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想起章含之

(2010-03-08 10:25:54) 下一个
作者:清汤牛肉面

   其实也不能说想起,这个被冠以“红色名媛”称谓的女人,有一阵子一直徘徊在我的脑海里。她所写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长期在当当网和卓越网上缺货,因而我也一直把这本书放在这两个网站的收藏夹里。直到前段时间到货了,我才和其他两本书《我的父亲母亲——乔冠华与龚澎》(乔冠华与龚澎之女乔松都著),以及《不堪回首: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章含之前夫洪君彦著)一同购入。

   书送到的那天,我抱着一摞书上电梯,放在最上面的是《乔冠华与龚澎》这本书,在当当网的塑料包装纸下,只露出“乔冠华”三个字。当时电梯里有一老一少,老人大约是报社的退休职工,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一个女人;少的是我的同事,不到30岁的帅哥,擅长K歌、主持节目。老同志看到乔冠华的名字,立刻很感兴趣地问:“乔冠华啊,这本书是谁写的?”而帅哥同事则一脸茫然地说:“乔冠华是谁?”

   章含之一定想不到,她只与之生活10年,却心心念念的乔冠华,那个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叱咤风云的乔冠华,竟然已不为现在的年轻人所知。

   相比于乔冠华,另一个叫“龚澎”的名字,似乎更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其实,这个名字当年与乔冠华一样响亮,她被称为新中国第一个“女新闻发言人”,她早年加入共产党后,一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是共产党外交事业的开创者。新中国成立后,她任中国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她有杰出的才干,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她与她的丈夫乔冠华一起,把新中国介绍给全世界,又让全世界了解新中国。此外,她还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温柔的妻子,两个孩子的好妈妈。在她因病去世后,周恩来曾对她的孩子们说:“没有人能够替代你们的妈妈。”她和乔冠华的儿子乔宗淮曾任外交部副部长。

   这样出色的女人,本该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但可惜的是,倘若没有他们的女儿乔松都所著的这本书,我几乎连龚澎这个名字都不知道。之前,在断断续续看过的一些文章中,乔冠华这个名字与两个符号紧紧连接在一起,一是“联合国”,二是“章含之”。

   著名的学者以及民主爱国人士章士钊的养女,著名的“痞女”洪晃的妈妈,著名的外交家乔冠华的爱人,还有一个更为耀眼的光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英语老师”。章含之的确无愧于“红色名媛”这个称谓。只是在这一切耀眼的光环之下,遮蔽了什么,隐藏了什么,又扭曲了什么,这3本书并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阅读它们,我们所能得到的,也只是一些历史的碎片,这些碎片不能拼凑成一个完整的镜子,而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一些东西,值得思考。

   翻阅章含之的那本《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新版),绝大部分篇幅写她与乔冠华的爱情,写他们如何情深意切,相知相伴,期间夹杂着对于他们共同生活10年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某种不平。先说爱情,他们相恋结婚时,乔冠华已60出头,章含之还不到40岁,称得上是“忘年恋”。当时乔冠华的妻子龚澎已因病去世一年多时间,章含之也与前夫洪君彦貌合神离,只是还未办理离婚手续。“你有情我有意”本无可厚非,只是翻开整本书,似乎二人的感情生活史被齐齐地切断了,乔冠华之前无龚澎,章含之之前也无洪君彦。包括他们的孩子,都被无形地“打入冷宫”。全书只看到一次提到“龚澎”的名字,而章的前夫洪君彦的名字连见也未见。

   不仅如此,章含之借毛主席之口为自己的前一段婚姻“定性”,大有“奉旨离婚”之意。这也罢了,她完全掩盖自己“出轨在前”的事实,将离婚的责任完全推到前夫洪君彦身上。难怪洪君彦“出离愤怒”,最终写下了《不堪回首: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一书。该书最早在香港出版,并在《明报》连载,不过只刊登了3天就停了,原因是当时章含之病重,他们的女儿洪晃(小名妞妞)请求爸爸先暂停连载。与此同时,乔松都所著《乔冠华与龚澎》其实成书也比较早,但是一直等到2008年年初,章含之去世之后,这本书才公开出版。

   相比于这两个人的大度,反观章含之,其掩盖事实,抹杀历史的行为,即使是用再漂亮深情的文字来粉饰,也终究会有人读出真相。因为,真相终究是无法掩盖的。

   爱无罪,但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别人,维护自己,这种爱终究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因为章含之与乔冠华结婚,乔冠华的两个孩子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儿子乔宗淮因为想拿走属于妈妈的一些唱片,被章含之打电话到公安局,声称家里来了小偷,要公安局派人去抓。而女儿乔松都更惨,某天回家的时候,发现连家门都打不开了,因为家里的门锁已换。屋内只有一个保姆,最后这个保姆也在某人的授意下,将乔松都“赶”出了家门。因为父母以前的感情很深,因为当时对于章含之人品的一些微词,孩子们不赞成父亲再婚,他们甚至为了这件事去找过周总理。这本也是人之常情,没想到,母亲故去不久,他们就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家,成了“孤儿”一般,甚至想见父亲一面都很难。因为当时的乔冠华已经搬入了当年章士钊所住的史家胡同51号。在这一重大红门里,可以说,乔冠华的生活,几乎为章含之所控制。(同样是孩子的洪晃,当时已经被章含之利用关系送去了美国读书,所以也有了洪晃那篇有名的文章《纽约空降红小兵》)

   在乔松都的书中可以看到,乔冠华与龚澎共同生活的那些日子,夫唱妇随,感情极深。同时,龚澎还是乔冠华的“解语人”,生活上的工作上的问题,龚澎一一帮助乔冠华化解,有这样的妻子,一生何求。

   乔冠华与章含之共同生活10年,期间,乔冠华因为中国重返联合国而达到了外交生涯的顶峰,但是,他也因为自己的一些问题而最后被罢官,以致郁郁而终。乔冠华的最后10年,章含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除了感情上的相伴,乔冠华所做出的一些决定又有多少听从了章含之的意见。因为那个时候的章含之亦是呼风唤雨,与毛泽东身边的“通天人物”关系密切。在那一段历史中,他们受到过伤害,也伤害别人,甚至包括周恩来。

   这一段历史在章含之的书中语焉不详,每次都是用某种含含糊糊的文字带过,仿佛捣糨糊一般。可能是有一些禁忌,但是,不能真正剖析自己,面对自己,总是在粉饰太平,为自己找借口,恐怕是最大的原因。而这一段历史也让我感慨,倘若龚澎没有去世,倘若她一直陪伴在乔冠华身边,那么乔冠华的晚年,也许是另外一个样子。

   因为章含之的影响力,她所写的这些文字在一定时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很多人将她的文字看作了历史的真相,却没有想到,这些文字某种程度上正是掩盖了历史,扭曲了历史。

   比起章含之所受到的种种“美誉”,龚澎与她的两个子女,章的前夫洪君彦则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做“不公平”的对待。

   有人说这3本书是将一个家庭的隐私大白于天下,言下之意颇为章含之鸣不平。而在我看来,埋藏于心底的,永远是隐私;既然决定要写出来,倘若不敢真实,则与撒谎骗人无二。

       几年前看过一次《鲁豫有约》采访章含之,已经60多岁的章含之风韵犹存,话语间充满着某种优越感,还有一些隐隐的怨尤。当时我有点奇怪的感觉,后来明白了,这就是一种“遗老”的感觉——并非有皇帝的朝代才有遗老遗少,那些慨叹自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所谓的“贵族们”,都会有这样的今不如昔的感慨和失落吧。

   3本书,若干人,交织在一起的令人唏嘘的情感,一段难以水落石出的历史,让人生出无限感叹。

   逝者已去,他们不能亲自讲述,比如龚澎,比如乔冠华。

   如今,章含之葬在上海福寿园,她的遗言是,带着丈夫,也就是乔冠华的头发,与父亲章士钊葬在一起。

   乔冠华的墓,原本在苏州东山华侨墓园,由他的生前至交李灏夫妇选址,章含之出钱修建。目前已经迁回乔冠华的家乡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东乔庄,那里还建有乔冠华故居。

   而龚澎葬在哪里,我竟没有找到。**
  
  
   PS:章含之《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一书,我觉得最值得一看的是她写父亲章士钊以及写毛泽东那两篇。也许因为没有什么值得遮着掩着的,所以更真实好看。

【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18341&PostID=19011746&idWriter=0&Key=0


   注释: 乔松都在《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2007年)一书中提到,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她母亲龚澎安葬在北京八宝山,父亲乔冠华安葬在太湖湖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xxq20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群思的评论:
刚从图书馆借来乔松都写的《我的父亲母亲——乔冠华与龚澎》。四分之三讲龚澎,四分之一讲乔冠华。 其中讲到乔冠华搬到章士钊住的史家胡同51号以后,看门的人不让乔松都进门,当然是有人指使的。 这样让做儿女的多么寒心。 有道是: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当官的爹。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乔松原叫乔小松是史小的,我门一个年级。当年个不矮,长得像他爸。要我看,没有章的介入,乔冠华可能不会有那么多晚年的忧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