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匆匆回北京,时间紧迫,只停留了七八天的时间。在家陪陪父母,溜出来会会老同学,然后就在北京流窜一下,随便拍了些照片回来。
刚到北京的头两天,蓝天白云,让我好不惊讶。随后就开始雾霾笼罩。直到我离开的那天一阵猛烈的秋风又让蓝天再现,但也带来了深秋的寒意。
每次到北京,王府井总是要去一下的。这次我买了几包六必居的黄酱和菊花茶。北京人喝菊花茶习惯加糖,但我不喜欢。晚上用菊花茶代替白天喝的茶叶,不用担心咖啡因影响睡眠。
百货大楼新楼的气势使老楼黯然失色。
过去百货大楼的食品柜台在一层一进门,现在开辟了地下三层楼,都是卖吃的。
王府井街头喷泉,去年来时我好像还没见到。
百货大楼对面的东安市场。
东安市场里面很漂亮。而最大的特点是只有两边有出口,所以如果不是买了东西就倒退出来的话,就必须穿过每一个柜台。如同在商店走楼梯不可能一口气从一楼爬到十层,每到一层需要去找再上一层的楼梯,同理。
我在东安市场的这家内蒙食品的柜台上买了些固体酸奶一类的东东,很好吃。但后来有点后悔,怕美国海关查扣奶制品。但在机场没有开箱检查,而且我发现很少有中国旅客被查的了,不像前几年人人被翻个底儿掉。中国人学聪明了,都不带烤鸭牛肉干一类的来美国了。美国海关查了也白查,自然也失去了跟你们中国人较劲的兴趣。
王府井一家食品商店门前有一位全身盔甲的勇士,向前五步正步走,一转身,再走五步,周而复始。我在王府井逛了一圈回来,看到这位勇士还抬着一双铁鞋呱哒呱哒迈正步呢。我没有被激发进这家商店采购的欲望,反而挺同情这位做苦工的小伙子的。
同一家商店的门口有清朝宫妃模样的女孩挡住顾客的去路进行推销,真是中西结合啊。
店里的清代男女们倒是挺漂亮的,秋天穿这一身也不热。
全聚德在北京遍地开花,王府井这家算是少数正宗之一。
因此这样一盘鸭子(半只)要价180元,每张饼每根葱另计。
尽管如此,慕名而来的食客盈门。
食客可以透过玻璃看到鸭子烤制的全过程,以刺激食欲。
如果喜欢的话,盘子也可以买了带走。
烤鸭店的九龙壁。
王府井背后的小吃街是另外一种消费形态。
坐在这里吃饭与坐在全聚德用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享受。
老北京酸奶是这里的畅销品之一。
炸蝎子、炸海星、炸蚕茧。You name it. 串在竹签上的蝎子还活着,拼命的晃动。食客随吃随炸。
猪肉串、牛肉串、羊肉串、鸡肉串,都是五块。蝎子串,二十五块。价格合理。
不知在土耳其有没有这个。反正我在美国加州没吃过北京的加州牛肉面。
爆肚这次吃了两回。不怎么好吃了。找不到从前的味儿了,以至于怀疑过去自己怎么会喜欢吃这种东西。
如今北京的商店里普遍顾客稀少,原来都跑到这里来了。
我在小摊上买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毛主席语录》,带回美国让孩子看看当年的红宝书是肿么回事。没准儿写paper时还可以用上两句。
金秋十月正是吃北京糖炒栗子的时节。
虽然此时在北京到处都是卖栗子的,但在这家栗子专卖店门口人们居然冒雨排起长队。究竟好在哪,恐怕只有老北京人才能说清楚。
如今北京地铁四通八达,无论路程长短票价一律两块。但每次回国都感觉拥挤的程度胜于往年,到处只见黑压压的人头。我喜欢车厢里这种三菱形立杆的人性化设计,可以让更多的乘客同时抓住。
都说中国进入了老年社会,可是我在北京街头和地铁里见到的都是二十郎当岁、身形单薄的男男女女们,大部分是来北京闯世界的“北漂”族。确切地说应该是“南漂”,因为这里的打工仔大部分是北方人。我父母他们雇佣清洁工和医护都是陕西甘肃那边的。照顾我母亲的医护一个月在北京可挣到六七千块,说老家那边开着汽车去种地。
北京地铁里也有卖唱的,不像纽约地铁里的使劲吼,而是低声哼着旭日阳刚一类的曲子。
这次在北京除了见到还有地铁线路在修建,发现新建的道路和楼房比往年少了,大概该建的都建得差不多了。偶尔发现一建筑工地,显然引起后面楼房住户的不满,在窗户上贴出大字的抗议标语。也许是担心新楼房起来之后会挡住他们原有的视线吧。
张自忠路的铁狮子胡同。小时候我有个同学家在里面,常进去玩。现在显得有些破败了。
这里是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所描述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地,所以很有名。
细雨中的鼓楼,有点陈旧的感觉。
鼓楼地铁车站外的老北京生活雕塑很有趣。
在长安街路过全国妇联的办公楼,顿觉震撼。其庄严雄伟的气势与街对面的中国海关有一比了。我知道中国很大,女同胞很多,工作任务很繁重,但一个服务普罗大众的事业单位、一个救助弱势群体的慈善机构,真要有一个衙门般的模样么?我也听说过县政府盖个白宫、市政府盖个人民大会堂一类的新闻。这也许反映了一种流行的心态和文化吧?
唉~~我的北京,我热爱的家乡!!
Thank you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