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观

明明去年过了一次生日,怎么这么快又要过?老天待我何其不公也!@.@
正文

漏斗子:该反省了我们对巴政策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

(2008-09-28 06:17:42) 下一个
你转的这些东西,只要关心巴基斯坦局势的,大致都是知道的。如果连这些都一无所知的,大概也不会关心巴基斯坦、中亚。巴基斯坦无论谁执政,从其国家利益出发,都会奉行对华友好,至少不会敌对,这一点没人有疑问。对中国来说,一个稳定、发展的巴基斯坦,是最有利的,反之一个动荡不安的、局势混乱的巴基斯坦,那么对中国肯定是最不利的。  

现在巴基斯坦就出现了对中国不利的情况,如果否认这一点就别谈什么巴基斯坦局势。在美与非美方在中亚的对峙中,对中国不利的,对对方则是有利的,至少对方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让对方抓住机会或者抓住机会不能有大的作为,至少也要让他有作为而不能达成目的,把不利因素的危害降至最低。  

如果就靠看历史,蒙着眼睛不管眼前,难道不知道任何有利和无利都是可以转化的,以历史如何来代替无所作为,那么外交学院加设一个世界历史系,外交部就可以撤了。  

美国一直逼着穆萨拉夫要他允许美国军队进入巴“反恐”,谁都知道他的“反恐”是什么意思。老穆一直顶着,决不让其进入巴境内,于是美一直在搞翻盘动作,现在目的终于达到。虽然美敲掉老穆能否达成入境“反恐”的目的,还是另一回事,至少美国显示了实力,这一点对中亚各方角力是有影响的,尤其对巴基斯坦未来政局的发展,会留下阴影。  

我们一直在推动巴基斯坦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钱也没少花,但是最终也没稳定,巴的经济还是一塌糊涂。从这一点看,不能说我们这几年对巴政策有多么成功。否则,就是自欺欺人。我们对巴政策的问题在哪里呢?  

我认为,一是这几年两国关系的发展,军事重于政治。穆萨拉夫执政,因为其是军人出身,军政“重合”的身份使得中巴关系变的牢靠,但那是建立在“军政重合”基础上,而巴是个军人执政和文人执政交替的国家,军人执政并非常态,这一点要想到的,没想到就是失误,现在因为失误而担忧文人执政,早干什么去了?  

二是相对来说,这几年对巴的政党政治淡化,没有留下足够的后手,中联部和的巴人民党、穆斯林联盟中立派很少有交往,也不主动关心。所以,文人一上台,心里就没谱了,其实还是缺乏长远眼光。这个看看中国对非洲的苏丹、刚果、马里等国家的外交,也有相似弊端。  

三是重上层轻下层,这是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对第三世界国家外交的通病。很多亚非有很多国家,其实是部落联盟,中央政府对其部落控制力有限,政局动荡,巴也是如此。仅靠做好上层与政府的关系,还是不够的,一旦局势出现动荡,下一步关系就没方向了。所以要把口头上“中*人民友好”落实到实处,比如说,中国和巴基斯坦几个主要部落酋长关系很铁,上面再怎么折腾根基就仍然稳定。  

四是把“政绩观:也带入对外援助的经济关系中。例如援建瓜达尔港,倒不是这个援助有错,而是没有把这个工程与长远计划结合起来。这里是新丝绸之路的“点”,连接中国的铁路、公路、输油管线等“物流”之路没有畅通,单搞一个瓜达尔对巴当届政府吸引外资是有“丰碑”了,但“物流之路”没有通,现在还只有一个影,就一个港口如何实现对巴民众的普惠?也达不到援助最初的目的。  

这里我们值得反思的东西太多,多想想自己的不足,才会有进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