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 《血色浪漫》观后感
(2009-09-10 20:22:24)
下一个
电视剧《血色浪漫》我看过了。 看了以后,我还在网上读了小说的个别章节。 故事里面讲的的时代我曾经历过, 在北京的不少事件我曾经听说过,比如文革期间红卫兵,干部子弟打群架,去天桥剧场看芭蕾舞剧,去老莫(莫斯科餐厅)吃饭等等。 男主角钟跃民曾去陕北插队。 当时从北京去陕北插队的多数都是六七届初中和高中的学生, 那时北京的知青都知道, 去陕北插队最艰苦,那个地方穷, 缺水,庄稼长不好。 按年底分红时计算, 有的地方干一天苦活,只能挣到八分钱。
《血色浪漫》里面讲男人的故事很成功, 讲钟跃民插过队,要过饭,当过兵, 提过干,实战中经历了生死的考验。 复员后,烙煎饼, 开饭馆,还蹲过大牢。 哥们杀了人,他去收拾局面, 面对朋友及罪犯的两难处境和矛盾的心情让人看了十分揪心。 钟跃民的成长过程丰富多彩, 充满了起伏和坎坷。 他虽然玩世不恭,特立独行,却又不甘平庸,努力打拼。 故事中贯穿的他和一帮伙伴的兄弟情义,哥们义气感人至深。
电视剧全篇除了钟跃民和三个女人的故事之外,都很精彩, 他体现了那一代人的经历, 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剧里的陕北民歌很好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我看,钟跃民的恋爱故事是最扫兴的。 他和交往数年的初恋周晓白分手分的莫名其妙,和秦岭相好也有些不可思议。 他俩连话都没怎么说过,不过是隔着山梁唱歌就好上了? 那像是青年男女的互相吸引,不是恋爱。 秦岭这个人的性格怪兮兮的, 她很不坦诚,人虽聪明,却过于现实和冷酷。 我对她没有什么好感。 他们两人的家庭背景和以前的经历有很大差别,没有什么交道和共同的基础,只凭唱歌就相爱了,显得很牵强。 特别是当年的知青很少有人真心愿意扎根农村,把自己弄出来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再增加一个负担就更困难了。 所以很多知青不敢谈恋爱, 怕影响招工、招生,怕失去改变命运的宝贵机会。 在和周晓白的关系上,只能感觉到钟的见异思迁,如此不负责的人, 恐怕谁爱上他就是谁的不幸。
作者都梁1954年11月出生, 他是北京“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少年参军。 按年龄,他不应该去过陕北插队。 从网上对他的介绍,没有说过他本人有去陕北插队的经历。以作者的个人经历,写军旅生活应该得心应手。 下乡插队部分,大概不是根据他的直接体会写出来的。 在记者和访谈中,都梁表示:“我不是专写爱情的,。。。。有人说我写不了感情戏,有人说我写不了女人戏,我都认了,你说不行就不行吧,。。。”。 看来他自己也不否认剧中的感情部分是差了点意思。
《血色浪漫》三部曲里,我觉得比较好看的是III,又名“大校的女儿”。 女作家写的爱情故事比较细腻,动人。 《血色浪漫》II最糟糕,里面有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莫名其妙,我觉得故事里所讲的浪漫满是荒唐, 这样的电视剧不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