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想起四代人 - 写在前面的话

(2008-09-25 08:39:12) 下一个

昨日从email收到母亲从国内发来的回忆录第一部分。读来有种被blown away的感觉。一点一滴地追回对那凄风苦雨年代的记忆,想必母亲下笔并不轻松。她说她的文字没有我那样的文采。我觉得挺好的,这样才有历史的质感。于是就这样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大家。

她的文字使我想到了与我有关的四代人。

 

过去只知道母亲有个早年故去的姐姐,这次才知道原来母亲还失去过哥哥和弟弟。作为独苗的母亲承担了她的责任。于是我作为独苗之下的长子也承担过自己那一份。

 

对外祖父母,我是有很多记忆的。文革时他们被轰到农村,母亲派我作为家庭代表去看望他们。那年我十一岁,弟弟只有五岁。于是我变得责无旁贷,身背带给他们一些日用品就上路了。在火车站居然阴差阳错地没有见到来接的姥爷,只好硬是问了几十里乡村土路,连滚带爬地找到了地方。从此这每年一次的苦差事自然而然地落在我头上。

 

外祖父母历经多次改朝换代,但没有赶上什么好时候。又仅有一个女儿可以依靠,生活的艰困可想而知。姥爷曾研究多年的诗词格律的书稿在文革也散失了,空有一身学问无从施展。

 

而我父母这一辈就比上一辈有天壤之别了。如今二老正赶上好时候,“夕阳无限好”。有我弟弟一家人多年的照顾,他们把在奥运森林公园旁边的家经营得有滋有味。母亲有全国集邮协会的什么职位,还出了几本有关集邮的书。父亲拿着国务院的特殊贡献津贴,还自己建立个人网站,对我和太太的教育网站也出了不少力。奥运会时老两口还在街道上当个志愿者什么的。

 

而我呢,当然希望过比上一辈更好的生活,也算在华尔街帮工混了十几年。但我的少年时代都是在文革那个年代度过的。按说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子,正是念书兼贪玩的时候。可是在那个年月里,我偏偏不得不管理起全家的财政支出,要做全家的一日三餐,何时领取当月的油粮票、何时买掉购货本上过期便作废的芝麻酱或粉丝,我都门儿清。不但洗衣,还做被子。这点缝补的手艺多年后在美国还派上用场。我女儿小时候喜欢在家里的皮沙发上蹦来蹦去,结果扯了一个大口子。我找来一块皮子细心缝上,至今完好如初。只是我家小狗总在那个地方蹭来蹭去,好像非要弄明白为什么那个地方有点与众不同。

那样的年月虽然苦点,但也多少培养了自己的韧劲性。后来负笈留学,虽然没有干餐馆跑外卖,但拿了全额奖学金人家是要你念书的,学习的压力无人可及。我需要在一年之内拿下硕士学位,再与一百多位老美竞争进入二十来人的英文博士班。简直可以用血战来形容,失败了就得卷铺盖回家。当时又赶上个人生活的困扰和病恙来袭,但居然就这样挺过来了。如此才有了后来的柳暗花明,一路风景。哥大几百年历史,建筑古色古香,一进楼道就有一股旧木头的味道。以致于我每当闻到这样似曾相识的味道心情就紧张起来。

巧的是就在我收到母亲回忆录的同一天,在女儿的指引下我偷偷进入儿子在facebook网站上的个人网页。一看不得了,好家伙,差点让老爸满地找眼镜儿。有着一个个小人头的好友名单呼拉拉六七百之众,水葱儿般的少男少女们,五湖四海,各色人等,眼花缭乱。虽说咱也挺喜欢音乐,ipod里面古今中外的歌曲装了几千首,可儿子在网页上开列的  “Most Favorite Music”的名单上咱基本上没有认识的。

儿子十八了,今年进了长春藤。当年老爸老妈背个包就远渡重洋来念书,如今给他装了整整一面包车的东西,还觉得总觉得缺点什么。儿子一走,老妈说心里空落落的,情绪压抑了好多天。儿子那边到好像悠哉悠哉,乐不思蜀的样子,也不常打电话过来。十八岁啊,青苹果般的年岁。那时我已经是有两年工龄、月薪三十二元的中学英语教师了,而且,我说过,还会缝被子耶。而儿子昨天臭袜子还要老爸给洗呢。

 

儿子倒是挺聪明的,但不下苦功读书,作业总要等到last minute,可成绩还不错。考大学时,我说你得背背单词儿。他说不用背,全认得。结果小子SAT真的拿个满分回来。如今的孩子,对知识的认知、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与我们这一代全不一样了。

 

儿子对中国并没有多大好感,恐怕是美国学校灌输的结果。我们也没有刻意给他重新洗脑,以后自己慢慢判断吧。有一次老妈倒是说起:要不是当年老爸老妈艰苦奋斗在美国立下脚跟,哪有你们今天乐的份儿?儿子耸耸肩膀笑笑说:“Well. Good for you.”不爱学中文?也罢。再学也难有老爸这般生花的锈笔吧。有时我看着满书架的中文书,觉得挺无奈的,将来不会有人再读了。顶多是让后代捐给图书馆,人家要不要还是回事呢。说是要留给后代文化的根,可下代呢?下下代呢?总有消失的那一天,只是早晚而已。就连中国面孔,也会慢慢消失,二分之一,然后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最后剩one iota

下一代总会学会生活,总会比上一代过得好。不用教。

 

还是听我母亲说她的故事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满儿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儿女后代,生于斯长于斯,总会同化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劝那些身在美国(或其他国)不爱美国(或其他国)的人要爱美国(或其他国)。
kingsze 回复 悄悄话 世界总要进入大同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