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中华饭店端盘子

(2008-10-28 23:44:01) 下一个

前记

今天偶尔把五年前的随笔翻出来看,边看边笑,自己真的长大了。感谢那段时光,有意义的成长。

正文

找到这份餐馆的工作纯属偶然。

那时我刚来日本不到半年,一来K每月有收入,我还不用急着找工;二来我对自己的日语一点信心也没有,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

那天照常去东大学日语,听见后面两个来旁听的中国人在说什么招服务员的事,我一下子来了精神,这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啊,我看她们的日语比我也好不到哪里去,觉得肯定能胜任这一工作。就这样,我们达成了口头协议,我第二天就上班了。

老板是一个河南人,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这饭店是她承包下来的。她从我端盘子的姿势一眼就看出我是个新手,两个胳膊肘总是跷跷着。不过大概招人也不容易,她还是要我了。

第一天下来精疲力尽,我有点打退堂鼓了。但这么快就退工,实在不象我的作风,想到要为自己的承诺付责任,想到十月我就要上学了,毕业之后可能不会打零工了,也就是说,这可能是我个人生涯中为数不多的打工经历啊,一定要坚持到底。

K的家人听说我在饭店做服务员,很是吃惊,想想也是,在他们眼里,在饭店做服务员是农民进城后无可奈何的选择,我在中国好歹也算个白领啊,怎么会去做这种卑微的工作呢。其实在日本这是很正常的,日本人也是打各种零工来补贴家用或是赚学费,这里是真正的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K实验室的硕士就在饭店洗碗。

长了三十多岁到现在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忙碌,想起在开行的时候还说过“偷得浮生半日闲”话,现在想想那时我是一大年一大年地闲着,哪里还用得着去偷闲,偷忙还差不多。

现在每天九点就从家出发了,而且是一路小跑,为了赶上922的车,错过了这一次就会迟到的。车上人一定是不少的,不过在北京的高峰时间挤过公汽的我对于这种状况是完全能适应的,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有座,这里再挤也不会象北京那么挤,人和人之间还不至于有肢体接触,不象中国……(我后来发现其时那时高峰期早就过了,日本的电车是出了名的挤死人不偿命)我在车上会看一些日语,也记不住,不过看书时间过得快是真的,当然得留神不要坐过了站。半路下来倒车,从家到“单位”也就半个多小时。到了单位就要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了,我要在趁客人来之前的一个小时把东西准备好。具体说是做冰水,杏仁豆腐。工作极简单,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活是干不完的,做完一样之后,老板总会马上找出其他的活来,比如擦玻璃什么的。四个小时的时间,我总象陀螺一样旋转着。

饭店在御茶水,周围有很多写字楼,工薪族很多。客人一般在十一点半来,大批的客人大约在十二点之后来,一般一来就是10多个人,黑压压的一片,看着都眼晕。有时我在三个楼层之间跑来跑去,送冰水,点菜,还负责把客人的碗筷端走,刚开始时难免手忙脚乱,一周下来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了。

其时我那时的日语是完全不够做HALL的,由于点菜是ABC,拿一个类似掌上电脑的东西输入,还能对付,客人再问其他的事就完全一头雾水了。我听不懂的时候就和他们拽英语,这些SALARY MAN一听英语往往慌了阵脚,一般官衔高的人才会讲英文,那时我心里就会很得意,有一种报复的快感。也就在那时候,他们才会对我这个打工妹另眼相看。

打工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花钱消费重新成为有快感的事情。没打工之前我付钱时一般是顿足捶胸痛苦万状,而现在第一个月的工资44800日元虽然还未到手,我已经买了一双凉鞋,一件衣服及剪了一个头,付钱的时候也稍微找到了一点从容淡定的感觉。第二个好处就是也增加了我的自信。我打小就被我妈定性为很笨的孩子,我妈的原话我有点记不清了,大致意思是我长大找不到工作什么的。而自从端盘子以来,本人的业绩还不错,只失手打过一个小碗,还没我们老板打的多呢(她比较胖,操作间又小,转身之间就会带倒一片)。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WAITRESS,始终满脸堆笑,嘴里“欢迎,谢谢”说个不停。那时我已经被一桥录取了,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未来不在这里,打工对我来讲只是一种有收入的社会实习,即使有不愉快的时候,日子过得还算开心。

打工第三个好处就是让我更好地理解别人,那些和我处境不一样的人,懂得他们的辛苦和不易。经历单纯的人比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人对事有一种想当然的态度,以为这世界是按自己的规则运转的。我说的是以前的自己,在海外生活的人,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

每天打完工后都要去东京大学,这里,是和中华饭店反差太大的世界。古香古色的安田讲堂,常青藤缠绕的楼群,做为日本知名度最高的大学,这里,是希望和骄傲的化身。很多中国人来日本纯粹以挣钱为目的,十几年下来,从一个饭店打到另一个饭店,从一个超市到另一个超市,在我看来他们真真是错过了海外生活最有价值的一环。我在东大通常是自学日语,有时在国际交流中心,有时在图书馆,之后去游泳,常常出来是已经是星斗满天的夜晚了。感谢东大的生活,让我喘口气,换个脑筋,找回充满希望的感觉,第二天又能精神抖搂地出现在饭店里。

打工之后是深刻地体会到了快节奏的生活可以快到什么程度,我慢慢地学着在各种事情中找到平衡,比如打工和学习,学习和健身等等。我还惊奇地发现人的潜力真是可以挖掘的,在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之前,如果有人把这样一种忙碌的生活描述给你听,你一定会认为自己可能是应付不来的。而当你不得不过这种的生活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自己也行,随着对这样一种忙碌生活的适应,对这样一种生活压力的适应,你会渐渐地对所有的事情都拥有一种自信,那就是,不管怎样,我都可以应付得来。这样一种自信,我在开行华丽气派的办公大楼里从来就没有拥有过,而在日本的中华料理店里,在操着生硬的日语硬着头皮和客人打交道的时候,在同时好几十人端茶送菜的时候,在打工回来之后挑灯夜读的时候,生活教会了我这一点。

以前在开行的时候每年年尾我都会写点什么,在写到对来年的期望的时候,写的最多就是“活出精彩”,其实那时每一年都是如出一辙地单调与浮躁,生活太缺乏积极的互动。而现在我不大写这样的话了,新的面孔,新的环境,生活中总是有不期而至的精彩,不管我期待不期待。我觉得自己象在海边的一个冲浪者,大浪一个接一个地打来,有冲向巅峰的快乐,有跌至浪底的惊险,但不管怎样,大浪过后,屹立不倒,沧海一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