躲避呢?因为鲁迅明白,内山完造是日本人,他开的书店日本军队是不会进攻的,更不说内山完造是日本特务机关的文化特务了。
鲁迅记日记是一天不落的,但是淞沪抗战最激烈的五天,鲁迅的日记出现了失记的奇观。这五天失记,对于鲁迅的内心,或许也是一种煎熬。是记载日军进攻好呢?还是记载19路军抗击好呢?对于鲁迅,同样是哈姆雷特一样的难题。到了1932年2月6日,鲁迅和周建人一家以及女佣等十人,迁进了更加保险的英租界内的内山书店分店,开始了另一种战时的生活。鲁迅依旧是买书,逛书店,访问朋友。淞沪抗战坚持了一个多月,鲁迅在这一个多月里,还有点商女亡国后庭犹唱的味道。2月16日,鲁迅在日记里记载:“夜偕三弟、蕴如及广平往同宝泰饮酒。”2月17日,鲁迅的日记这样记载:“夜全寓十人皆同至同宝泰饮酒,颇醉。复往青莲阁饮茗,邀一妓略来坐,与以一元。”
被摧毁的闸北市区
当时,19路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淞沪抗战开始的时候,已经拖欠军饷八个多月。装备很差,甚至没有棉衣,也缺少手榴弹。大冬天有的福建士兵穿着短裤战斗。全上海市民,主动为19路军捐款捐物,让19路军士兵穿上棉衣。但是在这两个多月的鲁迅日记里,没有见过曾经捐款的记录,也没有捐物的记录。鲁迅日记里的捐款大多是水灾捐和佛教捐,却没有见到抗日捐。这是真是的历史,是鲁迅自己也没有办法改变的自己的历史。在淞沪抗战的两个月里,内山完造回到日本,鲁迅基本成了内山书店的短期老板。租界内的内山书店分店有三个员工,每人每月薪水是15元,全部由鲁迅垫支付。能够给员工开支工资,而没有为19路军捐款,真是让人费解。
第一次淞沪抗战以日本军队胜利而告终,1932年4月29日,日本为了庆祝胜利,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阅兵式。韩国志士尹奉吉用手雷炸死了日本上海派遣兵司令白川义则和日本驻沪居留民团行政委员长河端。在当时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新闻,鲁迅的日记里连一个字也没有留下。
第一次淞沪抗战期间。鲁迅除了避难之外,还给别人写条幅,还在为德国的画展制作镜框,还在编辑自己的《三闲集》和《二心集》。民族危难之际,鲁迅没有危难,这段历史,是鲁迅一生中的一个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