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丽江行(三)那一道小时候起就印记于心的风景虎跳峡

(2008-09-01 17:48:19) 下一个

大概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全国上下热播一部叫“话说长江”的纪录片,我对虎跳峡那一集印象尤为深刻,至今还记得主持人那富有磁性的嗓音解说着“江水到了这里忽然成了一条暴跳的巨龙”当时十几岁的我,睁大眼睛张大嘴仿佛要把我们家的彩电屏幕看穿一样,心里想,啧啧,要是能亲眼看看该多好

时隔20多年,终于有机会去探访那一道从小时候起就印记于心的风景。

去之前上网看了看,关于虎跳峡的帖子非常之多,很多户外运动的爱好者是专门奔着虎跳峡来的。虎跳峡全长20公里,深3900米,落差200多米,峡谷之深,落差之大都是世界前列。江面最窄处仅30米,江中有巨石一块,传说有猛虎借此石跃江而过,故称“虎跳峡”。虎跳峡分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其中景色最为壮观的是中虎跳,当然美景从来就不存在于人容易到达的地方,步行者要面对飞沙走石的威胁,从丽江出发来回需两天的时间。上虎跳是比较成熟的景区了,有修好的栈道,从丽江出发走一级公路,一天轻松来回。

懒驴一般只去上虎跳,而中虎跳则是猛驴的天堂。关于暴走中虎,网上有无数精彩的贴子,一位驴友感叹,当他顶着飞沙走石背着包从中虎跳深深峡谷中走出来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浴火重生。有了这种和自然碰撞过的经历,才能写出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打心里佩服那些挑战自我的勇者。想当年方脑壳也是“猛驴”一头,怎奈嫁了一头“志不同道不合,凡事都泼冷水拖后腿”的懒驴,唉,认了。

到丽江的第三天,我踏上了圆梦的路。早上出发,丽江城是渐渐放晴的天气,而我们的车子却是开向乌云聚集的虎跳镇。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天渐渐地亮起来了,不知不觉中,身边多了一条河,那就是有名的金沙江。这条江水过了宜宾之后,就成为世人皆知的长江了。

冬天的金沙江漫流清清,象一条玉带一样,不是很宽,水流也缓,不说的话很难相信这就是纵横千里的母亲河。岸两边是层层的梯田,冬天依然是翠绿一片。江边是一排排的人家,很多两层的敞开式的铺子,司机小杨师傅让我们猜那是做什么的,猜了半天都没猜对,后来才知原来是晾烟叶用的,红塔集团会挨家挨户地收烟叶,做成卷烟行销全国,“云烟”原来是这样做成的。山丘裸露的岩石通通是红色的,小杨师傅说,到了雨季,红色的土壤顺江而下,身边的江水金红一片,所以叫“金沙江”。

往虎跳峡方向开的车明显很少,这也不足为怪,论坛里驴们对上虎跳的评价实在一般,但我并不介意,各人都有各人要圆的梦。

上午11点左右,顺利地到了虎跳镇。看江水,平静依旧,这有什么好看的呀。问了问管理人员,笑笑不语,让我们自己找答案。信步往里走,山路上没有什么人,青山隐隐,绿水悠悠,阳光仿佛从天堂上洒下来的一样,颇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对面的山中间一条窄窄的白线,其实是公路,细看有车子在跑,那边就是有名的“香格里拉”地界了。走着走着,会突然看见一块足够把人脑袋砸个稀烂的大石横在路边,让人顿生畏意,沿途不断有管理人用喇叭提示游人要靠山边走,防止被砸。走着走着,忽然会听到劈劈啪啪的声音,定睛一看,原来是香格里拉那边的山在滑坡。安全起见,山里新修了很多隧道,虎跳的飞石名不虚传啊。

从何时起,身边的江水不再是那样温顺了,涓涓清流变成了滚滚惊涛,一路咆哮,仿佛在尽力摆脱山的束缚。让人叫绝的是,江中心忽然出现了一块巨石,而在我看来江水的千钧之力,居然不能奈这巨石如何,江水绕过巨石东去,这石头就是有名的“虎跳石”了。

我爬到江边的一块石头上坐定,江风扑面,吹来蒙蒙水气。雪山、巨石、江流、惊涛;大自然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让人敬畏和感动。顺手把保温杯掏了出来,喝了杯早上泡的依然还热的苦咖啡。本来想赋诗一首,方方的脑壳里没装什么太合适的词,由是决定放歌长江边,唱<话说长江>的主题歌三遍。倒也没有引起游人侧目,因为歌声早被涛声淹没了,被山风吹散了。在心里装了二十年的老歌得以唱出,在心里放了二十年的心愿得以偿还,实在是大快人心

后记

坦白地讲,虎跳峡的照片照得十分失败,一是因为高原阳光太强,明暗对比过于强烈,对于方脑壳这样的业余选手加业余相机难度太大;二是因为方脑壳调错了设定,把色调定为偏蓝(因为考虑到照水),后来发现叫偏暗更准确一些(气愤);三是没带三角架,没好好找角度,导致照出来的长江看起来象小溪,而高13米的虎跳石看上去象3米。现场实际气壮山河。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之前网上有人放话说冬天枯水期的虎跳没看头。我把这事说给导游听,导游说,有一年夏天汛期他带了客人来看虎跳,那年的水实在太大了,前所未有的大,本以为会很壮观吧,结果水太大反把高13米的虎跳石给淹了,客人一路走来看到的都是浑浊的大江一条,没变化。先人说的真对,“月满则亏,过尤不及”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